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的历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12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化石岩层形成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恐龙化石岩层——新生代B.三叶虫化石岩层——中生代
C.乙化石岩层——晚古生代D.大型哺乳类化石岩层——前寒武纪
2.图中各化石岩层及地质构造(活动)形成年代早晚顺序,说法错误的是(     
A.丁岩层形成年代早于乙岩层B.甲形成年代早于乙岩层
C.图中断层形成年代早于乙地层D.含恐龙化石岩层晚于乙岩层
3.关于图中乙化石岩层的名称及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正确的是(     
A.鸟类化石岩层——泛大陆解体B.鱼类化石岩层——形成泛大陆
C.藻类化石岩层——重要成矿时期D.小型哺乳类化石岩层——剧烈地壳运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元古代晚期,谢海与北黄海属同一古老陆块。中生代构造运动中。该陆块受断裂活动影响,东西两侧分别形成北黄海和渤海盆地。连接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陆地成为胶辽陆桥。之后胶辽陆桥不断解体,形成庙岛群岛雏形。在其后漫长地质历史中,受海平面升降影响,庙岛群岛多次成岛或山(下图)。第四纪冰期,庙岛群岛冬季风势力明显增强,各岛屿均有黄土覆盖。



(1)第四纪冰期时海平面大幅下降,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
(2)试从下垫面性质的角度,分析第四纪冰期时庙岛群岛冬季风势力明显增强的原因。
(3)研究表明,庙岛群岛的黄土富含海洋浮游生物化石,试分析原因。
2023-11-15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3 . 2023年9月7日,在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首次发现两具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读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恐龙大灭绝发生的时间及当时的气候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A.甲末期--冷干B.丙末期--冷湿C.乙末期--暖干D.乙末期--暖湿
2.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A.全球冰川范围缩小B.海平面总体上升
C.许多生物向较高纬度迁移D.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
4 . 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甲、乙、丙、丁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图中M处参与水循环类型是____;长江流域参与水循环类型是____
(3)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等措施来改变地表径流即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4)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5)①处地层比⑤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等级更____(高级/低级),②处地层中____(存在/不存在)大量动物化石。

鱼鳞坑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图左)。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图右示意鱼鳞坑剖面。



(6)运用水循环相关知识说明鱼鳞坑对下渗时间和下渗量的影响。
2023-11-1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要想了解地球历史,就要了解地层和化石,就要学会读地质年代表。图为地质年代表部分年代的气候变化及动物发展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古生代晚期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进化阶段的主要气候变化是(     
A.变冷干B.变暖干C.变冷湿D.变暖湿
2.据图判断二叠纪时期相较于志留纪时期(     
A.物种更丰富B.大量金属矿形成C.陆地面积扩大D.海平面上升
6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②曲线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按公转运动特征,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____________的特征。
(2)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
(3)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中华龙鸟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当时____植物大量繁盛,从成矿角度来看是重要的____时期,在该地质年代末期____(填动物)灭绝。
(4)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曲线3代表的是____界面,该界面以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
2023-11-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联合考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披毛犀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平均体长3.5米,体重约4.5吨,两只扁平的角可以推开雪来吃草,厚厚的毛皮及脂肪可以适应寒冷的环境。披毛犀大约在1万年前灭绝,是最晚灭绝的史前犀,在亚洲北回归线至北极圈附近的陆地都有发现化石。如图,为我国台海地区发现披毛犀化石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末次冰期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活在我国的披毛犀整体迁徙方向是(     
A.向内陆迁徙B.向沿海迁徙C.向低纬度地区迁徙D.向高纬度地区迁徙
2.在披毛犀化石挖掘地发现了零星的恐龙化石,推测恐龙化石所在地层的相对位置及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分别是(     
①地层偏下       ②地层偏上       ③温暖湿润       ④寒冷干燥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8 . 古生物学家威尔斯对奥陶纪泥盆纪时代(3.8亿年前)的一种珊瑚化石上的生长环(和树木的年轮类似)进行研究,发现该化石上的生长环数量较多,且清晰易辨,每个生长环包含400条生长纹(每过一天珊瑚就会形成一条生长纹)。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含有该珊瑚化石的地层形成于(     
A.极地附近B.极圈附近C.赤道附近D.回归线附近
2.若近3.8亿年来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长不变,则地球自转(     
A.周期变短,速度变快B.周期变短,速度变慢
C.周期变长,速度变慢D.周期变长,速度变快
2023-11-1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近日,“巅峰使命”卓奥友峰科考古生物分队于2023年在青藏高原的卓奥友峰地区科考中,获得重大发现:在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鲨鱼化石,为当时的6级海洋生态链补上第二级缺环。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此鲨鱼化石所处的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恐龙等爬行动物盛行②被子植物高度繁盛③人类出现④主要成煤期
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2.推测该处地层主要运动方向(     
A.下降B.水平运动C.背离运动D.上升
3.鲨鱼化石所在圈层之下为(     
A.地幔B.地核C.软流层D.生物圈
2023-11-14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将一本4600页的书比作地质年代,那么地球演化历史中,占有页数最多的是(     
A.太古宙B.元古宙C.古生代D.中生代
2.对比图甲、图乙,图乙中的序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②时期生物以藻类为主B.③时期恐龙灭绝
C.④时期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D.⑤时期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
2023-11-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