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6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在地质博物馆拍摄的古生物化石照片。图中化石中的生物(     

A.①出现的时间比②早B.②生存于海洋
C.③最早出现在新生代D.④最早形成于中生代
2023-12-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1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并培育出第一株被子植物嫩芽。下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


(1)“嫦娥四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天体是____
(2)对“嫦娥四号”运行产生严重干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
(3)“月面微型生态圈”模拟地球外部圈层特点,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在月球上,“月面微型生态圈”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
(4)材料中提到的被子植物,主要盛行于____(填写地质年代)。这个地质年代出现一次大冰期,称为____大冰期。
2023-12-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因,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则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结合相关资料,他们绘制了一幅青藏高原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早形成的化石是(     
A.恐龙B.三叶虫C.哺乳类D.不能确定
2.恐龙灭绝时期为(     
A.古生代早期B.古生代中期
C.中生代中期D.中生代末期
2023-12-0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嶂谷是指两壁近于直立、谷窄而深、谷底仅有少量沉积物的负地形地貌。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处于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交汇处。百里峡嶂谷主要由岩性坚而脆的白云岩组成,先经过东西向,然后南北向的构造运动形成多组宏大、直立、密集的构造节理。早更新世时期,本区气候寒冷,经过冰期与间冰期的频繁交替,寒冻风化使白云岩中密集的构造节理张开裂口,裂隙加大加深。到了晚更新世,本区气候转向半湿润,百里峡在山区洪水作用下形成构造—冲蚀嶂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百里峡嶂谷形成过程的先后排序为(     
A.abcdB.abdcC.acbdD.adcb
2.形成百里峡嶂谷的地质作用不包括(     
A.构造运动B.岩浆活动C.流水侵蚀D.风化作用
3.更新世是地质历史年代第四纪的早期,第四纪时期(     
A.联合古陆形成B.裸子植物开始出现C.爬行动物的时代D.人类开始出现
2023-12-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中生代地层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2.①→⑤(     
A.生物由简单到复杂B.气候由温暖到温暖
C.生物由复杂到简单D.气候由寒冷到温暖
3.在④地层中生物出现时期(     
A.鸟类开始得到发展B.是重要的造煤时期之一
C.形成现代地貌格局D.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2023-12-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虎林市高级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6 . 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乙甲丙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2.与丙化石相同地质年代,陆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     
A.孢子植物时代B.裸子植物C.海生藻类D.被子植物
2023-11-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35卷引用:黑龙江省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以长期留存下来。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下图为我国大兴安岭的桦木林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推测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为(     
A.气温降低,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D.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2.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     
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前寒武纪
2023-11-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2018年2月2日,中加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琥珀中发现了一只如蜂鸟般大小的、几乎完整的小鸟,但由于疏忽和自然风化,这个标本沿着冠状面剥蚀,因此被戏称为“煎饼鸟”,白垩纪末期该鸟与恐龙一道完全绝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煎饼鸟”生存在(     
A.古生代早期B.中生代后期C.古生代后期D.新生代初期
2.“煎饼鸟”生存时代(     
A.蕨类植物开始出现B.脊椎动物大量出现
C.裸子植物迅速发展D.现代地貌格局形成
2023-1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 . 披毛犀是一种已灭绝的哺乳类动物,平均体长3.5米,体重约4.5吨,两只扁平的角可以推开雪来吃草,厚厚的毛皮及脂肪可以适应寒冷的环境。披毛犀大约在1万年前灭绝,在亚洲北回归线至北极圈附近的陆地都有发现其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披毛犀繁盛的地质历史时期及该时期兴盛的植物种类是(     
A.太古宙;藻类植物B.古生代;蕨类植物
C.中生代;裸子植物D.新生代;被子植物
2.末次冰期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活在我国的披毛犀整体迁徙方向是(     
①向高海拔地区迁徙②向沿海平原迁徙
③向低纬度地区迁徙④向高纬度地区迁徙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人们在披毛犀化石挖掘地发现了三叶虫化石,其所在地层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是(     
A.寒冷、高原B.温暖、平原C.温暖、浅海D.寒冷、深海
2023-11-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0 . 地球演化过程中,联合古陆解体,陆地由一整块变成多块。联合古陆解体,是地球内部圈层影响的结果,同时又影响着地球外部圈层。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联合古陆解体,地球内部移动部分与不移动部分的临界面是(     
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软流层顶面D.软流层底面
2.联合古陆解体对大气圈产生较大影响,直接影响表现为陆地气候(     
A.变干B.变湿C.变热D.变冷
3.地球演化过程中森林面积扩大往往造成气候变冷,是因为森林大量消耗(     
A.二氧化碳B.氧气C.水分D.土壤养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