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是指(     
A.各种化学元素B.地层和化石C.生物D.组成地壳的地层

2 . 哈密盆地魔鬼城分布在沿着已经消失的库如克果勒河床北侧长120多公里、宽30公里的广大范围内。这里分布有大量的雅丹土丘,俗称雅丹地貌。在科考过程中发现荒凉的戈壁深处竟然有大面积水域遗迹,大量恐龙化石、始祖鸟化石,另外魔鬼城南部南湖地区盛产怪石,经鉴定那里的石头叫做硅化木,距今有1.2亿到1.4亿年的历史,是侏罗纪时期的历史遗存,后来,又发现了蜂房状的珊瑚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与现在相比,魔鬼城曾经在侏罗纪时期气候较为(     
A.暖干B.冷干
C.暖湿D.冷湿
2.该魔鬼城发现珊瑚化石,但同时也发现了硅化木化石、恐龙化石等陆生环境动植物化石。下列对哈密魔鬼城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推断合理的是(     
A.热带海盆——地壳抬升——湖盆——地壳再抬升——干旱的陆盆
B.地壳抬升——热带海盆——湖盆——地壳再抬升——干旱的陆盆
C.湖盆——地壳下降——热带海盆——地壳抬升——干旱的陆盆
D.热带海盆——地壳下降——湖盆——地壳抬升——干旱的陆盆
2023-12-23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某地岩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岩层距今时间最短的是(     
A.AB.BC.CD.D
2.关于地球上煤炭形成的重要时期,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洋面积扩大B.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C.鱼类大量繁衍D.形成了茂密的森林

4 .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蓝藻在生长过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增多,蓝藻需要移动到表层寻找光源进行代谢。这样,沉积物一层一层地堆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蓝藻在地球演化的历史中,最大的作用是(     
A.制造氧气B.形成叠层石C.形成煤炭D.形成铁矿石
2.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级
③陆地地层只含有陆地生物的化石,海洋地层只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④研究地层与其包含的化石可以推知地球的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5 . 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在云南省罗平县三叠纪海相地层中发现了生存于2.44亿年前的亚洲肋鳞裂齿鱼的化石。读图“地质年代表示意(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肋鳞裂齿鱼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亚洲肋鳞裂齿鱼化石的发现有助于(     
①确定古冰川的面积                           ②研究古地理环境变迁
③研究生物演化历程                           ④确定地层的时间顺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 . 2023年喜马拉雅山脉卓奥友峰科考中,科考队员在该地区发现了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鲨鱼化石,为当时的6级海洋生态链补上了第二级缺环。图左为本次科考发现的鲨鱼牙化石,图右示意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气候变化及动物发展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三叠纪鲨鱼化石形成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特点是(     
A.变冷干B.变暖干C.变冷湿D.变暖湿
2.该地层形成时期(     
A.冰川面积减小,青藏地区隆起为陆地
B.两栖动物出现,鱼类繁荣
C.盘古大陆形成,恐龙出现
D.蕨类植物繁荣,出现重要煤炭成矿期

7 . 2023年9月,生物学家在约1500万年前的福建漳浦琥珀中发现一朵绽放的银缕梅花朵,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例银缕梅花朵化石。与其现生“后代”不同,这种新发现的远古银缕梅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下表为地质年代表,甲、乙、丙、丁为四个地质时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寒武纪志留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古近纪第四纪
1.漳浦银缕梅花朵化石可能形成于(     
A.甲时期B.乙时期C.丙时期D.丁时期
2.漳浦银缕梅花朵化石形成时期,当地(     
A.气候较为干冷B.气候高温高湿C.为浅海区域D.为高海拔山地

8 . 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亿年前的原始太阳星云。 此后,地球系统的地貌变迁、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共同构成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历史划分为几个重要的地质年代。下图为某地质年代地球环境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地质年代的海陆分布状况是(     
A.陆地面积逐渐大于海洋B.海洋向北极圈附近漂移
C.联合古陆开始逐渐解体D.大西洋洋底的海岭隆起
2.该地质年代末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喜马拉雅山脉形成B.强烈的地震灾害频发
C.恐龙在地球上消失D.陆地基本被冰川覆盖
2023-12-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 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近年来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 下图为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兆焦/米²·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时期中可能是煤炭形成的主要时期的有(     
①石炭纪   ②古近纪   ③白垩纪   ④二叠纪   ⑤第四纪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
2.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     
A.四川盆地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D.华北平原
2023-12-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地理试题

10 . 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乙甲丙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2.与丙化石相同地质年代,陆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     
A.孢子植物时代B.裸子植物C.海生藻类D.被子植物
2023-11-27更新 | 102次组卷 | 135卷引用: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