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7 道试题

1 . 2022年12月,在西藏发现一枚恐龙脚印化石。该化石以精美的凸型迹在岩层底面保存下来,由于修路切坡和后期岩体的坍塌而部分出露,在科技人员的精心修护下得以完整地展现出来(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化石所在岩层形成于(     
A.中生代B.新生代C.前寒武纪D.古生代
2.关于该地质年代,说法正确的是(     
A.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B.是重要的成矿期
C.裸子植物极度兴盛D.现代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
3.下列有关地层和化石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地层中都含有化石B.陆地地层只含有陆地生物的化石
C.越古老地层生物化石越复杂D.研究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2023-11-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中生代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目前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是物种灭绝的主因之一,其重要证据是位于墨西哥的奇科苏户布陨石坑。该陨石坑直径约180千米,深90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煤是远古植物遗骸埋在地下形成的。中生代主要的成煤植物是(     
A.被子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苔藓植物
2.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物种大灭绝的原因最可能是(     
A.撞击强烈,冲击波毁坏地表B.臭氧层破坏,紫外线增强
C.地壳活跃,火山和地震频繁D.尘埃剧增,光合作用受阻
3.在80~120千米的高空,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因摩擦产生高温而燃烧,成为夜空中划过的流星。流星烧毁后留下的电离气体柱(流星余迹)具有散射无线电波的特性,可用于传输信息。与对流层相比,流星余迹所在的高空(     
A.空气密度较大B.空气对流较强C.云雨现象较多D.大气压强较小
2023-11-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6600万年前至今,楚科奇半岛一直位于北极圈附近。科学家在楚科奇半岛同一区域的不同沉积地层中分别发现了原始海洋鱼类化石和鸭嘴龙类化石。鸭嘴龙类化石形成于6600万年前。下图为楚科奇半岛位置、地形图。

(1)分别指出楚科奇半岛原始海洋鱼类化石和鸭嘴龙类化石所在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
(2)根据这两种生物化石,说明地球生物演化的特点。
(3)推测楚科奇半岛的海陆变迁,并说明推测理由。

4 . 地质记录中的断代是指沉积岩层的地质记录并不总是连续的。下图为甲、乙两地地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质年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有(     
A.生物演化B.地层深度C.岩石类型D.地形类型
2.D岩层形成时代最可能是(     
A.二叠纪B.三叠纪C.侏罗纪D.白垩纪
3.根据甲地岩层分布可推断出乙地(     
A.V与X出现断代B.X与Y出现断代C.Y与Z出现断代D.没有出现断代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科学家发现南极大陆的土壤里含有密集的花粉、孢子和植物根系化石,种类达65种,这些证据表明大约9000万年前的南极洲存在过热带雨林。2018年,我国科学家根据一件产自河北青龙的带羽毛恐龙化石,发现了一个和鸟美条蜂关系很近的恐龙新属种—巨嵴彩虹龙。图为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

(1)南极大陆发现雨林样本的地层形成于____(前寒武纪/中生代)。由此推测,相较于现在,当时南极大陆的气温较____(高/低),降水____(多/少)。
(2)发现巨嵴彩虹龙化石的地层与乙地的____(填字母)地层形成时代大体一致,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动物的时代”,该时代三叠纪晚期,由于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____。该时期____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成为了重要的____(矿产)时期。
(3)甲地AB地层形成于____代,该时代早期是____动物发展的时代。
2023-11-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一学者对北太平洋火山进行研究后为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的起源提出假说,认为它们是在太平洋板块漂移时,由一个静止不动的火山活动热点顺次形成的。图为北太平洋夏威夷—皇帝海山链位置及火山年龄分布图(1Ma:100万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途岛火山形成于(     
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元古宙
2.推测推古海山形成之前,就可能已灭绝的生物是(     
A.两栖类动物B.蕨类植被C.裸子植被D.恐龙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地球上生命出现后,生物多样性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出现变化。下图示意古生代至新生代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恐龙等大批生物灭绝的时期发生在(     
A.甲B.乙C.丙D.丁
2.乙时期生物大灭绝最有可能(     
A.与地表升温有关B.与地磁变化有关
C.与植物中毒有关D.与陨石撞击有关

8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早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百岁兰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主要是有利于(     
A.呼吸作用B.吸收水分C.减少蒸发D.光合作用
9 . 读岩层与化石示意图(左图)和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层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左图中,若地点1的C岩层含有煤炭,则C岩层形成时期,当地的古地理环境为____(温暖湿润/寒冷干燥);地点3缺失B岩层可能是由于该处地壳____(上升/下沉)而被侵蚀;若A岩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岩层最有可能形成于____代,当时____动物大量盛行。
(2)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年轻的岩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A.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B.越复杂、越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的越多D.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

(3)左图中的各岩层主要分布在右图地球内部圈层的____(填字母)圈层中;右图中对地表建筑物具有强烈破坏性的是____波(填字母)。
(4)研究人员根据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让人们赢得黄金逃生时间。该系统(     
A.可以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
B.首先接受B波信号,触发预警
C.离震中越近,该系统有效预警时间越长,预警意义越大
D.在地震发生时,能帮助人们迅速乘电梯逃离出建筑物

10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00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