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1 . 这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大湖周边是银杏、松杉等高大乔木组成的森林,林间有蕨类植物顽强地生长。完下面小题。

1.上述文字描述的地质年代是(     
A.太古宙B.古生代
C.中生代D.新生代
2.该地质年代(     
A.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B.蕨类植物极度兴盛
C.后期原始鱼类灭绝
D.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2023-09-07更新 | 888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质时期(冥古宙-显生宙),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海陆变迁B.频繁的火山爆发C.生物的呼吸作用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2.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A.海生藻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蕨类植物
2023-08-28更新 | 1879次组卷 | 73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地质图上,构造等高线是指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下图示意某区域的白垩纪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5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681米,河流丁处有一落差10米的瀑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白垩纪岩层时期,地质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铁、金等矿藏出现在此时期地层B.裸子植物繁盛,是重要成煤时期
C.海陆多次变迁,形成联合古陆D.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河流自东向西流
②甲处坡面径流流向东北
③若乙处地下含有煤层,开采时不易发生瓦斯爆炸
④图中河谷为向斜凹陷形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图中丙处该岩层顶部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     
A.280mB.285mC.290mD.300m
2023-08-26更新 | 1890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     
A.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B.恐龙化石-前寒武纪
C.甲化石-新生代D.三叶虫化石-古生代
2.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演化特点是(     
A.藻类化石-重要的成矿时期
B.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雏形基本形成
C.鸟类化石-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D.小型哺乳动物化石-造山运动
2023-08-16更新 | 28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信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以长期留存下来。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为(     
A.气温降低,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D.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2.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     
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前寒武纪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6 . 研究表明,泥炭是一种记录过去气候变化的可靠地质载体。一般认为当沼泽表面气候温暖、湿润时,泥炭的腐殖化度较低。科研中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泥炭样品的吸光度,泥炭腐殖化程度与其碱提取液的吸光度值呈正相关。下图示意我国东北长白山区锦北泥炭距今6000年以来剖面样本的吸光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大气环流角度推测,造成该区域泥炭腐殖化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信风D.盛行西风
2.锦北泥炭剖面样本距今1600年左右吸光度较低,且剖面中木本植物残体含量大,当时的气候特征与下列气候事件体现一致的是(     
A.黄河中下游平原严重干旱事件B.北太平洋大规模结冰事件
C.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暖湿气候事件D.中国明清时期小冰期气候事件
3.锦北泥炭样本吸光度反映该地区距今6000~3500年以来的环境变化,最可能的是(     
A.沼泽中水生植物增多B.沼泽地表水盐度降低
C.沼泽地面积显著增大D.沼泽边缘演化为草原
7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____星(填行星名称)的公转轨道,有生命存在宜居范围在________(填数字)公转轨道附近,图示反映其存在生命的条件是________。按运动特征来看,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2)若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那么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____代。在此之前的地质年代是重要的________时期,在此之后的地质年代末期_________灭绝(填动物)
(3)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该太阳活动周期是________
2023-08-07更新 | 40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信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O2含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A.鱼类开始出现B.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恐龙从盛行至消失D.灵长类动物出现
2.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①裸子植物极度兴盛②蕨类植物繁盛
③第四纪全球气候出现冷暖交替变化④地壳运动剧烈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在某地发现的化石中有三叶虫、鹦鹉螺等海洋无脊椎动物。三叶虫、鹦鹉螺等海洋无脊椎动物主要生活在(     
A.温热的草原地区B.温热的森林地区
C.温暖广阔的浅海D.干旱的陆地环境

10 . 中科院朱敏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近十年来,先后在重庆、贵州等地层中发现了距今4,39亿年至4.36亿年的鱼类化石,通过研究,得到了有颌类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的信息,这也是全球首次以关键证据,证明人类是从鱼进化来的。下图示意考古专家在地层中发现的鱼类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鱼类化石,可以确定含有该化石的岩层形成于(     
A.太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与鱼类化石相同地质年代,陆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3.下列有关地层和化石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地层中都含有化石B.陆地地层只含有陆地生物的化石
C.越老地层生物化石越复杂D.研究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