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3 道试题

1 .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北京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暑假前往进行研学活动,结合相关材料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的化石能指示的最早地质年代是(     
A.元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关于该区域古生物的生存环境表述正确的是(     
A.恐龙繁盛时期是被子植物兴盛时期B.三叶虫生活在高山地区
C.哺乳动物见证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D.此地经历过由海陆变迁

2 .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向北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一带。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为(     
A.气温降低,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D.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2.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     
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前寒武纪
2023-11-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2022年4月13日,中国研究团队对产自广西百色市隆林县者保乡一件化石的最新研究表明,这是广西首次发现的早三叠世(距今约2.52亿~2.47亿年)大型鱼龙化石,并将其命名为“粗壮百色鱼龙”。读鱼龙复原左图和地质年代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的数码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B.④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
C.③恐龙等大批生物灭绝D.⑤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
2.下列关于鱼龙生存的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脊椎动物时代B.煤炭成矿时期
C.被子植物大发展D.裸蕨植物出现

4 . 2023年5月,福建省地质科研团队在上杭县临城镇黄竹村发现整窝恐龙蛋及零星恐龙蛋壳碎片。专家推测,从目前保存的蛋片来看,至少保留了6枚恐龙蛋。图为地质时期(部分)全球平均气温、降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A.总体比较寒冷B.温暖干旱明显
C.冷暖干湿交替D.总体比较湿润
2.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说是生物的进化史,下列关于期间生物的匹配,正确的是(     
A.三叠纪一被子植物B.寒武纪—蓝藻
C.中生代—裸子植物D.新生代—三叶虫

5 . 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可以了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状况,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沉积地层P、C、D、S2、S1中可能发现(     
A.恐龙化石B.蕨类植物化石C.鸟类化石D.被子植物化石
2.甲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纪B.二叠纪C.石炭纪D.第四纪

6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和海水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该地(     
A.甲断层形成时间晚于三叠纪B.岩层①与②的形成环境相同
C.石炭纪发生过数次海陆变迁D.侏罗纪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2.乙处地质构造的主要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侵蚀搬运→断裂下陷→固结成岩B.固结成岩→岩浆喷出→地壳抬升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侵蚀搬运D.固结成岩→挤压拱起→风化侵蚀
2023-11-18更新 | 289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弘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芬兰岛西部的莫勒国家公园由一片巨大的红色岩体组成,该岩体含有铬铁矿矿物(在地球表面很罕见,一般分布在大洋底部和地幔中);东部的阿瓦隆半岛有大量形成于约5亿年前生存于海洋底部的古生物化石。帕斯博勒海滩上也有一片红色岩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化石群分布地之一。这里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它们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前的大规模火山活动中。科学家对莫勒国家公园与帕斯博勒海滩红色岩体成因的关联性,以及阿瓦隆半岛古生物化石分布等进行研究。

(1)推测帕斯博勒海滩埋藏大量恐龙化石的原因。
(2)指出科学家为判断莫勒国家公园与帕斯博勒海滩红色岩体成因的关联性,在莫勒国家公园需要开展的基本工作。
(3)科学家认为,纽芬兰岛东、西两侧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相同,与帕斯博勒海滩的不同。请给出合理解释。
2023-11-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平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8 . 当氧气分子受到紫外线强烈照射时,氧分子会分解成原子状态,氧原子的不稳定性极强,与氧分子反应形成臭氧。左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右图为地球大气的演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大气垂直分层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层二氧化碳吸热增温B.②层被称为高空对流层
C.③层臭氧吸收长波辐射D.④层大气厚度全球相同
2.据图推测(     
A.臭氧层形成于元古代时期B.裸子植物开始出现在中生代时期
C.大气中CO₂含量持续下降D.真核生物出现对高等生物影响小
2023-11-17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等2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图为某区域岩层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岩层B发育于浅海环境B.火山喷发形成地点2岩石
C.岩层由A到D由新到老D.该区域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2.若B层含有鱼类化石,则该岩层形成时代不可能是(     
A.志留纪B.寒武纪C.二叠纪D.古近纪
2023-11-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等2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10 . 有孔虫是一种出现在距今约5亿年的单细胞海洋动物,它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受当时环境的影响。䗴(Tíng)类是有孔虫的一大类,在二叠纪末期全部灭绝,仅能在化石中找到䗴类有孔虫生活的痕迹。图为䗴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有孔虫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太古代B.古生代
C.中生代D.新生代
2.与䗴类存在不同时期的生物是(     
A.蕨类植物B.爬行动物
C.被子植物D.鱼类
2023-11-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等2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