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6 道试题

1 . 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有了初步了解。下面是该小组某位同学记录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笔记: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可再生、较廉价、无污染的特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同学描述中的笔误有(     
A.1处B.2处C.3处D.4处
2.下列现象或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A.温室大棚—太阳活动B.波浪潮汐—太阳辐射
C.火山喷发—太阳活动D.风力发电—太阳辐射

2 . 陆核是大陆块的中心部分。大陆地壳形成过程中最早阶段形成的硅铝质大陆块体,随后的大陆围绕其生成,因而它构成大陆的核心。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大地构造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早期陆核的特点主要是(     
①表面呈缓斜圆丘状②陆块的面积庞大③多为古老的岩石④陆块地壳相对稳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从早太古代开始到元古代时期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     
A.陆地范围不断扩大B.始终为海洋所覆盖
C.始终为陆地所覆盖D.海洋范围不断扩大
2023-12-05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等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地理试卷

3 . 2023年9月,生物学家在约1500万年前的福建漳浦琥珀中发现一朵绽放的银缕梅花朵,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例银缕梅花朵化石。与其现生“后代”不同,这种新发现的远古银缕梅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下表为地质年代表,甲、乙、丙、丁为四个地质时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寒武纪志留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古近纪第四纪
1.漳浦银缕梅花朵化石可能形成于(     
A.甲时期B.乙时期C.丙时期D.丁时期
2.漳浦银缕梅花朵化石形成时期,当地(     
A.气候较为干冷B.气候高温高湿C.为浅海区域D.为高海拔山地
4 . 小明逛博物馆看到了甲、乙、丙、丁四块化石,它们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原始鱼类化石。关于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2023-12-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明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5 . 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
(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地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以前?(以字母指代地层)
(3)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
(4)据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
(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

6 . 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乙甲丙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2.与丙化石相同地质年代,陆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     
A.孢子植物时代B.裸子植物C.海生藻类D.被子植物
2023-11-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3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一中 汨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发现:在古近纪(距今6600万—2300万年),地球上气候曾经发生显著变化;距今约4850万年,一种名为满江红的植物曾铺满北极海面,距今约4800万年突然消失。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现在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细小绵密、繁殖快、固碳能力强,气温低于5℃会死亡。下图示意距今4850万—4800万年北极海区地理位置。


(1)指出距今4850万年满江红繁盛期北极地区的气温特征并说明理由。
(2)推出满江红在距今约4800万年突然消失的可能原因。
(3)推测北极海区大量生长满江红对大气圈的大气成分和气温可能产生的影响。

8 . 下图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有胎盘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乙甲丙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2.丁化石代表的部分生物在晚古生代中期逐渐进化为两栖类,可能的原因是(     
A.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以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
B.陆地的气候变得干旱,以适应干燥气候
C.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以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
D.海洋面积缩小,以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
2023-11-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自2022年9月开始,在为期近一个月的考察发掘中,吉林省延吉龙山古生物化石产地10号地点发现保存较完整的恐龙化石20余件,其中7件已完成修复,其余化石正在修复中,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为(     
A.太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023-11-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10 . 小明在博物馆参观时,发现了下图中蕨类植物的化石。工作人员介绍蕨类植物主要繁盛于3亿~4亿年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后来大面积灭绝了。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蕨类植物繁盛时,其主要生长在(     
A.冷干的沙漠地区B.干旱的大陆地区C.温暖的浅海地区D.湿润的森林地区
2.蕨类植物繁盛时期(     
A.联合古陆最终解体,人类出现
B.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开始出现
C.以三叶虫为代表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D.生物从原核生物演化到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