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 道试题

1 . 生物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而且演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完成下面小题。

1.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A.爬行动物B.哺乳动物C.无脊椎动物D.两栖动物
2.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A.中生代和新生代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和新生代D.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
2 . 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甲、丁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________
(2)图中M处参与水循环类型是____。长江流域参与水循环类型是____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的____(图中字符表示)环节施加影响,其主要目的是____
A.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C.增加下渗 D.增加蒸发
(4)①处地层比⑤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等级更____(高级/低级),②处地层中____(存在/不存在)大量动物化石。

鱼鳞坑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图左)。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图右示意鱼鳞坑剖面。

   

(5)运用水循环相关知识说明鱼鳞坑对下渗时间和下渗量的影响。
3 . 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是(     
A.地层和化石B.生物和化石C.岩石和地貌D.古地理环境

4 . 《冰河世纪1》动画电影讲述在冰河期猛犸象、巨型树獺以及剑齿虎这三只史前动物历经冰河与冰山各种千惊万险护送人类孩子回家的故事。下图为该动画电影剧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猛犸象身披细密长毛,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其生存的气候条件最可能是(     
A.寒冷B.炎热C.多雨D.干旱
2.推测该故事可能发生在(     
A.白垩纪B.古近纪C.新近纪D.第四纪
3.以下符合该时期动物迁移路线的是(     
A.向两极迁移B.向高山迁移C.向低纬度迁移D.向海洋迁移

5 . 近期,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这种植物此前被认为是裸子植物,名为美丽镰鳞果。最新研究中,科研团队运用一定技术,发现了化石内部可以判断其作为被子植物的关键特征,因此,重新将其归为被子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美丽镰鳞果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寒武纪B.二叠纪C.侏罗纪D.新近纪
2.美丽镰鳞果此类植被繁盛时期(     
A.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B.发生了生物大灭绝事件
C.爬行动物快速发展D.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6 . 这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大湖周边是银杏、松杉等高大乔木组成的森林,林间有蕨类植物顽强地生长。完下面小题。

1.上述文字描述的地质年代是(     
A.太古宙B.古生代
C.中生代D.新生代
2.该地质年代(     
A.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B.蕨类植物极度兴盛
C.后期原始鱼类灭绝
D.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2023-09-07更新 | 890次组卷 | 3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地质图上,构造等高线是指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下图示意某区域的白垩纪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5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681米,河流丁处有一落差10米的瀑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白垩纪岩层时期,地质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铁、金等矿藏出现在此时期地层B.裸子植物繁盛,是重要成煤时期
C.海陆多次变迁,形成联合古陆D.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河流自东向西流
②甲处坡面径流流向东北
③若乙处地下含有煤层,开采时不易发生瓦斯爆炸
④图中河谷为向斜凹陷形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图中丙处该岩层顶部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     
A.280mB.285mC.290mD.300m
2023-08-26更新 | 1901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如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原始鱼类化石。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9 . 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考察时发现了棕榈化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较高海拔上发现的棕榈化石(如下图)。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多为乔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棕榈化石的发现可推知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     
A.寒冷干燥B.寒冷湿润C.炎热干燥D.高温湿润
2.据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这一事件可推测青藏高原(     
A.地壳不断抬升B.曾经位于热带C.生物不断演化D.曾经是海洋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研究表明,泥炭是一种记录过去气候变化的可靠地质载体。一般认为当沼泽表面气候温暖、湿润时,泥炭的腐殖化度较低。科研中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泥炭样品的吸光度,泥炭腐殖化程度与其碱提取液的吸光度值呈正相关。下图示意我国东北长白山区锦北泥炭距今6000年以来剖面样本的吸光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大气环流角度推测,造成该区域泥炭腐殖化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信风D.盛行西风
2.锦北泥炭剖面样本距今1600年左右吸光度较低,且剖面中木本植物残体含量大,当时的气候特征与下列气候事件体现一致的是(     
A.黄河中下游平原严重干旱事件B.北太平洋大规模结冰事件
C.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暖湿气候事件D.中国明清时期小冰期气候事件
3.锦北泥炭样本吸光度反映该地区距今6000~3500年以来的环境变化,最可能的是(     
A.沼泽中水生植物增多B.沼泽地表水盐度降低
C.沼泽地面积显著增大D.沼泽边缘演化为草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