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9 道试题

1 . 地球上生命出现后,物种数量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出现变化。下图为不同地质时期地球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恐龙灭绝的时期发生在(     
A.①B.②C.③D.④
2.甲地质时期,地球演化史的特点是(     
A.三叶虫等动物非常繁盛B.发生了生物大灭绝事件
C.被子植物开始大量出现D.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2024-03-02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微专题05地质年代-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家们认为在台湾省与福建省之间存在着一道如隐形桥梁般的浅滩,经由澎湖列岛北侧通往台湾岛中南部,称之为东山陆桥。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的更新世冰期东山陆桥曾多次露出海面。

台湾岛中央山脉分布着上万种特有物种。研究发现:中央山脉很多高山特有植物的亲缘种类生长在西南横断山区;更新世冰期横断山区高山植物向低海拔的东部扩张至云贵高原与华南地区;因间冰期扩张至华南地区的高山植物无法继续生存,形成现在台湾中央山脉与横断山区高山特有植物间断分布的格局。

(1)分析台湾岛中央山脉植物种类多样且独特的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更新世冰期时东山陆桥出露海面的原因。
(3)说明更新世冰期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植物向华南地区扩张的原因。
(4)推测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特有植物迁移至台湾中央山脉的过程。
2024-03-02更新 | 37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
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
3 .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阿根廷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内乌肯盆地是阿根廷石油、天然气生产区,该盆地经过地质演变,形成了中侏罗纪和早白垩纪海相沉积层。下图甲、乙、丙、丁表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数码代号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有可能表示该油气储层岩石形成过程的是____;该地质时期典型的动植物种类是____

A.海生藻类   B.三叶虫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与阿根廷黑土区不同,我国东北黑土区在坡耕地地区,一般在3-4月份常出现较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量大地表径流较快②融雪量大侵蚀力强③夜冻昼融表层土壤疏松④下渗多表层土壤干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3-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02 地球系统物质循环运动与能量转换-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4 . 物源地的远近是影响风成沉积物粒径特征的重要因素。庙岛群岛横跨渤海海峡,岛上发育了风成黄土地层,其物质来源主要为末次冰期出露的渤海海床物质。研究表明,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受气候变化影响,海平面反复升降,庙岛群岛多次成“岛”或“山”。下图示意庙岛群岛某地地质制面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化(局部)。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黄土高原相比,庙岛群岛的黄土(     
A.粒径小,磨圆度高B.粒径大,磨圆度高
C.粒径小,磨圆度低D.粒径大,磨圆度低
2.与甲处黄土相比,乙处黄土(     
A.沉积更早,沉积时期气候更寒冷B.沉积更晚,沉积时期气候更寒冷
C.沉积更早,沉积时期气候更温暖D.沉积更晚,沉积时期气候更温暖
3.剖面50—60cm处平均粒径最大,推测该处黄土沉积时期(     
A.渤海水位低,庙岛群岛成“山”B.渤海水位高,庙岛群岛成“山”
C.渤海水位高,庙岛群岛成“岛”D.渤海水位低,庙岛群岛成“岛”

5 . 煤矸石山由煤炭开采废弃的煤矸石堆积而成。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考察辽宁省阜新市某废弃矿区煤矸石山时发现,该煤矸石山植被演替经历了一年生草本阶段、多年生草本阶段、灌草阶段、灌木阶段、灌木与乔木混合阶段,且南、北坡因水分差异导致植被演替的先后顺序及速度差异明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煤矸石山植被演替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2.该煤矸石山南、北坡植被演替的先后顺序及速度特点是(     
A.南坡先,速度快B.南坡先,速度慢
C.北坡先,速度快D.北坡先,速度慢
3.如果自然环境稳定且无人类活动干扰,该煤矸石山植被的变化趋势为(     
A.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物种都增多B.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物种都减少
C.草本植物物种增多,乔木植物物种减少D.草本植物物种减少,乔木植物物种增加
2024-02-29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6 . 不整合接触的基本特征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及化石。下图为某一恐龙蛋集中产地岩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不整合接触面附近可能缺少的岩层界代为(     
A.太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地理信息技术在图示地区的运用正确的是(     
①RS确定恐龙蛋位置                    ②GNSS监测断层的稳定性
③GIS模拟地层演化进程             ④BDS统计河流含沙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2-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波堆藏布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该河曾因M3冰碛垒的阻塞,形成白五—林琼古湖(图);此后,该地地壳相对稳定,随着气候暖湿化,古湖最终溃决。某科考队沿AB线考察,测得冰碛垄与沉积物形成的地质年代,并绘制了地形—地质剖面图,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判断波堆藏布江图示河段的流向。
(2)根据A—B地形地质剖面,推测白玉一林琼古湖水位的可能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3)推测白玉一林琼古湖存续的地质历史时期,并说明判断依据。
(4)科考队员提出,在古湖溃决前可能已有湖水长期从冰碛垄顶部外溢。为验证上述猜想,他需要获取M3冰碛垄西侧湖相沉积物分布的最高海拔。说明获取这一信息是如何验证猜想的。
2024-02-28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大联考地理试题

8 . 2023年9月,经过200多天野外发掘和长达一年的修复与分析研究,确认发现于福建省政和县约1.5亿年前的地层中一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恐龙化石属于鸟翼类恐龙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同一地层中还发现大量水生、半水生的鱼类和两栖类等脊椎动物化石。下图为“奇异福建龙”及政和动物群生态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奇异福建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泥盆纪B.侏罗纪C.寒武纪D.第四纪
2.该地层中发现的脊椎动物(     
A.肉食类动物可能以大型哺乳类动物为食物
B.最早出现于早古生代时期
C.食草类动物有着丰富的裸子植被作为食物
D.在第四纪时期遭到大灭绝
3.推测“奇异福建龙”生存时期,福建省政和县地区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①浅湖、沼泽②广阔深海③温暖、湿润④寒冷、干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8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微专题05地质年代-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9 .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虚线为等高线,实线为地层界线。完成下面小题。

1.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甲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E1B.E2C.K2D.J2
2.图中(     
A.乙处为背斜构造B.断层早于侵入岩
C.灵水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D.灵水形成时间早于地层E2
2024-02-28更新 | 31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研究发现蒙古—鄂霍茨克一带的区域曾经是古太平洋的一部分,由于构造运动,使其自西向东逐渐闭合。下图为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的位置及AB一线的地质剖面图。其中缝合带区域的增生杂岩形成于寒武纪时期,蛇绿岩形成于古生代石炭纪,弧岩浆岩是洋壳往陆壳下俯冲时岩浆上涌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B一线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
2.该地区最晚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A.水平挤压B.岩浆侵入C.沉积作用D.侵蚀作用
3.蒙古—鄂霍茨克洋西段闭合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古生代寒武纪之前B.古生代石炭纪之前C.古生代二叠纪之后D.中生代白垩纪之后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