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该处地块基底为古老结晶岩,基底上有约千米厚的富含古生代化石的沉积覆盖层,上有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层。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地上最大的含油气盆地,也是全球唯一以超深层资源为主的含油气盆地,超深油气资源量在全国各大盆地中居首位。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某处油气勘探现场。



(1)指出图示地貌类型名称,并说出其成因。
(2)有人说,地质时期的塔里木盆地并不是“片荒凉”,请结合材料做出合理的解释。
(3)简述为保护该处油气勘探设施免受风沙侵害可采取的措施。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附近地区从渐新世(3400万年前—2300万年前)至现代三个不同时期南北向海拔变化剖面。



(1)从内力作用角度解释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
(2)指出图示渐新世和现代两个阶段可可西里的主要植被类型。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甲区域现代地表景观的成因。
2022-10-29更新 | 6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零诊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塔里木盆地区域简图及甲两地景观。

材料二: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

(1)“甲”地貌形态成因是________,该地貌两翼延伸方向指示________风向(上或下)。
(2)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______________,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简述“乙”沿线风沙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24-02-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上海某中学的同学们对此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去实地考察研究。

(1)考察之前,同学们学习了地球演化的相关知识。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C.太古宙→冥古宙→元古宙D.三叶虫→恐龙→猛犸象

(2)下列关于地层和化石说法,正确的是(     
①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
③不同的演化阶段由于沉积环境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地层
④在岩浆岩形成过程中,生物遗体或者遗迹保留下来形成化石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3)准备就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确定了考察名称: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4)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图1“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层多属于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ABCDE中,最古老的地层是____(填字母),该地层中的化石说明当时的自然环境特点____
(5)在图2“地质年代示意图”中,分别写出三叶虫、恐龙、以及哺乳类动物对应的数字____________
(6)在恐龙繁盛时期,地球上主要以____植物为主,这对目前的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是____
(7)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生物进化表现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特点,又具有____性,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壳经历了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2023-12-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海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5 . 阅读银杏在我国分布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银杏树在我国的自然分布范围很广。其在我国水平分布规律是:北纬30°附近的银杏,其东西分布的距离最长,随着纬度增加或减少,银杏分布的东西距离逐渐缩短,纬度越高,银杏的分布趋向于东部沿海;纬度越低,银杏的分布越趋向于西南部的高原山区。

材料二:银杏为我国特有,喜温凉湿润环境,目前在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神农架等山区可见自然繁衍的古银杏群。云南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银杏树也分布较广,当地政府积极发展银杏产业,某著名制药企业在云南打造了多个银杏叶供应基地,用来进行生物制药。下图示意云南省银杏基地的分布。



(1)银杏属植物界裸子植物门,是____地质年代时期孑遗的稀有树种;其所属的植被类型为____
(2)秋季,银杏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退去,叶黄素等留下来,银杏呈现黄色。银杏叶全部变色最晚的城市可能是(     
A.重庆B.贵阳C.昆明D.河内

(3)分析我国银杏树水平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
(4)云南植物种类数量为全国之冠的原因有________
(5)说明制药集团银杏产业发展首选云南的理由。
(6)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阐述云南大力发展银杏产业的意义。
2023-11-0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上海·专题练习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城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城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

材料二:图1、图2

(1)据地质学家推测,日本群岛大约是在____(单选: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时期的环太平洋造山运动中形成的。
(2)海洋专家发现A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虽然比B海区高,但低层海水温度却偏低,可能的原因是B海区____
(3)利曼寒流规模冬季比夏季弱,对于其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有____(多项选择)
A.夏季盛行偏南风,阻挡表层海水南流B.夏季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低
C.冬季盛行偏北风,加大表层海水南流D.冬季海水温度低,海水密度高

(4)分析在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
(5)有人认为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日本于2023年8月24日首次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的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导致日本直接将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主要原因是____(单选:A.直接排放,费用低B.核污水是干净的),导致核污水跨境转移到世界四大洋的主要动力因素是____(单选:A.海水运动B.大气运动C.岩石圈运动)。
2024-04-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仿真模拟卷01-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5月等级性考试
7 .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该层大气厚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____的分布特点,在季节上呈现____季较厚的特点。
(2)B是____层,简述该层适合飞行的原因____
(3)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和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4)关于B层的叙述,错误是(     
A.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B.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C.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D.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5)小明在“朋友圈”写道:“终于开启了我的莫斯科之旅……从北京起飞一个小时后,平稳飞行在万米高空,舷窗外是湛蓝的天空,机翼下是翻腾的云海……”。“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对流运动显著B.飞机通常在此大气层飞行
C.能大量吸收紫外线D.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A.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B.对流层气温随风向越来越低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7)科学家普遍认为,恐龙灭绝与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大气层的成分变化有关,请解释具体原因
2023-12-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所构成的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读“太阳系和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2的天体系统中,表示太阳系的是____(甲/乙/丙)。比邻星距离太阳4.22光年,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所在的天体系统应为____(甲/乙/丙)。
(2)图1中代表木星的字母是____,它与地球公转运动有相似的特点:从地球北极上空看都按逆时针方向,具有同向性;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具有近圆性;轨道倾角都不大,具有____性。
(3)太阳辐射是____(短波/长波)辐射,50%的能量集中在____(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区。2022年科学家监测发现太阳出现了六次中、大型的耀斑活动,这是发生在太阳____层的现象,显示太阳活动进入了活跃期。
(4)恐龙灭绝事件发生的地质年代,主要的植物类型是(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5)科学家普遍认为,恐龙灭绝与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大气层的成分变化有关,请解释具体原因。
2023-12-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祝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024高三下·上海·专题练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奥陶纪板块漂移,特殊的海陆分布使得地球进入了一个持续2000万年的冰河时代。冈瓦纳古陆腹地被冰盖占据,在东半球范围更广,该地常年盛行由冰盖吹向瑞克洋的大风,冈瓦纳古陆中的非洲板块地势较高。晚奥陶纪时期发生了约85%的物种灭绝事件。

材料二   下面是图1、图2。

(1)晚奥陶纪时,地球南极为陆地,位于南美板块和________板块分界线上,劳伦大陆东海岸附近位于板块的________(单选:A.生长边界B.消亡边界)上。
(2)下列关于图2中冈瓦纳冰盖在东半球分布范围更广的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双选)
A.冈瓦纳古陆位于东半球的非洲板块地势较高,温度更低
B.晚奥陶纪火山喷发活跃,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温度低
C.地球处于冰河时代,冰盖在温度较低的地区更容易扩展
D.晚奥陶纪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突然减少,温度低

(3)下图符合冈瓦纳古陆常年盛行由冈瓦纳冰盖吹向瑞克洋大风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图。

(4)下图为某地正常地层剖面示意图,晚奥陶纪出现的化石最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化石。从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角度,分析晚奥陶纪约发生物种大灭绝的原因_______

(5)根据图2中原特提斯洋的洋中脊分布,说明晚奥陶纪之后冈瓦纳古陆的漂移方向。
2024-04-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仿真模拟卷03-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5月等级性考试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奥陶纪板块漂移,特殊的海陆分布使得地球进入了一个持续2000万年的冰河时代。冈瓦纳古陆腹地被冰盖占据,在东半球范围更广,该地常年盛行由冰盖吹向瑞克洋的大风。冈瓦纳古陆中的非洲板块地势较高。该时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下图示意晚奥陶纪南半球的海陆分布。



(1)描述晚奥陶纪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征。
(2)冈瓦纳冰盖在东半球分布范围更广,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分析冈瓦纳古陆常年盛行由冈瓦纳冰盖吹向瑞克洋的大风的原因。
(4)从海陆分布对环境的影响角度,分析晚奥陶纪物种大灭绝的原因。
(5)根据图中原特提斯洋的洋中脊分布,说明晚奥陶纪之后冈瓦纳古陆的漂移方向。
2024-02-05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