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1 . 2022年7月12日,河北地质人员在宣化发现了大型恐龙足迹化石群(图)。这些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当地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恐龙足迹化石群,推测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A.炎热干燥的环境B.温暖的浅海海域
C.低洼潮湿地区D.喜马拉雅山山麓地带
2.下列对恐龙足迹化石形成过程的排序,叙述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②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④②①
2024-01-16更新 | 201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滨海八所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模拟联考地理试卷
2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地理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曲线④为____(填行星名称)的公转轨道。
(2)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填名称)。
(3)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内部三大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则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填内部圈层名称),曲线____(填序号)代表的是古登堡界面。地震波自外向里穿过该界面时,波速发生如何变化?____
(4)若该模式图表示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结构,图中的④为地面,则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主要分布在____(填字母)层。水汽和尘埃含量少,空气较为稳定,适合飞机高空飞行的是____(填字母)层。
(5)若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鹦鹉螺、三叶虫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是____
2024-01-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3 . 2009年,在辽西地区发现距今1.6亿年的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比此前发现的白垩纪哺乳动物早大约3500万年。下图示意地质年代简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地质博物馆要给该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做一个介绍牌,其年代信息可以写为(     
A.元古宙—中生代—三叠纪B.元古宙—新生代—古近纪
C.显生宙—中生代—侏罗纪D.显生宙—中生代—白垩纪
2.该真兽类哺乳动物生存的地质年代(     
A.联合古陆形成B.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C.爬行动物繁盛D.全球出现频繁冷暖交替
3.通过对该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可以(     
①准确确定地球的年龄②帮助研究哺乳动物的演化历史
③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④推测该生物生存年代的古地理环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1-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金属锂密度较小,质地较软,具有高热容量、高电化学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池、医药、冶金工业、军工设备及核工业等领域,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金属”。下图是柴达木盆地那陵格勒河流域冲积扇(级别越高,形成越晚)和盐湖分布示意图。那陵格勒河河水中锂来自上游的热泉水。

(1)以东台吉乃尔盐湖为例,说明盐湖区锂矿的成矿过程。
(2)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东部盐湖(别勒滩)较中部盐湖(东台吉尔)盐层厚,成盐时代早,试说明其依据。
(3)预测至203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锂矿需求量最多的国家,请简述其理由。
2024-05-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5 .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滋养着我们,为我们带来资源,同时也存在自然灾害我们必须保护资源,有效减灾避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54个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也已经深入人心。

材料二:古生代以来,地球上共发生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在第5次大灭绝事件中,恐龙作为一代地球上的霸主不可思议的在地球上消失。

材料三: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1月10日1时47分,在印尼班达海(130.10°E,7.20°S)发生7.6级地震,震源深100千米,震中30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中城市分布,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214米,暂无人员伤亡报道。

(1)图乙中表示地球的字代号是____;由于地球____适中,使地表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2)耀斑发生于甲图中的____层(填字母),太阳活动的另一标志太阳黑子发生于甲图中的____层(填字母),结合下图回答,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为____年。

(3)“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这话中的某一项要素、其所属的地球圈层、其对应图2中的字代号可以表达为:“水”一水圈一A。再列举两项。
(4)恐龙作为一代霸主,生活在____代(选填: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其生存发展与他们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下列选项与恐龙同一地质时期的是____。(选填:A.原始陆壳形成B.裸子植物繁盛C.喜马拉雅造山运动D.哺乳动物大发展)
(5)1月10日的印尼班达海地震,发生于以下哪一层中(     
A.地壳B.外核C.地幔D.内核
(6)与图乙中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条件是(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安全的宇宙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6 . 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透过特殊的“书页”和“文字”,我们得以了解地球演化的过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含有不同生命现象的信息。下图示意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的生物化石。

材料二:东岳泰山素以峭拔闻名,但是这里原来是一片汪洋大海。五六亿年前,泰山只是海中的一个岛屿。在它周围广阔的海域里,繁衍着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有海藻、海百合、珊瑚、水母、笔石、三叶虫和鹦鹉螺等,其中尤以三叶虫的种类和数量最多,这段地质时期被称为三叶虫时代。

材料三:一亿两千多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水龟出没,蛙声阵阵,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类似银杏、松柏的高大乔木形成片片森林,树木之间遍布小的蕨类植物,栖息于树枝上的鸟群发出欢快的鸣叫。体长十几米的蜥脚类恐龙正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个体较小的食草恐龙在草丛中咀嚼着低矮植物的叶片,一只体长1米左右,身披绒毛,前脚很短而后肢长的兽脚类恐龙,甩动两条强劲有力的后腿,疾奔几步,追上一只拼命逃跑的蜥蜴,将其一口吞下;身材很小的哺乳动物捕食着各种昆虫。真是一幅“万类竞自由”的景象。

(1)地球的演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不同的演化阶段由于____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地层。地层中往往保存有古生物的________等,称为化石。
(2)根据地层及其化石的有关知识,可知(     
①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②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③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④生物总是从复杂向简单演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三叶虫时代所处的地质年代是____,该地质年代的动物演变历程为早期出现无脊椎动物,中期出现____,后期出现____动物。
(4)智人出现的地质年代是____,材料三描述的地质年代是____
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5)材料三时期出现的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属于(     
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孢子植物
(6)下列有关新生代的地质年代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四纪发生大规模冰期
B.该时期逐渐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格局
C.该时期地层含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D.裸子植物与哺乳类动物大发展
(7)简要说明恐龙生活时期地质运动与矿产形成特征。
2023-12-1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卷

7 . 下图为恐龙骨骼化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化石,可以(     
①确定地球的年龄      ②了解地球生命历史     ③还原地貌形成过程      ④推测古地理环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A.早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3.地球演化历程中,恐龙繁盛的年代(     
A.裸子植物兴盛B.落基山脉隆起C.联合古陆形成D.蕨类植物出现
2023-12-18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8 . 古生代早期塔里木陆块和柴达木陆块纬度差别约15°以上,导致两个陆块古生物差异明显,反映了不同的构造活动轨迹和沉积环境特征。三叶虫在古生代温暖的浅海环境中,以藻类植物、原生动物等为食。古生代早期柴达木陆块地区三叶虫为华北型,而塔里木陆块地区的为华南型,两个陆块地区均出现大量的滨浅海砂泥质沉积物。读阿尔金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古生代早期塔里木陆块和柴达木陆块的三叶虫类型不同,说明(     
A.为了适应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形态演变多种多样
B.太古宙两个陆块的古环境有明显的浅海和深海之分
C.元古宙三叶虫大多生活在浅海底或游移于淤泥之上
D.三叶虫以藻类植物为食,适应不同的温暖浅海区域
2.古地磁资料显示,古生代早期塔里木陆块明显南移,而柴达木陆块有一个先南下后北上的过程,移动所产生的宏观地质地貌是(     
A.这种不对称俯冲导致陆块内多火山B.阿尔金洋逐渐向两侧陆块俯冲消亡
C.花岗质岩浆岩从阿尔金洋底部喷出D.阿尔金洋大洋中脊地壳向两侧扩张

9 . 2023年9月,四川省古蔺县某小学生在自家门前山洪冲刷后的裸露红砂岩河床上, 无意中发现大量凸起的动物足迹化石,经专家确认该化石形成于1.2亿年前的早白垩纪, 其中一枚巨型素食恐龙-蜥脚类恐龙的幻迹(恐龙行走时在泥土中留下的印迹)举世罕见下图示意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现代相比,白垩纪全球气候特征是(     
A.寒冷湿润B.温暖干燥
C.寒冷干燥D.温暖湿润
2.该脚印化石从形成到被发现,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恐龙脚印-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恐龙脚印-固结成岩-地壳拾升-沉积作用-流水侵蚀
C.恐龙脚印-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固结成岩-流水侵蚀
D.恐龙脚印-固结成岩-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2023-12-04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通过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果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结合下图所示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则曲线③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则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并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________。(任答两点)。
(3)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则曲线③代表的不连续面是____;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请说出该圈层的厚度规律____
(4)若模式图示意不同年代地层,①②间的地层为新生代,②③间的地层为中生代,③④间的地层为古生代,则恐龙化石最有可能在数字____间的地层。
2023-11-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