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科学家团队在九江武宁地区约4.38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真盔甲鱼类新属种化石并将其命名为“九江江夏鱼”。该鱼和之前发现于武汉地区的后棘江夏鱼均属曙鱼科,是一对失散了4.38亿年的江夏鱼“兄弟”,化石产地表明,它们“分家”各自演化的两地直线距离实际上不足200公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江夏鱼大量繁衍的地质年代是(     
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根据“九江江夏鱼”和“后棘江夏鱼”的化石产地可合理推测(     
①“后棘江夏鱼”演变成两栖类动物独立进化   ②4.38亿年前九江和武汉间曾经是连通的海洋
③泥沙淤积使九江和武汉间的海洋隔断   ④地壳运动使九江和武汉间的海洋隔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在野外寻找红层(红色的陆相碎屑沉积物)地貌需要重点关注(     
A.岩石颜色、岩层结构和构造B.化石类型、岩石形成的地质年代
C.地貌类型、气候条件和植被D.岩石粒径、地表起伏情况和海拔
2023-05-29更新 | 51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美地峡(下图)是指连接北美和南美大陆的狭窄陆地,形成时间晚于南、北美大陆,地形以山地为主,从成因看山岳地貌类型多样。中美地峡就像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一道闸门:闸门关闭前,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可以通过该海域自由交换;闸门关闭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海水的交换受到限制。专家通过获取中美地峡两侧附近海域沉积地层的年龄、各地层形成时的海水性质和生物种群特征等信息,并进行比对,最终确定了中美地峡闸门关闭的时间。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说明中美地峡形成的原因。
(2)列举中美地峡主要的山岳地貌类型并指出其成因。
(3)请你为专家研究中美地峡闸门关闭时间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3 . 不整合面指上下地层间有沉积间断或缺失的地层界面。某区域经历多次地质事件。出露中生代和晚古生代地层。下图为“该区域地形地质图及部分地质年代简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层界面为不整合面的是(     
A.P1—P2B.P1-K1C.C1—C2D.C3-P1
2.该区域经历的显著地壳抬升运动至少有(     
A.1 次B.2 次C.3 次D.4 次
3.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甲一 乙剖面相符的是(     
A.   B.   
C.   D.   
2023-05-27更新 | 112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德州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和海水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该地(     
A.岩层①与②的形成环境不同B.甲断层形成时间晚于三叠纪
C.侏罗纪气候干旱,植被稀少D.石炭纪没有发生过海陆变迁
2.乙处地质构造的主要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侵蚀搬运——断裂下陷——固结成岩B.固结成岩——岩浆喷出——地壳抬升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D.固结成岩——挤压拱起——风化侵蚀
2023-05-24更新 | 44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九校联考高三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丰老师在山东省邹城市的凤凰山地质公园考察,上山途中,他发现这里的古生代寒武纪地层大致呈水平产状,依次出露为:厚层石灰岩为主的朱砂洞组地层,唐代石窟大佛依崖而建;松软的紫红色页岩为主、夹有薄层石灰岩的馒头组地层;厚层石灰岩为主的张夏组地层。这些年代连续的地层之间为整合接触面。凤凰山属于典型的岱崮地貌:顶部较为平坦,岩性坚硬,垂直节理发育(节理是指岩石的天然裂隙);崮顶周边,峭壁如削;山麓的坡度渐缓,犹如裙裾。凤凰山的崮顶狭长,东西绵延数百米,最宽处约三十米,东部最窄处不足两米,符合墙状山的山形特征。崮顶以东的余脉是顶部浑圆的丘陵,出露紫红色页岩,顶部周边建有风力发电场。下行到公路附近,出露岩层是太古代的花岗岩,与朱砂洞组地层之间是年代不连续的不整合接触面。下图为凤凰山等高线地形图和墙状山景观图。

   
(1)阐述墙状山的生消过程。
(2)上图中的虚线AB为地质剖面线,绘制完成该线的地层整合关系示意图,地层名称以图例符号填注。
     
(3)说明凤凰山风力发电场的选址依据。

6 . 众所周知,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的殷墟作为商朝后期都城遗址,出土了大量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其中,亚长牛尊(如图)是现今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器,它也是安阳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镇馆之宝的原型是喜暖湿环境的圣水牛,已灭绝,在河南省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圣水牛骨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南安阳发掘出圣水牛骨骼的地层形成于(     
A.寒武纪B.白垩纪C.侏罗纪D.第四纪
2.关于圣水牛生活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特征的推测正确的是(     
A.温暖湿润,草原广布B.温暖湿润,风沙肆虐
C.温暖湿润,湖沼遍布D.温暖湿润,植被稀疏
3.圣水牛灭绝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转冷、人类过度捕猎B.外来天敌、生态系统失衡
C.地动山摇、火山地震爆发D.出现磁暴、太阳黑子爆发
2023-05-18更新 | 1415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5月供题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某地地质图。甲地层为石灰岩层,发现有三叶虫化石;乙地层是砂砾石层,发现有哺乳动物化石;丙地层为泥页岩层,未发现化石;图中存在大断层。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     
①为背斜构造       ②为向斜构造       ③南侧地块上升       ④北侧地块上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该地区的岩层形成过程中(     
A.一直为陆地环境B.一直为海洋环境C.沉积环境差异大D.大断层最先形成
2023-05-15更新 | 1117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仿真模拟卷(二)地理试题

8 . 松属是现存裸子植物最大的属,约113种,占松科的50%。下图表示松属多样性地质历史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松属物种多样性变化说明其能适应气候(     
A.变冷B.变暖C.变干D.变湿
2.古新世松属多样性急剧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A.全球大幅降温B.陆地大规模火山喷发
C.联合古陆分离D.白垩纪末物种大灭绝
2023-05-14更新 | 89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黄山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1年,中科院学者在青藏高原发现了目前已发现最原始的拔毛犀化石(距今约370万年)。披毛犀为大型食草动物,全身拔毛,适应寒冷环境。其长迭1米的鼻角可以刮开冰雪,找到干草。

材料二   伴随着青藏高原不断隆起以A第四纪(260万年前至今)气候变化,拔毛犀的活动位置发生过两次大迁徙,第一次是由青藏高原逐渐向我国华北、东北迁徙,第二次是由我国华北、东北北迁至西伯利亚,并最终在距令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灭鲍。近年来,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地区永久冻土层发掘出多具完整拔毛犀遗体。



(1)推测披毛犀两次迁徙时分别对应的气候变化情况。
(2)面对气候变化,生活在我国东北的披毛犀族群选择北迁而不是退回至青藏高原,试分析其原因。
(3)关于披毛犀灭绝的主要原因,观点一认为是自然环境快速变化,观点二认为是人类的大规模捕杀。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原因。
(4)分析西伯利亚地区披毛犀遗体能保存完好的地理条件。

10 . 新第三纪,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内大量火山喷发,局部岩浆侵入地壳形成原生金矿石,这些原生金矿石是河床上砂金的主要物质来源。调查发现,砂金主要富集于苏拉威西岛北部河流中游地区,其次为上游地区,下游地区极少分布。下图示意苏拉威西岛北部甲河位置及甲河某河段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河段流量最大的时期是(     
A.砾泥质砂岩形成时期B.巨砾砂岩形成时期
C.泥质砂岩形成时期D.砂金矿体形成时期
2.图示有砂金矿体的河床位于(     
①河流左岸②河流右岸③河流凹岸④河流凸岸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与上游、中游相比,下游地区极少有砂金分布,是因为下游(     
A.地势低平B.河道平直C.距离较远D.流量较小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