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3 道试题
1 .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2)。

(1)石羊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
(2)图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____;深度1.6米处是____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____,理由是____
(3)石羊河流域在冬春季出现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主要面临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4)祁连山雪峰林立,石羊河河水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该河流出山麓冲积扇后,水量大大减少,直到消失。分析其原因____
(5)为了保护植被,防治荒漠化,需要投资为民众解决生活燃料问题,该地区可供季节性开发可再生能源有________
2023-12-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难点07 气候与环境-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6月21日,有研究人员在重庆秀山发现了距今约4.23亿年前、保存完整的有颌鱼类——袖珍边城鱼(生活在海洋)化石。袖珍边城鱼是重庆市迄今发现的保存完整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下列为袖珍边城鱼化石(图1)和地质时期全球的气候变化图(图2)。

(1)按成因分类,出土袖珍边城鱼化石的岩层属于____岩(填岩石类型);这种岩层的特征是____(单选)
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②可能含有恐龙化石③是由岩浆形成④能记录地球的演化历史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推测袖珍边城鱼出现的地质年代是____代;该地质年代期间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变迁,后期形成了____
(3)结合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袖珍边城鱼存在时期的气温比现代____,降水比现代____
2023-12-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考试地理试卷
3 . 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自身条件密切相关。读图回答问题。

(1)图1中代表地球的字母是____。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其公转具有____________三大特征,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太阳正值壮年期,为地球提供了稳定的光热来源。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上要来自太阳(     
A.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炽热气体的燃烧D.外部剧烈的太阳活动

(3)太阳辐射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根本性影响。下列地理事象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是(     
①黄河上游蕴含的巨大水能②我国北方地区储量丰富的煤炭
③我国南方地区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④两极地区美丽的极光
⑤西双版纳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
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4)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一些影响。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5)稳定的地球圈层结构为生命出现提供了舞台。在图2相应位置标注地球三大内部圈层的名称。
(6)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物质密度的变化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D.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7)地球上有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根据图1和所学知识分析主要原因
(8)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使得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生命,但生物开始大规模向陆地发展是在____代,而人类则是在新生代的____纪诞生。
2023-12-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江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看到以上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对此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下左图为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

(1)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古老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代。
(2)在右图“地质年代示意图”中,分别写出恐龙、以及哺乳类动物对应的数字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因失误把许多资料混淆在一起,请你试着帮助他们进行资料整理,选择与恐龙化石标本所属的地质年代匹配的内容,并将数字代号填入表内。
1.地球几乎全被海洋覆盖;2.我国的大陆轮廓基本形成;3.地球陆地基本形成一片泛大陆;4.地表逐渐形成如今的海陆分布格局;5.爬行动物盛行;6.人类出现;7.出现鱼类;8.哺乳动物大发展;9.海生藻类植物繁盛;10.海洋中形成最原始的生命体;11.蕨类植物发展;12.被子植物发展;13.裸子植物发展;14.是重要的石油生成时期;15.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恐龙化石标本所在岩层的地质年代
a.海陆轮廓特点________
b.生物演化特点________
c.成矿特点________
(4)根据实地考察,他们得到考察结论:地理环境经历了由________(海洋/陆地)环境向________(海洋/陆地)环境的演变。
2023-12-2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剖面示意图。

(1)通过对古环境的研究,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地球的演化史。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说是生物的演化史。下列关于地质历史时期与生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     
A.新生代—三叶虫B.太古代—蓝藻
C.古生代—鱼类和蕨类D.中生代—鸟类

(2)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3)地球上出现人类的地质时期是(     
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元古代

(4)正常情况下,图中①②③④⑤岩层中岩层年代由老到新的排序为____
(5)在下列选项中,图中岩层不具有的特点是(     
A.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B.地层具有时间顺序
C.存在生物化石D.不同的地层沉积时间相同

材料二: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保存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进行命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结合相关材料,同学们绘制了下面的“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6)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7)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____(海洋/陆地)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___

[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同学们认为:

(8)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的海陆环境经历了由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
(9)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选填“垂直”或“水平”)运动。
2023-12-2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陆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我国科学家根据一件产自河北青龙的带羽毛恐龙化石,发现了一个和鸟美条蜂关系很近的恐龙新属种一巨嵴彩虹龙。下图为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

(1)发现巨嵴彩虹龙化石的地层与乙地的____(填字母)地层形成时代大体一致,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动物的时代”,该时代____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成为了重要的____(矿产)形成时期,该时代三叠纪晚期,由于板块运动剧烈,____开始解体。
(2)甲地AB地层形成于____代,该时代早期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2023-12-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结构图,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离②最近的两颗行星是________(填行星名称)。
(2)若该图为地层结构图,阴影部分为中生代地层,则该地层中含有大量____(动物)化石。
(3)若该图为太阳大气层结构图,③④表示光球层,那么阴影部分表示____层,其主要太阳活动是____
(4)若该图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②表示____界面,岩浆的源地为____层(填名称);曲线③④之间为____,其物质状态为____(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2023-12-2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BC类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地球的演化

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古地质内容特别感兴趣,决定利用暑期前往云贵高原地区进行考察研究。地理小组在云南发现了一张化石照片(图1)并绘制了该地的地层剖面图(图2)。

(1)图1是( )动物化石,所处的地质年代为( )代,该动物化石群反映了当时云南可能是____
A.寒冷的海洋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森林地区       D.干热的陆地环境
(2)关于地层与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含化石的地层形成时间最晚       ②化石中的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进化
③不同时代的地层一定含有相同的化石       ④越新的地层含有的生物越复杂
⑤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似的化石
(3)在图2中,对①~⑤5个地层由老到新排序为:____,一般先沉积的地层在____(上/下),从动植物的栖息环境来看,动植物演化呈现出由________转变的趋势。
2023-12-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香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 .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上海某中学的同学们对此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去实地考察研究。

(1)考察之前,同学们学习了地球演化的相关知识。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C.太古宙→冥古宙→元古宙D.三叶虫→恐龙→猛犸象

(2)下列关于地层和化石说法,正确的是(     
①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
③不同的演化阶段由于沉积环境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地层
④在岩浆岩形成过程中,生物遗体或者遗迹保留下来形成化石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3)准备就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确定了考察名称: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4)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图1“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层多属于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ABCDE中,最古老的地层是____(填字母),该地层中的化石说明当时的自然环境特点____
(5)在图2“地质年代示意图”中,分别写出三叶虫、恐龙、以及哺乳类动物对应的数字____________
(6)在恐龙繁盛时期,地球上主要以____植物为主,这对目前的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是____
(7)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生物进化表现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特点,又具有____性,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壳经历了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2023-12-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海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苏某校中学生利用暑假进行研学活动。分别在甲、乙、丙三地发现形态相似的“蘑菇”石。学生对不同“蘑菇”石作如下描述:

a.寂寞大海边,波涛伴孤独,雨虐风欺色凛然,只有神如故;

b.塌崖山林海花潮、峡谷峭壁、峰回石怪,山顶有一块巨石,远看像一个正在燃烧的火炬;

c.辽阔无垠的沙海中,一座座参差不整的花岗岩怪石山,有的像展翅腾空的苍鹰,有的像碧空飘展的祥云……,栩栩如生,比比皆是。

材料二:丁地所属的广西河池市,曾发现300多株植物界“活化石”桫椤树。桫椤树出现于3亿多年前,是目前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

(1)甲、乙、丙三地相对应的“蘑菇”石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桫椤树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______代,该年代a所在岛屿_______(未/已)形成。
(3)d景观为喀斯特地貌,从地质地貌角度推断该景观区域易发生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4)列举二例与“蘑菇”石c成因相同的地貌____________
2023-12-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徐州华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