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4 道试题

1 .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且出口量大,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图1示意该国矿产资源分布,图2示意各地区从事矿业的人口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东部主要的矿产资源是(     
A.铁矿B.铝土矿C.煤炭D.金矿
2.该国矿业从业人员总体占比最高的地区是(     
A.东南地区B.西部地区C.北部地区D.中部地区
3.该国还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其原因是(     
①地壳中化石含量高 ②多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③远离其他大陆,地理环境长期孤立 ④多大型古老猛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高三下·上海·专题练习
2 .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和地形等自然条件多样,具有适合众多生物种类生存和繁衍的各种生境条件。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鲵俗名“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两栖类动物中体形最长、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被誉为“游动的活化石”,主要活动在清澈、低温的山间溪流、湖泊、天然溶洞中,栖息在泥中或者阴暗的岩石缝隙中。野生大鲵资源量急剧下降,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材料二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陵山脉东段,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区内地下暗河和溶洞遍布,气候温凉湿润,水质洁净,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经过科技攻关,大鲵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和仿生态繁殖技术先后获得成功。2011年,“张家界大鲵”成为中国第一个水生野生动物地理标志产品。

材料三   张家界保护区内大鲵研究者开展三种不同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仿生态养殖模式、原生态养殖模式)下大鲵的生长、成活及繁殖效果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获得的相关数据见下表。

组别性别数量(尾)均重(千克/尾)产卵(精)率出苗率
工厂化养殖52.560%27.37%
52.7280%
仿生态养殖52.66100%58.17%
52.7680%
原生态养殖52.5875%56.16%
52.68505

材料四   1、图2

(1)有“游动的活化石”之称的大鲵,最早出现在______(单选:A.元古代   B. 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山间溪流、湖泊、天然溶洞中的地下水主要依靠______(单选:A.冰川融水   B.积雪融水   C.降水)补给,水质洁净;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______(单选: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季雨林   D.亚寒带针叶林)茂密,加之山地海拔较高,气候温凉湿润,为大鲵生存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2)下列关于野生大鲵数量骤减可能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有______(不定项选择)
A.全球变暖,导致大鲵生存环境变化
B.工农业的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水质变差
C.人类大量捕杀,大鲵数量骤减
D.大鲵数量较少,水利工程、道路等堵塞了大鲵繁殖交流的通道
(3)大鲵自然保护区,属于______(单选:A.自然生态系统类   B.野生生物类   C.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大鲵研究者主要在自然保护区内的______(单选:A.核心区   B.缓冲区   C.实验区)开展三种不同养殖模式。根据养殖数据分析,最好采用______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
(4)简述建立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当地生态安全的意义。
2024-05-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上海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3 . 岩画是中华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内蒙古阴山岩画多通过磨刻、敲凿方式制作,属于刻画式岩画,而贵州岩画多用红色的矿物颜料绘于石皮表面,属于涂抹式岩画。“马”形象在两地岩画中均普遍出现,岩画风化后的颜色深浅是判断岩画年代早晚的重要依据。下图为阴山岩画蒙古马(左图)与贵州西南山地的岩画贵州马(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蒙古马相比,贵州马(     
A.体型高大,腿部更短B.体型高大,腿部更长
C.体型矮小,腿部更长D.体型矮小,腿部更短
2.利用岩画颜色判断其形成年代早晚的一般方法是(     
①阴山岩画颜色越深,年代越早             ②贵州岩画颜色越浅,年代越早
③阴山岩画颜色越深,年代越晚             ④贵州岩画颜色越浅,年代越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4-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沧州八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雁荡山风洞(下图)是重力崩塌产生的倒石堆积物形成的洞穴,洞口甚小,而其内部甚大,洞口的风力强劲。

1.雁荡山形成时期,下列事件可能的是(     
A.脊椎动物出现B.铁矿大量形成
C.裸子植物繁盛D.人类开始出现
2.风洞洞口处空气的运动方向(     
A.夏季由洞内吹向洞外B.冬季由洞内吹向洞外
C.始终由洞内吹向洞外D.始终由洞外吹向洞内
2024-04-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5 .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在该地石炭纪地层中发现大量蕨类植物的化石。因河谷两侧山坡土壤水分条件的差异,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沉积岩1形成晚于石炭纪B.二叠纪生物都生活在海洋里
C.沉积岩1形成早于二叠纪D.三叠纪岩层中有三叶虫化石
2.导致该河谷两侧土壤水分差异的主要因素和植被茂盛的一侧是(     
A.蒸发①B.降水①C.风速②D.坡度②
2024-04-2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区形成的地质过程,先后顺序组合正确的是(     
A.沉积作用—断层—岩浆活动—水平挤压—沉积作用
B.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活动—断层—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断层—岩浆活动—沉积作用
D.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断层—水平挤压—沉积作用
2.下列关于①②③界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西侧的岩层相对上升B.②附近可见古猿人化石
C.③附近未发生侵蚀作用D.③处附近沉积从未间断
2024-04-25更新 | 32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考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7 . 下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B.奥陶纪比泥盆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C.生物多样性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D.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
2.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物种大灭绝时期是形成铁矿重要时期
B.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时期出现藻类多细胞生物
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时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D.第五次物种大灭绝时期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
2024-04-24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布苏湖位于我国辽宁省松辽沉降带中心。“大布苏”在蒙语中为“盐碱”之意。湖盆形成于早更新世末期,由风力吹蚀形成,之后形成大布苏湖,初为淡水湖,到全新世晚期湖水由淡水转为碱水。湖东岸有明显的两级阶地,阶地前沿高差约20m,阶地前沿形成奇特的“狼牙坝”黄土土林地貌景观。下图左为大布苏湖位置图,图右为东北三省城市分布图。

(1)推测早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晚期的气候变化特点。
(2)分析湖东岸阶地“狼牙坝”地貌的成因。

城市收缩,即城市规模缩小,以人口流失为主要特征。东北三省是我国城市收缩最为显著的区域。

(3)鹤岗与绥化城市收缩成因不同,试分别解释两城市收缩的原因。
2024-04-2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9 . 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甲所处的地质时期是 (     
A.古生代B.中生代
C.新生代D.太古宙
2.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     
A.鱼类开始出现B.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灵长类动物出现D.恐龙从盛行至消失
3.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     
①蕨类植物繁盛 ②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③地壳运动剧烈 ④第四纪气候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4-23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下图为某地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     
A.因流水堆积成山B.因地壳抬升成山
C.因流水下蚀成谷D.因地壳陷落成谷
2.该地区最后一次地壳抬升可能出现在(     
A.晚白垩纪B.晚侏罗纪
C.早侏罗纪D.中三叠纪
2024-04-21更新 | 410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