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1 .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据美国宇航局一颗人造卫星记录,地球上的地表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伊朗卢特荒漠,气温高达71℃,这是有记录的最高的地球表面温度。这里的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容易吸收阳光中的热量。下图为伊朗及其周边地区略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地球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卢特荒漠的原因。
(2)B城和C城纬度相当,但B城1月均温比C城高3℃左右,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能的自然原因。
(3)D湖是个时令湖,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判断该湖泊面积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018-03-21更新 | 679次组卷 | 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河谷位于板块 ______(填“张裂”或“挤压”)地带,其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大气环流)影响。
(2)与B河相比,A河流量较___________。从水循环的环节角度看,A河流经沙漠地区,气温高,_______旺盛,且为沙质土壤,河水易___________
(3)1月,C洋流流向是_________,该季节图示海域大洋环流呈________时针旋转。
(4)简析乙所在国家洪涝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3 . 读某河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中能表示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变化的是(  )。
A.B.C.D.
2.造成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出现上题所示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上游和下游为热带多雨区 ②上游和下游多地形雨
③中游气候相对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④中游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图示河流的一大水文特点是:下游有两次洪峰,而上中游则只有一次。6~9月的雨水使上游出现洪峰,洪峰向下游缓慢移动,洪峰要在次年1月份才到下游。这样,就使得下游在当地雨水造成的洪峰到来之前出现一次“过早”的洪峰,上游河水到达下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上建有许多水库 ②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③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 ④下游水量过大,中游水量不易下泄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烟瘴桂峡谷位于长江源头附近,谷内沟壑纵横,人迹竿至,降水汇集,草甸灌丛丰富,成为珍稀食肉动物雪豹的聚集区。峡谷区域规划建设水电站,通过专家论证后某生物专家认为水电站建成将导致雪豹数量锐减。下图示意电站建成前后的M处水位及峡谷的淹没范围。

1.分析大坝拟建在M地的原因。
2.简述大坝建成后对下游较短河段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请你为生物专家的观点说明理由。
5 .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花生、棉 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塞内加尔河是 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主要的种植业区。 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1)概括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明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评价塞内加尔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4)分析塞内加尔西北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6 . 读某区域水系图,完成下面各题。

描述恒河的水文特征,并简要分析原因。
2017-09-02更新 | 4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海口市第一中学、农垦中学)等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联盟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南太平洋岛国斐济的最大岛屿,图中东南部的苏瓦为该国首都,斐济经济发展较快,为外向型经济国家。该国有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之称。该国与许多国家有着长期友好的贸易关系。

材料二:苏瓦(18.1°S、178.4°E)、纳迪(17.7°S、177.4°E)气候资料图。

(1)分析该国被称为南太平洋“十字路口”的原因。
(2)比较苏瓦和纳迪的降水差异,并说明原因。
(3)描述该国河流的水系特征。
(4)提出解决该国淡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8 .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水稻
玉米
杂粮
其它
合计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8.0
12.0
74.2
5.8
100
占总产量比例(%)
5.0
4.9
88.8
1.3
100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制约鱼类资源的数量。位于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是中国内陆最大淡水湖,盛产各种淡水鱼,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该湖西北芦苇(水生植物)高大茂密,春季发芽,秋季枯黄,落叶进入湖中。沙漠与湖泊南岸相连,并延伸到水下。每年博斯腾湖冬捕活动从1月中旬持续到春节前后。一支冬捕队在湖泊南部捕捞收获甚微,而在湖泊西北部收获颇丰。该地区也是全球西红柿种植和加工的三大中心之一。为博斯腾湖及周边地区图。如图为冬捕情景图。



(1)推断冬捕队在博斯腾湖冬捕可能遇到的困难。
(2)分析冬捕队在博斯腾湖西北捕捞成功,而在南部捕捞失败的原因。
(3)分析湖泊西北芦苇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4)有人提出把西北大面积的芦苇种植区开垦为西红柿种植区,你是否赞同?请说明你的理由。
2016-12-13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博斯腾湖及周边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和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汇入湖泊的河流主要来自西北的开都河,经西南部的孔雀河排出,灌溉着孔雀河流域万顷良田。
材料二 扬水站是由低处向高处供水,将水向上扬起的水利设施。
(1)分析博斯腾湖发育为淡水湖的原因。
(2)比较博斯腾湖东西两侧A点和B点含盐量的大小及判断理由。
(3)你认为是否应该在博斯腾湖增建扬水站以加大扬水量,并说明理由。
2016-11-27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渭北中学等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