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泥石流、滑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什库尔干河谷位于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处,谷地海拔约3000—5000m。研究发现,河谷内存在古堰塞湖湖相沉积,且该湖相沉积未见明显沉积间断。科研人员结合数字地貌分析手段,重建该堰塞湖形成环境模型(左图),估算出滑坡坝面积、体积以及堰塞湖最大库容,分析其形成和消亡过程。右图示意该河谷南北向剖面图。


(1)左图中堰塞体由滑坡形成,分析该滑坡形成的可能原因。
(2)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研究人员重建堰塞湖形成环境模型中的应用。
(3)推测科研人员判断该河谷沉积物主要为湖泊相沉积而不是河流相沉积的依据。
(4)简析科研人员重建古堰塞湖形成的环境模型来推测堰塞湖的形成和消亡过程对防灾减灾的意义。
2024-02-2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 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帕隆藏布江简称帕龙江,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是雅鲁藏布江下游主要支流,它发源于西藏八宿县然乌湖,自东向西,河谷宽窄相间,经波密、通麦等地后,水流量逐渐加大,到通麦附近有易贡藏布汇入,转向南,在大拐弯处注入雅鲁藏布江。其流域面积约2.86万平方千米,干流河长266千米,落差3380米。

材料二下图分别是帕隆藏布江水系图及附近马鬃状树林(生长在山脊线)景观图。



(1)据图分析帕隆藏布江夏季河水水量大的原因。
(2)然乌湖是一个位于帕隆藏布江源头呈狭长状分布的冰碛湖,试说明其形成过程。
(3)说明在外力作用下该地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以及形成条件。
(4)从水、热、土等自然要素分析马鬃状树林(生长在山脊线)形成的原因。
2024-02-2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省方舟兰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崩是一种冰体(或冰一岩体)快速崩塌的自然过程,由于冰崩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其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影响一般可以延伸到几十千米的范围。近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冰崩灾害事件频发,冰崩成园机理问题备受关注,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冰崩灾害往往为长链灾害,最终在雅鲁藏布江形成堰塞湖,一旦溃堤,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地处藏东南林芝地区米林县的色东普沟,在地壳板块冲撞、挤压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质构造与高山峡谷地貌,近年来气候变暖造成该地区冰川表面差异化变薄(即冰川下部冰面显著减薄,而上部无明显变化)。


(1)从地形影响大气的角度,分析“大拐弯”构造对冰崩形成的影响。
(2)说明青藏地区冰崩对形成长链地质灾害的影响。
(3)判断全球气候变暖与冰崩灾害之间的关系。
2024-02-23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四川省甘孜贡嘎山(101°52'E,29°35'N),东坡雪峰脚下的海螺沟,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贡嘎拉曲河源头附近有温度高达92℃的泉水,温泉水流下来依旧温暖。其海拔2000~4000米之间的谷地中的岩石上生长着橘色藻类,呈现鲜艳的红色,被称为“红石滩”。研究发现,该藻类喜欢低温潮湿环境,最适宜温度是20℃以下。这种藻只生长在原生石上,是石上的先锋植物。

材料二海螺沟是冰川泥石流多发区。冰川泥石流发育在现代冰川和积雪边缘地带,是由冰雪融水或冰湖溃决洪水冲蚀形成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常发生在增温与融水集中的夏、秋季节,按引起冰川泥石流的水源可划分为:①冰雪融水型泥石流。由于急剧增温,冰川、积雪强烈消融,洪水冲蚀冰碛物所形成。②冰雪融水与降雨混合型泥石流。由降雨促进冰雪融化或直接供水所形成。③冰、雪崩消融型泥石流。由地震等引起的雪崩或冰崩消融所酿成。

材料三图1、图2分别为四川省地形分布图和海螺沟冰川分布影像图。图3为红石滩景观图。



(1)分析海螺沟出现低海拔现代冰川的原因。
(2)说明海螺沟红石滩的形成条件。
(3)判断海螺沟冰川泥石流类型,并说明理由。
(4)贡嘎山近年来一直是旅游热点,分析贡嘎山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2024-01-3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深研模拟卷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首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姑河位于横断山区东部,在始新世早中期,美姑河流域出现了地层挤压和地壳抬升,最终形成一片峡谷群。牛牛坝和柳洪分别是美姑河上、中、下游的分界,上游河谷形态呈“U”形,下游河谷则呈“V”形。美姑河流域多滑坡发育,其中基伟村古滑坡位于该河支流井叶特西河东南岸,其形成与支耳木背斜坡度、岩性差异等方面密切相关。图示意美姑河流域及基伟村古滑坡地质剖面。

(1)对比说出美姑河上、下游水系特征的显著差异。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美姑河流域峡谷群的形成原因。
(3)说明支耳木背斜对基伟村古滑坡形成的影响。
2024-01-17更新 | 966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

材料二:图为“泥石流孕灾环境危险性评价选取的指标示意图”。



(1)图中序号①代表的地理因素是________条件既反映了泥石流的发育环境,提供了泥石流产生的水源,又综合反映了地形、地质、植被等数据的综合情况。
(2)泥石流具有____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____等特点。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____等固体碎屑物。
(3)在个人层面,可以通过哪些措施加强对泥石流灾害的防避?
2024-01-1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2024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地理试卷

7 . 冷溃沟为安宁河一级支流,位于横断山区东部,其流域面积约0.62km²,主沟长约1.49km,沟床落差约542m。流域内多条断裂带贯穿,泥石流、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近年来,冷溃沟上游滑坡体残留物质快速下滑形成碎屑流,加剧了泥石流的破坏程度。图1为冷溃沟流域示意图,图2为该地月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冷溃沟上游滑坡体残留物质快速下滑的直接原因是(     
A.地势落差较大B.风化壳物质松散C.区域降水增多D.地质活动频繁
2.为防止新滑坡体形成,以下措施可行的有(     
①在主沟修建谷坊(拦水拦沙坝)群②在原有滑坡体上恢复植被
③沿等高线布设铁丝网箱围停淤泥④在原滑坡体上设置观测点位,加强监测预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1-08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武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黄河保护法的正式施行,旨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下图为黄河流域图。


材料二:黄河流域不同区域地貌图。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甲、乙、丙、丁四地对应的典型地貌分别是材料二的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
(2)黄土高原冲沟普遍发育且规模较大。流水侵蚀是冲沟发育的主要动力,其中____侵蚀使沟谷不断变长,____使沟谷不断加深,____使沟谷不断变宽。
(3)乙河段分布有众多水电站,该河段地势起伏大,多____(地貌名称),谷底____,两岸____
(4)太行山东麓发育了众多的冲积扇,从形态和物质组成角度描述其特征。
(5)黄土高原地区泥石流灾害多发,分析其自然原因。
2023-12-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9 . 四川西部某自然灾害监测预报中心为监测某学校附近的一处山体滑坡,分别在学校内(基准点)和滑坡体顶部(监测点)安装了监测设备。下图为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以学校为基准点监测到的滑坡体位移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该滑坡体的移动方向是(     
A.西偏南B.南偏西C.东偏北D.北偏东
2.推测导致该地滑坡位移速度变化的主要诱因是(     
A.地震强度B.重力条件C.大气降水D.气温变化
3.除了地面监测,还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正确的是(     
①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②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
③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12-11更新 | 623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壤中暴流是一种饱和(或接近饱和)的水流过程,主要是由地下水位上升至透水性更强上部土壤中形成侧向流动,或在低透水层上方出现瞬时饱和流的过程。壤中暴流是山丘区陡峭坡体包气带(地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带)壤中流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也是山洪形成的主要水源和最重要产流机制。它深刻地影响着山洪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特大山洪泥石流链生灾害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材料二:壤中暴流产生主要受地形坡度、基岩洼地形态、前期土壤湿度、植被覆盖度、总降雨量、以及土壤多孔介质的储存特性等因素影响。图1为壤中暴流的形成机理过程,图2示意壤中暴流影响下的山洪、滑坡与泥石流链生灾害发生过程。


(1)请从水源供给、坡面岩土体孔隙结构与水流通道、地形坡度等角度,推断壤中暴流发生的条件。
(2)分析壤中暴流是如何对山洪、滑坡与泥石流致灾过程产生影响。
2023-11-21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