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0 道试题
1 .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基塘农业是在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之对应的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右图为桑基鱼塘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桑基鱼塘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B.水稻种植业C.商品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
2.基塘农业用地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温度降低B.气温变率增大C.近地面风速不变D.大气降水增加
10-11高一下·黑龙江绥化·期中
2 . 钢铁企业考虑环境效益,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适宜在伯明翰B.②适宜在塔兰托
C.③适宜在上海D.④适宜在加尔各答
3 . 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回答下列小题。
1.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制糖厂B.造船厂C.瓶装饮料D.高级时装厂
2.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B.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3.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2018-05-18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苍南县巨人中学等三校高一下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4 . 现代物流业对于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的影响是
A.增加生产成本B.增加中间环节,降低经济效益
C.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D.增加了企业库存和人力资源成本
5 . 读下列有关我国人口信息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从2014年开始,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国很多省市开始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


2016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放开二孩政策。


(1)据图概述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预测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并阐明原因。
(3)概述发展中国家从2000—2010年间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结合人口金字塔的类型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2018-03-26更新 | 548次组卷 | 8卷引用:2018届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1 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
9-10高一下·福建泉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湖底沙砾石广布,水质好B.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高D.湖滩面积大,水浅,食物较为丰富
2.近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8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加强甲、乙两村与城市的联系,拟建两条公路,图中八条规划路线中,最合理的是(  )
A.②和aB.③和b
C.④和dD.①和c
2.修建铁路后城市形态发生变化,下列最有可能是将来城市形态的是(  )
A.B.
C.D.
2017-12-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届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总复习(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考点强化练17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9 .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中聚落分布规律是                 ,呈_____状形态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河流对聚落的有利影响是          
(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形。分别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
2017-12-18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届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总复习(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考点强化练17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0 . 下图为清代台湾岛西北部地区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就清代初期而言,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山地区和丘陵区B.平原区和台地区
C.丘陵区和平原区D.台地区和山地区
2.到清代中期,开拓聚落的重点是(  )
A.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丘陵区
B.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台地区
C.河流上游河谷平原及台地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
D.河流中下游河谷平原及丘陵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
2017-12-1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届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总复习(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考点强化练17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