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8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漳河,发源于太行山东麓,上游由清漳河和浊漳河汇流而成。其泥沙输移集中在汛期。1970年在漳河上建成岳城水库,总库容13亿m3,控制漳河流域面积的99.4%。2021年10月上旬,在新一轮降水影响下,入库流量增大,10月10日,水位最高涨至152.30米,创建库以来最高值。下图为2010—2021年岳城水库上游的漳河干流河道、清漳河和浊漳河交汇处附近的泥沙淤积厚度变化。



(1)与图中清漳河段相比,指出2010—2021年图中浊漳河河段泥沙淤积厚度的差异。
(2)说出甲区域2010—2021年河床深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解释2021年10月10日岳城水库水位达建库以来最高水位的原因。
(4)推测如果清漳河、浊漳河泥沙淤积继续,会对岳城水库服务功能产生哪些影响。
2022-09-15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为研究鱼鳞坑工程对治理坡面水土流失的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模拟实验,对比在坡度相同(25°),降雨强度相同(70毫米/小时)条件下黄土高原三种坡面输沙速率随降雨持续时间变化的情况。左图为三种坡面示意图,右图为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平整坡面,大、小鱼鳞坑坡面前35分钟输沙速率均较小是因为(     
①降水强度小②地表径流小③雨水下渗量大④植被覆盖率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关于大,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变化特征差异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鱼鳞坑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更大B.大鱼鳞坑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更小
C.小鱼鳞坑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更小D.大鱼鳞坑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更大
3.如果将模拟实验中的降水强度增大,下列推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平整坡面的最大输沙速率将变小B.小鱼鳞坑坡面损毁的时间推迟
C.对大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无影响D.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峰值均提前

3 . “火瀑布”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中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可遇不可求的奇景。每年2月,日落阳光刚好照射到公园内的马尾瀑布,约600米高的瀑布闪着橘红色的光芒,如同火山岩浆沿着山崖喷泻而下。这样的奇观每年只有短短数天,到了夏秋季节,瀑布就会干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和图示推测,有关“火瀑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瀑布陡崖朝向西偏北B.“火瀑布”在二月的每天可见
C.其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D.瀑布的主要补给为积雪融水
2.如果照片拍摄于2023年2月15日,则拍摄的时间大概是当地地方时的(     
A.16:30B.17:30C.18:00D.18:30
3.每年夏季瀑布干涸,其主要成因是(     
A.锋面雨带南移,雨季结束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地处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D.地形封闭,水汽难以到达
2023-12-04更新 | 3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楚州中学、新马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段被称为河曲,河曲多分布在地势平坦地区,位于秦晋峡谷中乾坤湾却深深嵌于岩层之中,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之间川流不息。图左为乾坤湾位置示意图,图右为乾坤湾河谷形态示意图。



(1)河曲多分布于地势平坦的区域,但乾坤湾却嵌入在高原山地内。分析乾坤湾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过程。
(2)如果未来较长时期内乾坤湾地壳稳定,推测该河曲未来的演化,并说明理由。
2022-12-11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假设一个平原随地壳急速上升成为高地后,如果地壳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坡地受剥蚀变缓,分水高地也同时降低,逐渐趋于夷平,最后形成相对高度很小的微起伏平原,戴维斯称为准平原,准平原上面一般还遗留了岛山(左图)。右图为坡面侵蚀强度和坡度关系图。



(1)左图中甲为岛山,乙为牛湖,在甲、乙两处地貌中选择一处说明其形成过程。
(2)推测右图中①、②中两点侵蚀强度相同的原因。
(3)很多人认为戴维斯对准平原的形成模式分析是一个理想的简化模式,请你帮他说明理由。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它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但存活率却变化显著。当食物与水源丰沛、寒潮少、避风处和含盐土壤足以维持其生长发育时,其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反之,存活率下降。如果藏羚羊数量增加,将导致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的不足,特别是在寒潮多发年,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下降,数量锐减。但当藏羚羊数量减少时,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相对充足,在寒潮低发年,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上升,数量恢复。因此,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

(1)推测可可西里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点。
(2)说明可可西里地区动物(如藏羚羊)的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原因。
(3)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这种现象符合什么地理原理?
2022-08-0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科考队发现青藏高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跨境传输,通过研究慕士塔格冰芯、珠峰东绒布冰芯、纳木错湖芯三个监测点BC(黑碳:石油、煤、柴草等不完全燃烧发生热解的产物)浓度和通量数据,发现三地样本中的BC与西风带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南亚)、青藏高原内陆区密切关系。下图示意三地BC浓度(通量)变化。



(1)如果BC浓度保持上升,推测纳木错水位和水质的变化。
(2)为避免跨境污染物引发的国际矛盾,请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2022-10-03更新 | 991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千岁兰,裸子植物,生长在非洲西部纳米比亚近海地区,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很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直而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

(1)推测千岁兰最早可能出现的地质年代,该地质年代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符合的数字序号)(不定项)。
①“爬行动物时代”             ②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             ③石油生成时期
④蕨类大发展时期             ⑤联合古陆形成                           ⑥重要成煤时期
⑦两栖类和爬行类已占主要地位
(2)下列四幅气候要素图中,最接近千岁兰自然生长地气候条件的是(     
A.B.
C.D.
(3)自然环境与植被特征密切相关。根据材料描述,分析千岁兰植株特征与该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受表层海水运动影响,纳米比亚西部海区水温偏低,空气中易凝结成一层很厚的长带状云雾,使得千岁兰叶片的蒸腾量不大,叶面还可吸收凝聚在叶片上的水分。

(4)从逆温、大气环流的角度解释该地沿岸多浓雾的原因:逆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气环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千岁兰引入我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推测其是否能够成活,说明原因。
2022-09-30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茶洛热坑气热泉群,地处金沙江断裂与甘孜一理塘断裂的交汇处,紧邻318国道(如下图),是四川境内最大的高温热泉群。沿河谷两岸长约1.5公里,宽约300米的范围内,集中了150余个气泉和热喷泉口,绝大部分是大于60℃的高温热泉,以及高于当地沸点85℃的过热水泉和蒸汽泉。长时间的温泉喷发,形成了厚达50米的温泉钙华,当整个山谷中云雾升腾、蒸汽弥漫时,虹彩乍现,宛如仙境。



(1)试分析该地区气热泉主要沿河谷分布的原因。
(2)结合水循环原理,简述气泉的形成过程。
(3)推测一天中(日出之后、午后、夜晚)欣赏热坑温泉的最佳时间并说明理由。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茶洛气热泉景观开发规模小的原因。
问题②:为茶洛乡气热泉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022-06-17更新 | 100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考四模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被誉为“黄河之肾”的玛曲湿地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湿地保护区总面积37.5万公顷。黄河在这里来了个大转弯,形成了一个433千米的“九曲黄河第一弯”。该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650毫米,海拔3500-4000米。玛曲湿地地下则是厚达数十米可以蓄水的泥炭层。玛曲湿地像蓄满水的海绵,黄河刚到玛曲时携带的水量只占总水量的20%,离开时已经达到总水量的65%。图为玛曲湿地附近地形及主要河流分布图。

材料二自20世纪80年代起,玛曲湿地风光不再。境内数千泉眼干涸,境内433千米的黄河沿岸已有200多千米严重沙化,流入黄河的27条主要支流已有11条断流,湿地面积急剧萎缩。专家认为如果这个“屏障”被破坏了,甘南州草地乃至青藏高原东部将成为中国第四大沙尘源地。



(1)分析黄河在玛曲这一段特别清澈的原因。
(2)分析玛曲湿地对黄河补给大的原因。
(3)推测玛曲湿地面积迅速减少的原因。
(4)在治理草地沙化时,有专家提出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试说明理由。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