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93 道试题
1 .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D形成的热力环流方向是____(顺或逆)时针;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地。
(2)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
(3)如果A地是山顶,B地是山谷,则此时应该是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山或谷)风。
(4)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图乙中①②两处的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5)如果A、B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增强、减弱);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
2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A、C两处相比,____处风力较大
(2)图甲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流上升的是____,原因是____
(3)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如果甲、乙之间的温差增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增强、减弱)。
(4)若图乙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甲处为____(气压带),是由____(填热力或者动力)作用形成的,③处为____带(风带)。
2020-12-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水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S代表地表,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相比较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处天气晴朗(填甲/乙);________处等压面向上弯曲(填丙/丁)。
(2)若甲乙两地因温度差异形成热力环流,则有关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是绿洲,乙是沙漠     B.甲是山谷,乙是山坡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是城市,乙是郊区
(3)如果该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图,甲代表岩浆,③代表变质作用,那么丁岩石是________,①代表__________
(4)如果该图表示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圈,S代表地表,乙代表的气压带是_______。①代表的风带是________。③因________(热力/动力)原因而形成;
(5)若箭头表示东亚夏季风,乙表示的是________(填大陆/大洋),①气流表示___________季风(填风向)。
4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S代表地表,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相比较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气温由大到小的排序_____________ (填甲/乙)处天气晴朗;______ (填丙/丁)处等压面向上弯曲。
(2)若甲乙两地因温度差异形成热力环流,则有关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绿洲,乙是沙漠B.甲是山谷,乙是山坡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D.甲是城市,乙是郊区
(3)如果该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图,甲代表岩浆,③代表变质作用,那么丁岩石是_____,②代表______
(4)如果该图表示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圈,S代表地表,乙代表的气压带是________。①代表的风带是________。③因______(热力/动力)原因而形成。
(5)若箭头表示东亚夏季风,乙表示的是______(填大陆/大洋),①气流表示_____季风(填风向)。
2019-12-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由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的受热的是__,空气___;冷却的是_____,空气___
(2)地面A比 B的气压___(高或低),B地比④地的气压___高或低);图中①、②、③、④、⑤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____
(3)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白天或夜晚)
2019-12-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地,图中A、B、C、D四地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
(2)如果甲图表示的是白天山谷之间的热力环流,则表示谷地的是_______地(填A或B)。
(3)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煤炭发电厂应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2019-11-1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读下图模式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如果甲、乙之间的温差增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增强、减弱)。
(2)若此图表示海陆风,箭头③表示的是海风,那此时为________(填“白天”或“夜间”)。
(3)若此图表示的是热岛环流,则甲、乙两地中表示城区的是_________,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甲处为__________(气压带),是由________(填热力或者动力)作用形成的,③处为__________带(风带)。
(5)气压带乙和风带③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分析该气候降水有什么特点?________
2019-11-1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其成因是________
(2)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3)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
(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
(5)如果D岩层为石灰岩,则当地地质矿产局在勘探优良建筑材料时,应把________的勘探作为重点勘探内容。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冰是冰花或冰块随着风.浪、流作用下产生的流动现象。随着冬季的推进,鄂霍次克海流冰面积不断增加,70%-80%的海域被流冰或冰原覆盖。如果冬季去日本北海道,鄂霍次克海沿岸的流冰会是一道极具特色的风景。看着海水中漂浮的冰块漫延至天际,难以想象,这些流冰竟然会和我国东北的黑龙江有着密切联系。与同纬度的中国东北相比,北海道冬季稍微温暖一些,沿岸海域很少封冻。这里是全球纬度最低、且有海冰现象的海域。下图为鄂霍次克海冬季流冰分布边界图。



(1)描述从1月底到2月初开始,日本北海道北部沿岸纹别、网走、知床半岛等地观赏“流冰”的顺序,指出导致流冰分布边界位置自北向南变化的主要因素。
(2)分析日本北海道东北部鄂霍次克海沿岸海域流冰形成的主要过程。
(3)观赏流冰是日本北海道的特色旅游项目。但有些年份流冰量少,甚至近海范围无冰可看,分析形成的原因。
10 .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地势的特点总体来说是“两边高中间低”,太平洋沿岸形成了高大的皱褶山系。

材料二:板块俯冲示意图


(1)从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观图可推测,此处的岩石为三大岩石类型中的_______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2)图2中地壳年龄由新到老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③④
(3)从板块构造理论分析,图1中的海岸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与________板块挤压而成,说明其处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生长/消亡)
(4)判读密西西比河的流向,并描述其河口的地貌特征。
(5)有一地质爱好者在游览科罗拉多大峡谷时,绘制了图3地质构造示意图。请判断乙处的地质构造、地形类型,并阐述其地形形成的原因。
2023-12-1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祝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