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87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其中K1和K2为水平岩层,未发生弯曲。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的是(     
A.B.C.D.
2.岩层K1形成之前,该区域经历的地质作用顺序为(     
A.地壳抬升-外力沉积-风化侵蚀B.风化侵蚀-地壳抬升-岩层弯曲
C.岩层弯曲-地壳抬升-风化侵蚀D.风化侵蚀-岩层弯曲-地壳抬升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和岩溶强烈发育,处于高原边缘和斜坡地带的桂西北地区发育形成了广西最典型的峰丛洼地地貌。山间深洼地被瑶族人称为“弄”,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人从弄底依山而上,用小石块垒出一级级类似同心圆的梯田,据说俯瞰地里农作物青苗成长时犹如龙卷风而被称为“龙卷地”。下图为七百弄乡龙卷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等高线图能正确反映“龙卷地”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A.B.
C.
D.
2.七百弄乡“弄”的形成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石灰岩沉积—地壳抬升—地表水溶蚀形成峰丛洼地—岩体坍塌成“弄”
B.地壳抬升—石灰岩沉积—地表水下蚀形成峰丛洼地—岩体坍塌成“弄”
C.石灰岩沉积—地表水溶蚀形成峰丛洼地—地壳抬升—岩体坍塌成“弄”
D.地壳抬升—地表水侧蚀形成峰丛洼地—石灰岩沉积—岩体坍塌成“弄”
3.七百弄乡人在“龙卷地”从事农业生产时可能面临的困难有(     
①地表崎岖,交通不便②山多石多,土地贫瘠③石灰岩广布,地表水缺乏④地势下凹,雨季易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3-02-19更新 | 4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大致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与世界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相比,在地中海北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远超40°N,而在东部其分布范围亦大大向东延伸。请解释地中海对该区域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
(2)冬雨率是冬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重。地中海气候区三座城市:罗马(42°N)、突尼斯(37°N)、的黎波里(33°N),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它们的冬雨率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并分析原因。
(3)结合板块运动知识,推测该区域气候范围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1-05-13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图左为南方某红壤丘陵区,该区水土流失严重,耐旱、耐瘠薄的针叶林树种马尾松逐渐成为当地优势树种。但马尾松幼林的快速生长加快地力耗损,加上人类活动干扰,林下水土流失更严重,马尾松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马尾松逐渐长成矮小“小老头树”(图右),呈现少有的“空中绿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丘陵区马尾松林快速生长(     
A.森林层次结构增加B.生物多样性增加C.林下植被覆盖缺乏D.植被覆盖度减小
2.该丘陵区“小老头树”最有可能分布在图左中的(     
A.甲B.ZC.丙D.丁
3.该丘陵区域遭受强烈侵蚀过程中,植被逆向演替顺序是(     
A.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B.荒漠——针叶林——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荒漠D.常绿阔叶林——荒漠——针叶林

5 . 我国东部某校学生在进行野外研究性学习时,在下列各地依据地质工作者发现的不同古生物化石,绘制了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岩石中化石类型可以判断岩石的形成顺序,已知图示中生物进化顺序是三叶虫——恐龙——哺乳类生物。那么E——D——C之间的地质构造为(     
A.向斜B.背斜C.断层D.断块山
2.通过考察,学生进行了如下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AB坡植被状况比BC坡好
B.该地岩层主要是沉积岩
C.B处山脉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D.D处岩层可能蕴含丰富的石油资源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蜿蜒曲折,河床起伏小且较宽阔,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某科研团队于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到外侧(东北)依次发育多种植被,呈条带状环绕凸岸(左图)分布。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隐含了河湾迁移的信息。右图示意河湾迁移速率与凹岸植被生物量的关系。



(1)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并说明推测依据。
(2)指出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3)说明河湾迁移速率与凹岸植被生物量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7 . 读“太阳系模式图”“太阳和八颗行星部分物理性质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其他行星一起,围绕着太阳公转,他们的轨道形状为     ,各行星公转方向      
(2)按照各行星公转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      位,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           
(3)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却是太阳系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其主要原因是     (双项选择题)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有一颗卫星
C.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               D.地球是太阳系行星之一

2017年2月22日13时,美国宇航局宣布其 Spitzer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了一个包含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的天体系统,推测其中3个或许人类可居.


(4)请说出美国科学家推测结论的原因。

8 . 下图示意陇海一兰新铁路沿线由西向东三座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座城市气候大陆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甲一乙一丙B.甲一丙一乙C.丙一乙一甲D.乙一甲一丙
2.三座城市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3.丙城市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0℃,可能是由于(     
①地势较高②冬季城市热岛效应较弱③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较弱④距海近,受海洋调节显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不同的沉积岩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左图示意常见沉积岩与沉积环境对应关系示意图。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①→④岩层的更替推测该地海岸线的变化顺序是(     
A.海退→海进→海进B.海进→海进→海退C.海进→海退→海退D.海退→海退→海进
2.形成岩层②与③之间的界面的地质作用是(     
A.挤压B.断裂C.侵蚀D.变质

10 . 2022年1月l4、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连续两天剧烈喷发,首都努库阿洛法出现1.2米高的海啸。卫星图像显示,喷发的大片火山灰以及气体像蘑菇云一样,从蓝色的太平洋海域升起。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此次火山口喷出的岩浆可能来源于(     
A.岩石圈B.地壳C.软流层D.地核
2.漫延的火山灰物质(巨大烟雾柱)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C.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2022-07-12更新 | 30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