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03 道试题
1 . 某中学地理小组同学开展了地理实验活动。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同学们准备了如下实验用材:碎纸屑、打火机,制定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安全无风的地面上,放置一堆碎纸屑,并用打火机点燃。
②观察纸屑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并用图示表示出来。
(1)请补全图中线条上的箭头。

(2)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____)(选择填空)。
A.水循环B.大气受热过程C.热力环流D.大气垂直分层
其形成过程是:地表热量差异,导致空气____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导致空气____运动,产生该实验现象。
(3)下图中,碎纸屑点燃后,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等压面发生的变化是:①处气压变____;②处等压面向____(上、下)弯曲。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关系的规律是:气压____(高/低)处等压面向下弯曲,气压____(高/低)处等压面向上弯曲。

(4)①、②、③、④四处中,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
(5)如果该实验模拟的是北半球冬季大气运动状况,则①代表____(陆地/海洋)。
2023-11-0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对流层中“热力环流原理”过程中所绘制的示意图,1000米为高空,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上图中用箭头在上图标出环流模式。
(2)甲、乙、丙、丁四点,气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为____;甲、乙、丙、丁四点,气温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____
(3)上图中的热力环流状况如果出现在深秋时节,从大气的热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则甲、乙中易出现大雾天气的是____,并说明理由____
(4)上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有____,其中C处风向是____
(5)上图中A、D两处相比,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
(6)上图中①多____天气,②多____天气,①、②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3 . 地层是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是一部地球几十亿年演变发展留下的“石头大书”,在某些地层中发现了化石。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化石与地层
(1)(易)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依据的是(     
A.对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进行测量B.当时的海陆分布状况
C.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D.研究各地地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

(2)(易)关于化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年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B.不同年代的地层往往含有不同的化石
C.结构简单的化石一定在地层深处
D.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确定其形成的地质年代

(3)(中)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     
A.火山频发的高原山地B.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
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

(4)(中)如果岩层是由淤泥等组成的泥质页岩并含有芦苇化石,说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环境B.温湿茂密的森林C.热带浅海环境D.湖泊或沼泽

(5)(易)水平地层(     
A.下新上老B.下老上新C.同时形成D.常在陆地中缺失

(6)(易)地层不能反映的是(     
A.生成顺序B.新老关系C.发展阶段D.时间长短

(7)(中)下列能确定某地层形成时间的是(     
A.化石种类和数量B.组成物质成分和性质C.岩石的绝对年龄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

考点2.地质年代

(8)(易)请对下列说法,进行辨析
①科学家根据化石将地球进行系统编年。(     )
②地球历史可划分为宙、代、纪等时间单位(     )
③显生宙分为三个代12个纪(     )
④地质年代表是完整且全面的,无需再更新。(     )
⑤距今5.41亿年以前为前寒武纪,地球上生物稀少(     )
(9)(难)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计算出中生代侏罗纪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
2024-01-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1.3地球的历史-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必修一
4 . 读某区域因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等压面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2)图中甲、乙、丙、丁,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
(3)如果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大气运动状况,则表示陆地的是____,表示海洋的是____.(填甲或乙)
(4)如果该图表示城市风,则表示市区的是____,表示郊区的是____.(填甲或乙)
(5)甲、乙两地日温差较小的是:____;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较大的是:____
2023-07-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读下图(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D点纬度为30°N,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____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北京时间为____
(2)此时,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的比例为____
(3)下图中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上图一致的有(     
   
A.AB.BC.CD.D
(4)请将A、B、C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及白昼长短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5)为了充分利用阳光,人们将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做成可调节的活动支架。请计算D点热水器与地面夹角在一年中的变化范围。
(6)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5°时,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2023-05-29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检测地理试题
6 . 下面左图为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系局部图(乙代表小行星带)。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 A ~ H 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运行轨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2)右图中甲行星的名称是________。 丙行星对应左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B 行星属于________行星,F 行星属于________行星,H 行星属于______行星。
(4)如果人类想移居外行星,该行星自身需具备什么条件?
7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________
(2)温度:A和B 相比_________的温度更高。
(3)气压:ABCD四点气压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
(4)天气:A上空多________天气, B上空多________天气。
(5)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表示郊区是________
(6)如果此图是白天海陆热力环流,表示陆地的是________,表示海洋的是________
2022-08-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四点,气温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导致四点间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2)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填“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风 (填风向)。
(3)A、B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
(4)在图中用箭头绘制A、B、C、D四点之间的大气运动。
2023-03-1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地貌是____地貌,在我国往往形成于____地区。
(2)左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岩,简述判断理由为____;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则左图中C为____
(3)地层AB的形成顺序是____
(4)用右图中数字填出形成下列地貌的地质作用。a.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____。b.海底火山喷发____

10 . 地层和化石就像“书页”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的历史。下图为三叶虫化石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地层中含有图中化石,说明该地层形成时期环境最可能为(     
A.森林B.海洋C.沙漠D.草原
2.下列关于生物演化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脊椎动物一海洋无脊椎动物一哺乳动物一爬行动物
B.脊椎动物一哺乳动物一海洋无脊椎动物一爬行动物
C.海洋无脊椎动物一爬行动物一脊椎动物一哺乳动物
D.海洋无脊椎动物一脊椎动物一爬行动物一哺乳动物
2022-02-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