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文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而德国鲁尔区则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和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酸雨严重B.污染严重
C.市场狭小D.劳动力缺乏
2.为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A.调整产业结构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有色冶金D.实行产业转移
3.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①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②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③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④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4.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自身因素是
A.西气东输B.能源结构调整
C.开采成本上升D.西电东送
2019-10-0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辽宁沿海经济带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成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火车头”,但在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生态环境问题。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辽宁沿海经济带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宜港海岸线1000千米,其中深水岸线400千米。沿岸拥有超过2000平方千米尚未开发的废弃盐田、盐碱地和荒滩,浅海区滩涂广阔,面积占全国的9.5%。

材料二:辽宁滨海湿地集“东北亚候鸟迁徙的咽喉”、“世界候鸟繁殖的最南线”、“中国候鸟越冬的最北线”于一身,是珍贵鸟类迁徙和停歇的重要栖息地。近些年,随着人口的激增和产业的发展,大量滨海湿地遭到破坏,区域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开发的优势条件。
(2)辽宁省的海洋资源丰富。试运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3)为实现辽宁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省在海洋资源管理与利用方面可采取哪些措施?
(4)概述辽宁滨海湿地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该地区湿地保护的对策。
3 . 下图是我国某城镇郊区农业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

右图为该城市郊区农业布局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
(1)合理的布局是:A为____,B为____,C为____,D为_____。
(2)简述②蔬菜园艺区布局的理由。
(3)决定该区农业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是:A.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B.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和分布C.肥沃的土壤        D.优越的气候
(4)该城市发展到图2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其对策
2019-11-01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
(2)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人口最多的是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
(3)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_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
(4)中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 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有____
2018-10-22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
5 . 读“我国长三角、环渤海、西北和西南四个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公路运输是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资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长三角地区铁路货运比重明显低于环渤海地区,制约长三角地区铁路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土地价格昂贵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河网密集,多洼地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
3.下列有关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及其对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会导致各地蒸发量增加,从而使海平面下降
B.全球变暖只会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不会产生影响
C.应对全球变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重要措施之一
D.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量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唯一措施
2019-07-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检地理试题
6 . 东北三省既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又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些年来,东北三省由于一些重要资源趋于枯竭,与之相关的资源型产业出现萎缩,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进东北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上述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东北三省发展成为我国的工业基地,是以丰富的                          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为重要基础的。
⑵填写下表,请你从资源利用、产业调整和环境保护三方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主要对策。
2018-11-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邛崃市平乐中学2018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猜题地理试题

7 .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2)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人口最多的是         ,主要原因是                 
(3)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4)中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有             
8 . 下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B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2)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3)面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珠三角地区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①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      工业和        工业②构建以______、广州、深圳为核心的           城市群;③加强           等对策。
(4)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怎样的困境?
2018-06-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地理试题
2019·陕西·高考模拟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可可原产于美洲雨林地区,其适宜生长条件为年均温22 - 260C,年降水量1 500 -2 000毫米,相对湿度不低于90%。可可叶片宽大而薄,易受风害。

材料二:上世纪末中国与科特迪瓦进行农业水稻种植合作,使科特迪瓦水稻生产取得很大成就。现在我国与科特迪瓦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培训、贸易等方面全面合作。

材料三:农业是科特迪瓦经济的支柱产业,预计2020年可可产量约占世界50%.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南亚种植面积不断赶超科特迪瓦,加之国际市场可可豆价格下跌,再加上科特迪瓦东部可可树老化质量下降,行业流通贸易机制落后影响产量提高。这些问题引起了科特迪瓦政府关注并积极寻找对策。



(1)与科特迪瓦相比,说明我国可可种植的不利气候条件。
(2)中国与科特迪瓦将全面推进农业合作,对科特迪瓦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3)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科特迪瓦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4)在确定科特迪瓦农业持续发展方向时,有人提出进一步扩大可可种植面积,以促进经济发展,有人反对。你认为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2019-03-12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省级联考】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10 . 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很多外商选择在长三角地区投资建厂,长三角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原因有哪些?
(2)随着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你认为长三角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对策?
(3)除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上海能源紧张状况?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