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37 道试题

1 . 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728955分前后以强台风级强度登陆福建省东部沿海,729日上午8时,杜苏芮在安徽安庆市宿松县境内减弱为热带压力,环流中心难以确定,中央气象台对它进行停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天气系统能表示台风“杜苏芮”的是(     
A.B.C.D.
2.台风“杜苏芮”消亡的原因包括(     
①陆地的摩擦力变大②水汽热量供应减少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④太阳辐射量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台风“杜苏芮”登陆福建省东部沿海时,福建西部的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2024-04-2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A)

2 . 伊犁河谷位于于欧亚大陆腹地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三面环山构成三山夹两谷的地貌轮廓。上图为伊犁河谷大气可降水量三个地面观测站分布示意图。下图为伊宁站(623m)、新源站(894m)和天山乡站(1889m)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月平均大气可降水量(PWV)、历年降水量及同期降水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和(c)分别对应的地面观测站点是(     
A.天山乡站、伊宁站、新源站B.伊宁站、新源站、天山乡站
C.天山乡站、新源站、伊宁站D.新源站、天山乡站、伊宁站
2.据图分析可知,2016年3月-2017年2月三个测站(     
A.同期降水量较历年降水量整体偏少B.海拔越高,月平均大气可降水量越低
C.月平均大气可降水量与同期降水量呈负相关D.大气可降水量月际变化呈双峰型分布
3.为了精确监测大气可降水量,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RSC.GRSD.GNSS
2024-04-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3 . 地表辐射收支是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不同尺度气候异常及变化起关键作用。下图示意我国某地3—11月不同天气状况下地表辐射收支日变化特征平均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大气长波辐射相比,地表长波辐射日变化较大,主要是因为(     
A.大气受热具有滞后性B.地温日变幅大于气温
C.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少D.下垫面植被覆盖较多
2.状态乙的天气最有可能为(     
A.晴天B.雨天C.大风D.降雪
3.该地可能位于(     
A.新疆B.陕西C.海南D.吉林

4 .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由火地岛等岛屿围合而成,是南太平洋与南大西洋之间最重要的天然航道,海峡较短但水道险恶,船只通行困难。海峡东西部相距不远,但气候差异较大。下图为麦哲伦海峡位置示意图,图中时令河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麦哲伦海峡水道险恶,主要原因是(     
A.海峡宽阔,台风频发B.西南风强,水流复杂
C.水道漫长,流冰众多D.海雾浓厚,岸线曲折
2.图中时令河发生断流的时段最可能在(     
A.6~7月B.9~10月C.12~次年1月D.2~3月

5 . 大气边界层(左图)是指对流层下部直接受地面影响,地球表面与自由大气间进行物质、能量、热量和水汽交换必经的气层,其高度约为1-1.5km,并且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右图示意长三角地区2015-2020年平均大气边界层及在不同季节的平均大气边界层。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长三角大气边界层呈现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辐射B.海拔高度C.大气环流D.海陆分布
2.一般情况下,长三角地区一天中大气边界层最高的时间段为(     
A.23:00-1:00B.5:00-7:00C.13:00-15:00D.17:00-19:00
3.冬季大气边界层缩小,对长三角地区天气的主要影响是(     
A.气温升高B.降水增多C.风力增强D.雾霾增多
2024-04-25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植物的生物量较大、叶面积较大。近年来,青藏高原发生了大规模的木本植物(森林、灌丛)向草地扩张,对生长季的地表昼夜温度产生了一定影响(下图).

(1)描述木本植物扩张对生长季夜间地表温度的影响。
(2)从地表热量收支角度,分析木本植物扩张对生长季白天地表温度的影响。
(3)大规模木本植物扩张,加剧还是减缓了青藏高原气候变暖?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024-04-25更新 | 71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月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两半球信风气流汇合形成的多雨地带,又称为赤道辐合带。其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南北移动,正常最南到5°S,最北可达15°N,图示意某季节非洲盛行风向及热带辐合带位置。

(1)说明几内亚季风的形成过程。
(2)判断丙的气候类型,并描述此季节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3)甲乙气候类型是否相同?请说出甲气候形成的自然景观。
2024-04-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A

8 .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降水量逐月累计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符合甲地气候特征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B.全年西风强劲
C.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多雨
2.乙地降水量较多的季节,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甲地昼长短于夜长B.北京正午日影较长
C.北极科考工作繁忙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3.下列地区甲乙两地可能同时位于(     
A.亚洲B.南美洲
C.非洲D.欧洲
2024-04-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A

9 . 下图示意赤道低气压带1月和7月在非洲大陆的平均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N地夏季降水丰富的原因有(     
①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   ②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   ③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④受几内亚暖流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比较7月P、Q两地水温,且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P>Q,P地受到沿岸暖流影响更显著B.P>Q,Q地受离岸风影响冷海水上泛
C.Q>P,Q地夏季升温速度比P地更快D.Q>P,P地距大陆更远受大陆影响小
3.造成图中1月赤道低气压带东、西段位置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海陆分布   ②洋流性质   ③太阳辐射   ④植被类型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4-04-2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10 . 北京时间2024321332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密切协同,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维修工作。图为航天员在太空中开展维修工作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航天员穿着的航天服不用具备的功能是(     
A.防辐射B.抗低温
C.供氧气D.防雨淋
2.航天员出仓后看到地球是蓝色的,这主要是因为(     
①地球海洋面积大②地球大气的散射作用③地球吸收太阳辐射④地球大气的反射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