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91 道试题

1 . 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     
A.降水较多B.云雾较少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2.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
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
7日内更新 | 7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

2 .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站,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海区的考察站。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高寒、强风、强辐射等恶劣环境,特别是下降风(从南极大陆内部高原光滑的表面向四周海域俯冲下来的强风)的影响较大。秦岭站主体设计源自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造型,采用模块化制作现场拼装建设方式。左下图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右下图为秦岭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关于秦岭站说法正确的是(     
A.模块化拼装的生态作用是提高科考站建设效率
B.秦岭科考站位于秦岭山脉的西南方向
C.秦岭科考站的当地地方时比北京地方时(116°E)早三个多小时
D.南极下降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汽含量差异大
2.秦岭站建筑主体设计时,较少考虑的是(     
A.材料耐辐射B.防积雪掩埋C.墙体保温D.室内通风
3.下降风利于南极大陆沿海地区生物数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下降风(     
A.加强水体流动,水质变好B.带来地表营养物质,饵料丰富
C.促进水体扰动,海水上泛D.加快沿海空气流动,净化空气
7日内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地理试题(二)

3 . 2021年1月~3月上旬,我国部分地区气候出现明显异常。同年3月15日凌晨到上午,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河西走廊,15日下午开始转为强浮尘天气并持续到19日。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3月15日8:00的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气候出现明显异常的地区最可能位于(     
A.新疆B.青海C.内蒙古D.四川
2.该地区气候明显异常的表现是(     
①降水偏少②风灾严重③雷暴频发④气温偏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强浮尘天气持续期间,河西走廊地区(     
A.底层空气湿润B.上升气流强盛C.昼夜温差较小D.雾霾天气严重

4 . 大高加索山位于亚欧大陆交界处、黑海与里海之间,是全球山地冰川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高加索山的冰川处于持续退缩状态。下图示意19602020年大高加索山不同坡向的冰川面积百分比图(a)、冰川数量百分比图(b)。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1960年相比,指出2020年大高加索山北向坡冰川面积百分比、数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偏北向坡的冰川总面积较小,受气候变暖影响消融更显著
②偏北坡为阴坡,冰川数量小,消融显著
③偏南向坡为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消融更显著
④北向坡的冰川总面积较大、数量较多,冰川消融分裂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冰川区限制放牧对冰川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冰川热量损失B.减少冰川表面反射率
C.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增强冰川辐射吸收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暴是暖湿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它往往伴随着阵雨、狂风或冰雹,其形成与气温、空气湿度、地形等要素密切相关,如图示意美国本土年均雷暴天数的空间分布。

(1)以110°W为界,简述美国本土年均雷暴天数的空间分布规律。
(2)图中虚线区域内年均雷暴天数较少,试分析原因。
(3)雷暴天气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请从个人角度说出防御措施。
2024高三·北京·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为2024年2月18日8时至23日8时我国局部地区降温预报图。

日期2月18日2月19日
武汉气温/℃9~191-10
(1)与北京相比,说明武汉气温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伴随此次降温,湖北省出现了冻雨(雨滴在降落过程中,遇到温度低于0°C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的降水现象)灾害天气。下图为冻雨形成过程示意图。

(2)简述此次冻雨天气的形成过程。
(3)列举冻雨天气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卷A-2024高考地理冲刺压轴卷(北京专用)

7 . 下图为2023年3月某日某时我国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西北风B.乙地为西北风C.甲地为暖气团D.乙地为暖气团
2.此时,最有可能的是(     
A.M地黄沙漫天B.N地晴空万里C.Q地雷电交加D.P地狂风暴雨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雷暴是伴有雷击、闪电、强风和强降水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雷暴的形成通常要具备3个基本条件,即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充沛的水汽和足够的抬升触发机制。抬升触发机制通常有3种:大型气旋、锋等天气系统所引起的系统性抬升作用、热力抬升作用和地形抬升作用。内蒙古是我国最佳雷暴观测区域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发生雷暴概率最大的地区是(     
A.漠河B.武汉C.广州D.西沙
2.与南方地区相比,内蒙古成为人们追逐拍摄雷暴最佳场所的原因是(     
①地势平坦②雷暴强度大③人烟稀少④雷暴发生频率高⑤能见度高
A.②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⑤D.①②④
7日内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名校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四)

9 . 贵州省地处低纬高原,寒潮发生次数较少,但受准静止锋一侧气团的前期作用,局部地区寒潮产生几率增加。2023年12月15~16日,受寒潮影响,贵州省铜仁市气温骤降,并产生冻雨(雨滴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下图示意该次贵州省准静止锋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只考虑锋面系统影响,铜仁市本次寒潮来临之前,准静止锋锋线位置可能为(     
A.ⅠB.ⅡC.ⅢD.Ⅳ
2.冻雨发生时,该地对流层大气(     
A.近地面上升气流显著B.保温作用增强
C.暖气团在冷气团下方D.逆温现象显著
7日内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邵阳地区20244215点左右突降冰雹,持续时间为10分钟左右。有市民反映:“冰雹导致部分房屋与车辆受损,这是自己这辈子见到过最大的冰雹”。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常伴有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具有影响范围小、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是天气预报的难点。下图为冰雹形成过程示意图。

(1)说明冰雹的形成过程。
(2)简述冰雹是天气预报难点的理由。
(3)说出冰雹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
7日内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