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293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示时刻,甲、乙、丙、丁四地易出现风暴潮灾害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据图判断,图示时刻戊地(     
A.气流上升,出现阴雨天气B.风速较快,易出现沙尘暴
C.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干燥D.风速较慢,出现霜冻天气
3.据图判断此时乙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电影《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18年5月14日,某航班在由重庆飞往拉萨的途中,飞机颠簸严重,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炸裂并脱落,导致驾驶舱温度迅速下降至-40℃,飞机立即按程序处置,下高度、减速,飞机在下降过程中与地面失联,在全体乘务人员的努力下,飞机最终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降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飞机起飞过程中乘务人员提醒乘客飞机易出现颠簸需系好安全带,其理由是(     
A.飞机的发动机振动剧烈B.对流层空气进行水平运动
C.平流层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D.对流层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2.挡风玻璃炸裂后,飞机在下降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是(     
A.先降低再升高B.逐渐升高C.先升高再降低D.逐渐降低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3 . 入夜后,暴雨如注,河北某救援队接到求救信息:驴友小黄和小江外出登山未归,手机失联。救援队根据小黄当天的微信朋友图内容(节选如下),对照地形图,推断两位驴友的可能位置,并结合过去对地表景观的了解,判断小江可能面临泥石流的风险。经紧急施救两位驴友得以脱困。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终于登上这里最高的山顶。西边有一条狭长的山梁,山梁前面还有一处小丘。……稍作休息后,小江说要去探秘。他小心翼翼地走下陡坡,径直往北去。望着他孤勇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右边的乱石上,我竟一时有些恍惚。等到他拐进右边的沟谷,身影便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我真佩服他旺盛的精力,我且在这里等他回来吧!……

1.推测救援队最终找到小黄和小江的可能位置分别在(     
A.②地和①地附近B.②地和④地附近C.③地和①地附近D.③地和④地附近
2.此次登山的月份和小江独自出发的大致时刻分别是(     
A.2月;13时B.2月;17时C.8月;13时D.8月;17时
3.救援队在判断泥石流风险时,应选取的地表景观观察维度是(     
A.海拔高度地势起伏、坡向B.地形部位、地表破碎程度、坡度
C.地势起伏、植被覆盖、地表物质组成D.地形部位、沟谷数量、植被覆盖
今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 地球与地图-【好题汇编】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4 . 受自然环境影响,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居民脸上常出现“高原红”。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含义表示正确的是(     
A.①表示地面辐射B.②表示大气辐射
C.③表示大气逆辐射D.④表示太阳辐射
2.“高原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区(     
A.①强B.②强C.③强D.④强
今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下图示意干洁空气的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 代表(     
A.氮气B.氧气C.氢气D.臭氧
2.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资源枯竭B.水土流失C.臭氧层破坏D.全球变暖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松嫩平原西部的某村,森林覆盖率 34.2%,生态环境极佳,2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该村生产的有机杂粮(不使用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销往国内外,并建有多栋温室大棚,种植香瓜、食用菌等 20余种有机绿色果蔬。近年来,该村不断探索富民强村之路,实现村域经济快速发展,成为黑龙江省乡村振兴的典范。

(1)2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说明森林具有____的生态功能。
(2)该村利用温室大棚改善了____ (填“热量”或“光照”)条件,生产反季果蔬可以提高农户____
(3)指出该村发展有机杂粮种植依托的优势自然条件。
(4)请列举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南极大陆伊利莎白公主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1996年1月1日科学家在该地区开启了从中山至冰穹的南极内陆冰盖考察。图为此次考察的路线图。据此完成据图文材料判断正确的说法(     

A.考察出发时的前行方向是西北B.考察路线AB长度超过500km
C.出发当日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位于正南D.中山站五星红旗常年飘扬的方向为东南方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练——专题01-1 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站,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海区的考察站。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高寒、强风、强辐射等恶劣环境,特别是下降风(从南极大陆内部高原光滑的表面向四周海域俯冲下来的强风)的影响较大。秦岭站主体设计源自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造型,采用模块化制作现场拼装建设方式。左下图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右下图为秦岭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

下面关于秦岭站说法正确的是(     
A.模块化拼装的生态作用是提高科考站建设效率
B.秦岭科考站位于秦岭山脉的西南方向
C.秦岭科考站的当地地方时比北京地方时(116°E)早三个多小时
D.南极下降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汽含量差异大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测——专题01 地球与地图(B卷)

9 .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2.该国农业发展主要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干旱B.洪涝C.台风D.虫灾
3.据图示信息推断,人口数量最多的可能是(     
A.甲城市B.乙城市C.丙城市D.丁城市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热力环流模拟实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A.B.C.D.
2.产生该实验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底部两处(     
A.气压差异B.所处高度不同
C.冷热不均D.大气逆辐射不同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