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56 道试题

1 . 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过冷液滴没有凝结成冰晶的原因,可能是该区域空气中缺少(     
A.水汽B.低温环境C.凝结核D.低压环境
2.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     
A.距离太阳较远B.距离地面较远C.距臭氧层较远D.距电离层较远
2 . 读地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极视图(左图)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右图,完成下列小题。


(1)左图表示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
(2)③带形成的原因为________原因,②带形成的原因为_________原因。
(3)受②和⑥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
(4)B所在的风带为________(填名称),简述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区1月的风向及成因________
(5)乙代表的月份可能是________月(1月、7月),反映了气压带、风带移动的什么规律________
2023-01-1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雷暴是由旺盛的积雨云所引起的,伴有闪电、雷鸣的局地强对流性天气,其形成通常要具备三个条件:不稳定大气层结、充沛的水汽和足够的抬升触发机制,当雷暴过境时,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并由于降水的拖曳作用而产生快速下沉气流。我国青藏高原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强烈的雷暴甚至会带来冰雹、龙卷等严重灾害,雷暴等强对流性天气预报是世界性技术难题。

材料二图为一次典型雷暴天气垂直截面图。

   

(1)描述该次雷暴过境前到过境时气象要素的变化。
(2)判断青藏高原雷暴多发的季节,并解释青藏高原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的这一地理现象。
(3)简析雷暴天气难以预报的原因。
4 .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而来自太阳的辐射是地球上各种现象和过程的能量来源。大气层作为太阳辐射到近地面的必经之路,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对地面保温的同时实现自身受热。根据下列材料,问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如左图,甲、乙纬度相同海拔不同。

材料二   如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材料三   2021年10月31日白天,陕西省陕北地区阴天,关中和陕南地区多云转阴天,大部分地方有小雨:夜晚,陕北地区晴天,部分地方有霜冻,关中地区阴天,陕南大部分地区有小雨。霜冻是指在晚秋或初春时节,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或近地面辐射,使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导致农作物受害的一种气象灾害。而人们常常采用在农田里灌水、夜间嘴烟雾等方法预防霜冻。


(1)根据材料一,图示辐射量的大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读“中纬度大陆东岸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若此图表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则此时(     
A.甲处气压较乙处高B.乙处气温较甲处低
C.此时正值白昼D.甲乙之间吹海风
(3)2022年1月汤加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喷发,火山灰遮天蔽日,根据材料二,当火山喷发,火山灰弥漫空中时,会导致该地区的(     
A.A增加B.B减少C.C增加D.E增加
(4)利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说明陕北部分地区31日夜晚有霜冻的原因。
(5)请从农田灌水和夜间喷烟雾两种方法中任选其一,解释其防霜冻的原理。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而来自太阳的辐射是地球上各种现象和过程的能量来源。大气层作为太阳辐射到近地面的必经之路,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对地面保温的同时实现自身受热。根据下列材料,问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左图,甲、乙纬度相同海拔不同。

材料二如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材料三2021年10月31日白天,陕西省陕北地区阴天,关中和陕南地区多云转阴天,大部分地方有小雨:夜晚,陕北地区晴天,部分地方有霜冻,关中地区阴天,陕南大部分地区有小雨。霜冻是指在晚秋或初春时节,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或近地面辐射,使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导致农作物受害的一种气象灾害。而人们常常采用在农田里灌水、夜间喷烟雾等方法预防霜冻。


(1)根据材料一,图示辐射量的大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读“中纬度大陆东岸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若此图表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则此时(     
       
A.甲处气压较乙处高B.乙处气温较甲处低
C.此时正值白昼D.甲乙之间吹海风
(3)2022年1月汤加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喷发,火山灰遮天蔽日,根据材料二,当火山喷发,火山灰弥漫空中时,会导致该地区的(     
A.A增加B.B减少C.C增加D.E增加
(4)利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说明陕北部分地区31日夜晚有霜冻的原因。
(5)请解释夜间喷烟雾预防霜冻的原理。
2023-10-24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陆风是指发生在沿湖地区,由于湖泊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风向存在明显昼夜变化的天气现象。下图中鄱阳湖西侧的甲地湖陆风现象明显。

材料二:2021年末,鄱阳县发布了霜冻蓝色预警,为了防范农业生产受损,当地农民采用了灌溉法和熏烟法等防御措施。

材料三:根据卫星地图信息显示,赣江在入湖口处形成有明显的河口坝。



(1)从大气保温作用的角度解释熏烟法防霜冻的原理。
(2)说明入湖口处河口坝的形成原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过对古土壤钙质结核特征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距今5000万~3800万年,青藏高原呈现为“两山夹一盆”的地貌特征:冈底斯山脉海拔约4500m,中央分水岭山脉海拔约4000m,它们之间夹着海拔约1700m的中央谷地。中央谷地气候湿润,冬季降水量最大,夏季次之,春、秋季降水量小。谷地内亚热带动植物繁盛。中央谷地每年春季(3~5月)和秋季(9月)溶解在土壤中的钙物质大量析出,其中春季发育规模更大。约2900万年前,由于软流层物质上涌,中央谷地隆升,中央谷地环境向高寒演变,部分生物灭绝。下图示意中央谷地的位置。



(1)分析中央谷地冬夏季节降水差异的形成原因。
(2)分析中央谷地隆升对南亚夏季风的影响。
(3)中央谷地隆升后,部分生物灭绝而不是迁移扩散,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2-12-2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四)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山地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某地理科考队调查了秦岭主峰太白山的物种丰富度,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图(如下图)。



(1)描述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2)指出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
(3)分析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4)调查还发现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成因。
2020-08-22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巴塔哥尼亚冰原位于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侧的安第斯山脉中,当地建设了冰川国家公园。约7000万年前,高原出现了持续的大规模火山活动,熔岩形成的山体垂直节理发育,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塑造出了绮丽的塔状尖峰。山峰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读“冰川国家公园位置及周围地形分布图”“塔状尖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巴塔哥尼亚冰原的成因主要是(     
A.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带,受地形抬升,降雪量大,形成冰原
B.火山喷发,火山灰作为凝结核,凝结了超量水汽,形成冰原
C.山体垂直节理发育,易结冰,形成冰原
D.塔状山体的顶部是角峰,冰川侵蚀,形成冰原
2.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的形成原因有(     
①板块挤压,隆起高大山脉②风化、冰川侵蚀,形成顶部角峰③火山喷发,熔岩凝结,山体垂直节理发育④节理两侧岩石被风化、侵蚀,形成下部塔状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当地山峰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除了因为水汽凝结成云雾外,可能的原因还有(     
A.塔状山体高耸,集聚云雾B.风力较大,吹起积雪,看似云雾
C.大规模火山活动,形成云雾D.地处冰原,白色迷茫,看似云雾
10 . 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为了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某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并得出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由此实验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地面热量差异→大气____运动→同一水平面上____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2)下面示意图中已画出高空等压线,用箭头标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方向以及近地面等压线。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体现了热力环流原理,如“城市热岛效应”,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因素有________等。
(4)在山谷中,往往在白天测得空气污染比夜晚更严重,请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2023-08-3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