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40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浦路斯是地中海的第三大岛,年平均降水量400—600毫米,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且中部平原降水最少。岛上淡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是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为缓解近年来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状况,专家呼吁塞浦路斯依靠本国优势,利用太阳能淡化海水。下图示意塞浦路斯地形和河流分布。

(1)判断塞浦路斯的气候类型并分析成因。
(2)分析塞浦路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3)说明专家呼吁塞浦路斯利用太阳能淡化海水的依据。
2024-06-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一中、江川一中、易门一中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联考地理试卷

2 . 大高加索山位于亚欧大陆交界处、黑海与里海之间,是全球山地冰川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高加索山的冰川处于持续退缩状态。下图示意19602020年大高加索山不同坡向的冰川面积百分比图(a)、冰川数量百分比图(b)。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1960年相比,指出2020年大高加索山北向坡冰川面积百分比、数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偏北向坡的冰川总面积较小,受气候变暖影响消融更显著
②偏北坡为阴坡,冰川数量小,消融显著
③偏南向坡为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消融更显著
④北向坡的冰川总面积较大、数量较多,冰川消融分裂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冰川区限制放牧对冰川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冰川热量损失B.减少冰川表面反射率
C.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增强冰川辐射吸收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鄂伦春地处大兴安岭山地西北坡,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粮食生产基地,平均年产粮食2亿千克,大豆是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图,图中的等值线为气温年较差等值线(℃)。

(1)甲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区。甲地的地带性植被为____,由甲至乙沿途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分异规律。
(2)漠河是我国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简析其成因。
(3)鄂伦春粮食生产中频发的气象灾害是____,从农业生产技术角度提出应对该灾害可采取的措施____
2024-06-1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4 . 沙尘天气是指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浑浊、天空能见度降低的一种天气现象,按照能见度水平可划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3个等级。下图为19602020年河北省沙尘日数年际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几十年来,河北省沙尘日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风力减弱B.降水增多C.沙源减少D.生态固沙
2.河北省沙尘天气多发的季节及受控制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春季冷锋B.夏季暖锋C.秋季低压D.冬季高压
3.图示时期,河北省沙尘天气最主要的类型是(     
A.浮尘B.扬沙C.沙尘暴D.三种都有

5 . 2020年2月,乌克兰维尔纳斯基科考站附近出现大面积“西瓜雪”现象,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西瓜雪”是雪藻在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时快速生长形成的,雪藻所含色素将积雪染成粉红色的一种现象。下图示意维尔纳斯基科考站及其周边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和我国南极科考站昆仑站相比,维尔纳斯基科考站附近雪量较丰富的原因是(     
A.夏季对流旺盛B.台风增雨显著
C.气旋锋面活跃D.盛行西风吹雪沉积
2.此次“西瓜雪”现象发生期间,可推知当地(     
A.天气温和,气温偏高B.降雪量增大
C.下垫面反射率上升D.气候干冷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利比亚90%国土为沙漠,耕地集中在北部沿海地区,早期农业用水主要来自浅层地下水。

材料二:利比亚地处地中海南岸,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淡水资源缺乏。为解决用水问题,利比亚政府启动大人工河工程进行调水。下图为利比亚城市分布及调水线路示意图。

(1)描述利比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出利比亚调水线路的方向及调水量最大的季节,从水资源供需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3)简述该调水工程为利比亚北部沿海地区带来的环境效益。

7 . 蒸发皿蒸发量对近地面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是估算大气蒸发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可以有效表征大气的干湿程度。长江流域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典型,流域分带性明显。下图示意长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空间分区,下表示意长江流域各子区域的主要地理位置及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号年均区域蒸发量/mm
Ⅰ区1514.92
Ⅱ区1858.38
Ⅲ区1215.30
Ⅳ区1172.39
Ⅴ区1335.37
Ⅵ区1467.77
Ⅶ区1380.12
Ⅶ区1449.77
Ⅸ区1432.31
1.与长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有(     
①降水量②大气相对湿度③平均风速④日照时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图示Ⅳ区蒸发量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闭塞,水汽补充不足B.阴雨天多,大气相对湿度大
C.风速较大,水汽输出量大D.植被丰富,植物蒸腾作用强
2024-06-1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生物生存的大气,包围着地球的厚厚大气层是生物乃至地球的保护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多,对人类影响较大
B.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完全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的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对人类有害无利
D.二氧化碳能吸收红外线,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2.下列关于大气臭氧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臭氧层中才有臭氧B.在大气圈中,臭氧分布比较均匀
C.由于臭氧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密切D.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2024-06-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表示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箭头是(     
A.甲B.乙C.丙D.丁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箭头是(     
A.甲B.乙C.丙D.丁
2024-06-1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2020年6月7-8日,珠江三角洲北部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图1示意珠江三角洲北部局部地形及3个气象站位置,图2示意在此期间3个气象站的逐时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强降水过程中,雨团的移动方向为(     
A.自南向北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向西D.自西南向东北
2.此次降水的强度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①强冷空气活动频繁       ②地形迫使气流抬升
③北上热带气旋过境       ④偏南暖湿气流活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应用遥感卫星“关注”这次强降水过程,可以(     
A.监测雨区分布范围B.分析强降水形成原因
C.精确测量雨量大小D.预测雨团移动的路径
2024-06-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六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