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76 道试题

1 . “九天揽月”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梦想。2023年6月,我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宣布启动实施载人登月计划,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并建造月球科考基地。2023年10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提出了在月球表层熔岩洞穴内建造月球基地的设想,下图为熔岩洞穴月球基地示意图。月球自转周期(即一昼夜)约27.3天。完成下面小题。

1.月球不属于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与月球表面相比,在熔岩洞穴内建造月球基地的优势有(     
①减少陨石危害        ②削弱风沙威胁        ③消除宇宙辐射        ④减少昼夜温差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3.该月球基地使用太阳能发电,储备的电能应至少能供应(     
A.7天B.10天C.14天D.28天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练——专题02-1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 读图“部分地质年代增温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不同时期的增温(     
A.幅度持续增大B.持续时间变长C.引发海陆环境变化D.利于物种生存进化
2.由图可知,增温导致绝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A.二叠纪B.白垩纪C.古近纪D.现代
3.火山喷发导致增温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逆辐射增强C.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反射太阳辐射减少
7日内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练——专题02-2 地球的演化历史与圈层结构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西部地区地处过渡带,生态环境较脆弱,冬季易发火灾,冬季局地环流是该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调查研究冬季局地环流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可为当地保护环境提供决策依据。受局地环流影响,该区域冬季气温较高,出现了一条向北显著凸出的暖脊(如图所示)。下图示意东北西部地区1月海平面平均气温分布;海平面气温是由实测近地面气温按标准的垂直递减率换算而成,可以更好的体现局地环流对气温的影响。

(1)说明东北西部地区冬季气温较高的原因。
(2)①据上图在下图中补充高程和(1月海平面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及其图例。

②指出AB、BC两段增温幅度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从局地环流的角度说明东北西部地区冬季易发火灾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热点微专题01 等值线图的判读-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沿海某区域某时段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浓雾天气,给当地交通带来了较大影响。气象部门指出,此次浓雾为平流雾,是由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形成的。如图示意该区域0时(雾过程初期)近地面主要气象要素的分布。

(1)分析此次浓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
(2)夜间,该区域被厚厚的云层覆盖,低层的雾逐渐发展增强,形成了“上云下雾、云雾共存”的特征。说明在夜间,云对雾发展快慢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4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高考地理真题16题原题及变式题

5 . “沃克环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成为赤道信风的一部分,当信风到达西太平洋时,受到较暖洋面的影响而上升再向东运行,如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流(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赤道和极地之间由于冷热不均形成了三圈环流,沃克环流却形成了单圈环流,主要原因是(     
A.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冷热差异不大B.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空间距离不大
C.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表面摩擦力小D.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地转偏向力小
2.沃克环流较强时,反映该年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出现(     
A.厄尔尼诺现象B.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C.拉尼娜现象D.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3.沃克环流加强时,易出现(     
A.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B.中国沿海海平面偏高
C.秘鲁沿岸积云对流活动增强D.菲律宾野火灾害偏多
7日内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6 地球上的水-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6 . 温跃层是指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左右、水温急剧下降的海水层,其上为厚度一定、水温均一的海洋混合层。调查发现,台湾岛西南海域温跃层深度和厚度受季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其混合层和温跃层深度会出现明显变化。下图示意台湾岛西南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岛西南海域温跃层上边界深度最大值出现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台湾岛西南海域温跃层上边界深度最大值出现时,影响其深度的季风最可能是(     
A.东南季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
3.厄尔尼诺现象强烈发生时,台湾岛西南海域(     
①混合层深度增加②混合层深度减小③温跃层厚度增加④温跃层厚度减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6 地球上的水-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7 . 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国家公园在巴西北部的马拉尼昂州境内(右下图五角星处)。靠近赤道,15月为雨季,年降雨量达到1400-1600毫米。公园海岸线长,地形平坦,地势较低。公园内主要是一大片沿海沙漠,热季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0℃。在最佳观景季节,沙漠里出现众多水晶般大大小小的湖泊,充满着新月沙丘的沟谷(见左下图)。游客们可以在充满阳光的沙漠湖群中徜徉、在湖畔的白色沙床上嬉戏,这里也因此得名千湖沙漠。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此地的最佳观景季节时间主要为(     
A.1月-5月B.6月-9月
C.10月-次年2月D.9月-12月
2.这些沙漠中的湖泊(     
A.是咸水湖B.是淡水湖
C.面积稳定D.盐度不稳定
7日内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期末真题实战卷03-【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河南东部、安徽和江苏北部的黄淮平原,人口稠密,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总量不足500m3/年,仅有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的1/4,在该地的水资源组成中,地表水约占水资源总量的16%,地下水资源约占84%。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兼顾供水和航运的大型调水工程。20231216日,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安徽段正式开启试调水。

材料二:引江济淮工程示意图(图1),黄淮平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2)。

(1)据图2说出黄淮地区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2)说明黄淮平原地表水占比较小的主要原因。
(3)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建设的主要困难。
7日内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突破05(四) 气候类型判读、气候特征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9 . 水热积指数k=T×SD/100,其中T表示某时期的平均气温(°C):SD为某时期降水量与同期潜在蒸散量的差值,表征水分盈亏。k>0表示区域水热匹配较好,k<0表示区域水热匹配较差。下图示意1931^-2019年中亚地区夏冬两季水热积指数距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亚地区水热匹配状况(     
A.1993年最好B.1969-1983年波动向好C.1995年最差D.2000-2019年持续变差
2.中亚高山高原区冬季水热积指数小于零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低②气温高③降水量大于潜在蒸发量④降水量小于潜在蒸发量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从农作物生长角度分析,中亚棉花种植区水热匹配最差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7日内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突破05(四) 气候类型判读、气候特征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10 . 下图为某时刻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和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解释,可信的是(     
A.甲地阴雨气压降低,受冷锋影响B.乙地持续性降雨气压升高,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风和日丽,受下沉气流影响D.丁地狂风持续,气压梯度力大
2.①、②气候类型与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植被状况相符的是(     
A.①—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丙、温带草原带
B.①—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乙、苔原带
C.①—乙、苔原带;②—丁、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①-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丁、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7日内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突破05(四) 气候类型判读、气候特征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