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11 道试题

1 . 冰雹是在厚达6km以上的冰雹云中,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带着大量的水滴和冰晶运动过程中,固化增大并降落到地表形成的。下图示意某年我国部分省会级城市月均降雹日数(黑点越大,降雹日数越多)。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该年冰雹日数最多的省会级城市为(     
A.呼和浩特B.西宁C.拉萨D.贵阳
2.推测一日内冰雹高发时段是(     
A.上半夜B.下半夜C.上午D.下午
2024-06-14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文综地理试题

2 . 央视新闻2022年3月24日报道:日前,“天问一号”环绕器近火点再次经过火星车巡视区域上空,拍摄了“祝融号”巡视区0.5米分辨率影像图,图中“祝融号”火星车行驶路线清晰可辨。资料显示,火星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5%,质量只有地球的11%。火星表面平均温度大约为-55℃,昼夜温差在100℃左右。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球相比,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火星距离太阳更远B.火星体积、质量更大
C.火星上大气比较稀薄D.火星运行环境不安全
2.“天问一号”获取火星表面照片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
2024-06-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第三次模拟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表温度(LST)是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影响LST参数的因素主要有植被指数、裸土指数、土壤湿度、冻土等。西藏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掌握其LST的时空变化有利于深入了解西藏热环境演化过程,为长期监测高原基础生态变化提供帮助。下图为西藏生态分区图,下表为2000~2020年部分年份西藏LST年平均值()。

区域
年份
20002005201020152020
I16.216.015.217.8.16.6
II12.012.512.214.213.1
III16.415.019.016.216.5
IV18.020.221.022.019.2
V21.221.023.024.423.2
VI19.817.220.221.623.0
VII24.824.024.224026.2

(1)说出2000~2020年西藏LST年平均值时空变化特点。
(2)分析造成2000~2020年I区域和VI区域LST年平均值变化趋势差异的原因。
2024-06-1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练习(二模)地理试题

4 . 湖陆风是一种地方性热力环流,在大尺度环流较弱的情况下比较显著,昼夜风向相反。白洋淀是河北省中部143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的总称,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湖风最强的时间可能是(     
A.夏季白天B.夏季夜晚C.冬季白天D.冬季夜晚
2.该地区湖陆风较为显著时(     
A.端村白天吹偏南风B.赵北口夜间吹偏北风
C.七间房白天吹偏东风D.雄县夜间吹东北风

5 . 20245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地月转移轨道指从月球探测器通过不断加速、脱离地球引力、飞向月球开始,到被月球引力捕获、近月制动为止的轨道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六号从发射到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D.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2.嫦娥六号探测器属于天体的阶段是(     
A.在月球背面采样时B.离开对流层时
C.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D.发射前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6 . 科研小组利用多套测风系统,观测记录了敦煌绿洲边缘某年沙漠风和绿洲风的风速、风向与频次,并对表层沙粒采样分析。结果发现,当地冬季白天以沙漠风为主,晚上沙漠风和绿洲风频次相当;自沙漠向绿洲方向风速呈减小趋势,绿洲风风速衰减幅度比沙漠风小。如图示意采样点及其沙粒分选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沿采样点1至9方向,沙粒(       
A.分选性由好变差B.平均粒径由细到粗
C.分选性由差变好D.平均粒径由粗到细
2.关于当地冬季昼夜主要风向成因的说法,合理的是(       
A.冬季白天,绿洲“冷岛效应”显著B.冬季白天,绿洲“热岛效应”显著
C.冬季夜晚,绿洲“冷岛效应”显著D.冬季夜晚,绿洲“热岛效应”显著
3.绿洲风对当地绿洲生态环境改善明显,是因为绿洲风有利于(       
A.降低绿洲居住区噪音污染B.给绿洲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
C.沙物质从绿洲运移回沙漠D.增加绿洲地区阳光照射强度
2024-06-13更新 | 7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飞船结束了长达186天的“太空出差”任务,成功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从官方公布的高清大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的局部区域已经烧得黑不溜秋,甚至有一些区域出现了涂层脱落的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过程中,经历的大气层气温变化是(     
A.降低—升高—降低—升高B.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C.降低—升高—降低D.升高—降低—升高
2.返回舱着陆时被“烧得黑不溜秋”,下列与该现象成因相似的是(     
A.磁场保护地球生命B.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C.臭氧层吸收紫外线D.大气层减少天体对地球的撞击
2024-06-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评地理试题

8 . 蒸发皿蒸发量对近地面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是估算大气蒸发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可以有效表征大气的干湿程度。长江流域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典型,流域分带性明显。下图示意长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空间分区,下表示意长江流域各子区域的主要地理位置及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号年均区域蒸发量/mm
Ⅰ区1514.92
Ⅱ区1858.38
Ⅲ区1215.30
Ⅳ区1172.39
Ⅴ区1335.37
Ⅵ区1467.77
Ⅶ区1380.12
Ⅶ区1449.77
Ⅸ区1432.31
1.与长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有(     
①降水量②大气相对湿度③平均风速④日照时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图示Ⅳ区蒸发量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闭塞,水汽补充不足B.阴雨天多,大气相对湿度大
C.风速较大,水汽输出量大D.植被丰富,植物蒸腾作用强
2024-06-1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霜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温,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图中表示太阳辐射的序号是____
(2)“天雨新晴”时,空气湿度较____,水汽较____
(3)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较____,大气逆辐射较____。“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意为冬季的夜晚受寒冷的北风影响,气温____,易产生霜冻。
(4)“此时放火作温,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说明放火带来的烟气使大气____辐射增强,一定程度上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导致气温____
2024-06-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6月合格性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10 . 杭州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环境受位置、地形等影响较大,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杭州主城区坐落在杭嘉湖平原,西临天目山区,东望东海。杭州城局部地区风向受到地形、海陆分布、城市建成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材料2:2023年7月27日—29日,受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杭州市出现明显的风、雨天气现象,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暴雨,多地还发生了洪涝灾害。

(1)杭州市主城区的西部地区白天多盛行偏东风,夜晚多盛行偏西风,原因是受____因素影响,形成了____(A.城市风/B.山谷风)现象。而东部近海地区因受海陆间____差异的影响,白天多盛行____(A.海风/B.陆风)。
(2)杭嘉湖平原是我国稻作文明的摇篮,因而,该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____(填土壤名称),影响该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
A.气候;B.生物;C.成土母质;D.人类活动
(3)据图2,概括1980年——2010年杭嘉湖平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
(4)据图2,推测1980年—2010年杭嘉湖地区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并简述其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5)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杭州主城区部分地区出现雨涝灾害,简述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推测杭州市为减轻灾害影响可能采取的主要措施。
(6)为尽快获取城市内涝的位置与范围,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图层叠加技术
2024-06-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练习地理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