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暑假到我国南方某小流域源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到该流域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图中AB、CD两河段长度相同,则两河段流速(     
A.两河段流速相等B.AB段流速较快C.CD段流速较快D.无法比较
2.图中P处与湖泊沿岸的高差最接近(     
A.170mB.190mC.200mD.220m
3.当Q居民点遭受泥石流威胁时,最佳逃生路线是(     
A.1B.2C.3D.4
2021-09-28更新 | 435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11高三上·河南郑州·期中

2 .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D.西北流向东南
2.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90米B.550米C.385米D.632米
2021-09-08更新 | 997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不同的地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会形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下图示意我国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位于流域内的M村多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村庄发展滞后。为实现彻底脱贫,该村整体搬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流域7月份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春汛型洪涝B.夏雨型滑坡C.岩溶型坍塌D.融水型泥石流
2.该流域M村可搬迁的合理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2021-09-01更新 | 1481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4 . 为了调查东南丘陵某地地质构造状况,地质工作者钻孔获得了该地某岩层顶部的埋藏深度数据,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和部分钻孔位置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地貌是(     
A.背斜谷B.向斜谷C.背斜山D.向斜山
2.能正确表示图中剖面线地形(细线)和钻孔探测岩层形态(粗线)的是(     
A.B.
C.D.
2021-08-16更新 | 1427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6月一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5 .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该地正在打造“太阳山”工程——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图示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桥梁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
A.510mB.540mC.570mD.590m
2.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
A.目测山峰海拔约915m
B.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南
C.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
D.桥梁是欣赏瀑布的最佳地点
2021-06-03更新 | 544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某研学小组到山西省平遥县梁坡底村及周边地区开展“古村落形成与保护”为主题的考察活动。经调查发现,形成时期不同,古村落的选址和规模差异显著。明清时期,晋商崛起,部分村民外出从商,对村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读“梁坡底及其周边古村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调查发现历史时期古村落在布局上先山麓后河谷演化的根本原因是(     
A.耕种方便B.水源充足
C.人口增长D.环境优美
2.明清时期村民外出从商最可能反映了当地当时(     
A.自然灾害多发B.居住条件恶劣
C.文化交流盛行D.人地矛盾尖锐
2021-05-27更新 | 1418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新一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陷落柱是岩层中岩溶空洞塌陷,上部地层下沉形成的堆积体。煤炭采掘时遇到陷落柱,可能遭遇矿难事故,并给煤炭生产造成很大困难。下图示意某煤层底面在地下的分布与起伏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陷落柱的最大垂直高度可能为(     
A.40米B.80米
C.120米D.160米
2.与图中陷落柱成因有关的表述是(     
A.背斜顶部多裂隙B.向斜槽部易积水
C.煤层结构较松软D.煤炭采空致塌陷
2021-04-12更新 | 64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80米,则甲乙两地的高差约为(     
A.179米B.279米C.379米D.479米
2.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河流大致向西南流B.甲处四周悬崖峭壁
C.丙处海拔高于乙处D.丁处可以看到丙处

9 . 钙华是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的含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据研究,藻类的生长能够促进钙华沉积。横断山区发育着不同类型的钙华地貌,成为世界屋脊东缘的“钙华花环”。图左为钙华景观围,图右为横断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横断山区钙华地貌广泛发育的条件有(     
①热量充足②降水丰富③坡度较陡④断裂密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藻类的生长促进钙华沉淀是因为其改变了水体中的(     
A.二氧化碳含量B.溶解氧含量C.浮游生物总量D.悬浮颗粒物密度
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M地最可能发育(     
A.钙华滩B.钙华瀑布C.钙华池D.钙华堰塞湖
2021-01-1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9月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10 . 苋菜,茎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叶色丰富主要供观赏。根、果实等可入药,有明目、利湿、去寒热的功效。苋菜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耐涝。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某区域等高线及等潜水位示意图,图示区域有一条大型河流流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地潜水流动速度最大B.②地潜水由西北流向东南
C.③地看不见观景台D.④地潜水埋藏深度可能为4米
2.图中四地最适合种植苋菜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
3.图示季节(     
A.河流水补给潜水B.河流携带泥沙量较多
C.苋菜生长缓慢D.河流对两岸的侧蚀严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