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天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1 .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目标天体属于(     
A.恒星B.卫星C.行星D.彗星
2.在月球绕地运行过程中,月球探测器(     
A.在①处经受太阳高温考验B.在①处观测不到水星和金星
C.在②处能拍摄到地球照片D.在②处可以观察到太阳黑子
3.夏至日前后,俄罗斯圣彼得堡(60°N)会出现夜晚不黑现象,这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     
A.折射作用B.反射作用
C.吸收作用D.散射作用
2023-01-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2013年6月26日8时许,“神舟十号”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下图为“神舟十号”返回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神舟十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其形成原因类似于(     
A.彗星B.流星C.极光D.卫星
2.图中“神舟十号”返回舱属于(     
A.天体B.天体系统C.地球的一部分D.地月系

3 . 2019年春节档硬核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氮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因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片中地球之所以要逃离太阳系是由于(     
A.日心与地心距离发生变化B.地球的体积、质量发生变化
C.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发生变化D.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发生变化
2.在地球流浪经历的A—B—C三个过程中,地球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A.行星—行星—行星B.行星—卫星—卫星C.行星—卫星—行星D.行星—卫星—恒星
2023-01-24更新 | 107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试地理试题

4 .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空间站外部温度高低交替,最高温度达到200摄氏度,最低温度达到零下120摄氏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描述,可信的是(     
A.可见大量流星划过天幕B.使用哑铃健身
C.运动后汗水不能直流D.手中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待发射的神舟飞船B.陨石C.着陆的返回舱D.太空空间站
3.宇航员所处的宇宙环境温差大的直接原因是(     
A.距离太阳较近B.月球体积质量较小C.大气层稀薄D.距离地球较远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计划于2024年左右在文昌发射的“嫦娥七号”的任务是对月球南极地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地形、地质组成、水冰位置和太空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七号”是天体B.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七号”属于天体
C.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七号”是天体D.由探测器采集的月壤、水冰样品是天体
2.月球上一片荒凉,看上去并无生命迹象,而月球的邻居地球上却生机盎然,主要是因为月球(     
A.体积与质量太小B.缺少太阳光照C.宇宙环境不安全D.离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远
2023-01-18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开学摸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22年11月8日,“月全食+红色月亮”的重磅天象在当晚闪亮登场。如图1所示,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便形成月全食。当天,来自我校天文社的高一年级同学也记录了这一奇观(如图2)。据此,完成问题。



1.包含图1中三个天体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2.本次月全食时,同学所拍摄的“红色月亮”是因为地球大气层对太阳辐射具有(     
A.吸收作用B.保温作用C.散射作用D.增温作用
22-23高一上·山东济南·期末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7 .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时50分,航天员进入天宫空间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项中天体的数量为(     
①发射场上的云②天宫空间站③到达预定轨道的神舟十四④舱内的航天员
A.1B.2C.3D.4
2.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立的最有利条件是(     
A.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
B.靠近兰新铁路线,交通比较便利
C.光污染少,便于观测
D.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2023-01-04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山东专用)

8 . 2020年,中国人与宇宙的距离越来越近。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省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也在文昌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首次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探测器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带着约。2千克的月壤成功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问一号”探测器被火星捕获后环绕火星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B.“天问一号”仍属于地月系
C.“天问一号”不属于天体
D.“天问一号”成为火星的卫星
2.“嫦娥五号”探测器选择在凌晨发射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减少太阳活动的干扰
②减小地球磁场的影响
③空气对流强,升空阻力小
④方便地面仪器跟踪监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1-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9 . 2022年7月24日,搭载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火箭在完成发射任务以后,残骸在太空中“飘荡”,7月31日火箭末级残骸再入大气层,但绝大部分器件不会降落到地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问天实验舱(     
A.属于天体B.不属于天体C.发射时属于天体D.在轨运行时属于天体
2.绝大部分火箭末级残骸不会降落到地面的主要原因是(     
A.采用了易降解材料B.永远环绕地球运动
C.被大气层烧蚀销毁D.距离地面过于遥远
22-23高一上·陕西宝鸡·期中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7时42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6次变轨,历经约7个小时,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项中天体的数量为(     
①发射场上的云②天和核心舱③外太空的陨石④舱内的航天员
A.1B.2C.3D.4
2.2022年9月1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开展出舱活动时,将会(     
A.经历云雨天气B.看到民航飞机
C.脱离大气圈D.面临失重、强辐射等威胁
2022-12-28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广东专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