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天体系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对接时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A.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3.神舟十三号穿过的高层大气具备的特征是(     
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适合航空飞行C.含有臭氧层D.含有电离层

2 . 2019年7月3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距离地球约31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超级地球”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每55.7天运行一周。结合天体系统层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超级地球”与地球都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若“超级地球”有生命存在,至少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A.与其主恒星距离与日地距离相近B.有固体表面
C.大气中有丰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D.有较丰富水

3 . 2019年上半年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了面对未来太阳将要毁灭的可怕现实,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并寻找新的家园。该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地球搬家第一步取得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受到严重影响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范围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
2.在“流浪地球计划”地球流浪的过程中历经了几级天体系统(     
A.2级B.3级C.4级D.5级

4 . 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内除地球以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航空探测器实现了着陆火星。9月,太阳运行到地球和火星之间,天问一号与地球“失联”一个月。下图为太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1)和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的“着巡合影图”(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表示火星的是(     
A.B天体B.C天体C.D天体D.E天体
2.维持天问一号在火星表面完成科考任务的主要能源是(     
A.风能B.核能C.地热能D.太阳能
3.下列有关天问一号“失联”原因叙述最可信的是(     
A.正值火星冬季,积雪覆盖阻挡了信号
B.太阳活动太强,干扰了无线电短波通信
C.太阳电磁波干扰了火星与地球间信号传输
D.火星强沙尘暴阻挡了信号的传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2021年3月23日(农历二月十一),一艘巨型集装箱船“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造成了这条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封航长达一周,6天后脱浅起航。下列地月位置关系图中,与“长赐号”脱浅启航当日最接近的是(     
A.B.C.D.
2022-03-23更新 | 4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二地理教学质量检测(高考一模)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6 . 美国宇航局“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用于搜寻太阳系之外的系外行星。该卫星将使用“凌星法”搜索距离地球30~300光年的恒星系统内的行星。凌星法的观测原理是:行星通过视线方向时,造成恒星亮度的下降;行星直径越大,造成的亮度下降越明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卫星搜索的主要目标,应该(     
A.一定在太阳系B.可能在银河系
C.不属于宇宙天体D.是行星际物质
2.下列图示,符合“凌星法”搜索新行星原理的是(     
A.B.
C.D.

7 . 2020年7月31日(农历六月十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下图)。该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是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斗系统的组成卫星(     
A.静止不动B.隶属于地月系
C.不是天体D.形成天体系统
2.当晚天气晴朗,在夜空中看到的月相是(     
A.B.
C.D.
3.读下图所示事物,结合所学知识,请判断它们中不能被称为天体的是(     
A.机场飞机、月球B.月球、陨石
C.月球、陨石、待发火箭D.机场飞机、陨石、待发火箭
2022-02-24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月球经过一颗恒星或行星前时,常常将其遮挡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2021年4月17日发生“月掩火星”现象,左图为当日我国某摄影师面朝西南方拍摄到的照片,照片中火星将要被月球遮住。右图为太阳系部分天体轨道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为地球、火星的基本数据。

名称距日距离
/(10*106km)
质量1体积1自转周期
/天
大气压强1表面温度范围/℃主要大气成分
地球149.601.001.001.00189~58氮78.1%、氧21.6%、氩0.9%
火星227.900.110.151.030.006-133~27二氧化碳95.3%、氮2.7%、氩1.6%

注1:地球质量、体积、大气压强设为1。


(1)4月17日发生“月掩火星”时,为农历____(填“上”或“下”)半月,月球应位于____(填“甲”或“乙”)位置,火星应该位于____(填“丙”或“丁”)位置;当日,摄像师是在____(填“日出前”或“日落后”)可以拍摄到图1照片类型。
(2)火星几乎没有磁场,使得____(填太阳活动类型)可以缓慢侵袭、“吹走”火星大气;地球磁场可能是呈____(填“液态”或“固态”)的____(填地球内部圈层名称)相对于地壳的“流动”所形成。
(3)简述地球大气对生命起源和发展的作用。
2022-02-13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月偏食是月食的一种,是月球绕地球公转过程中,部分被地球本影遮住的一种特殊天文现象。2021年11月19日,一场近乎月食的月偏食震撼登场,本次月偏食持续时间将近3.5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月偏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成一直线B.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成一直线
C.照向地球的太阳光,完全被月球挡住D.照向月球的太阳光,最后被月球吸收了
2.月偏食发生日,我国(     
A.地震、火山活动多B.干旱、洪涝灾害多
C.涨潮、落潮潮差大D.咸潮、风暴潮频繁

10 . 宜居带是指某恒星周围一定距离的范围,它是人们基于地球的生命保障条件来划定的。2021年,科学家在恒星格利泽486的宜居带上发现了一颗岩石行星,该行星距地球约26光年,被命名为格利泽486b。图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恒星格利泽486处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科学家在划定格利泽486星系的宜居带时,主要是根据该星系中(     
A.母恒星释放能量的强弱B.母恒星运动速度的快慢
C.岩石行星总数量的多少D.岩石行星距恒星的远近
3.行星格利泽486b所处的宜居带应为(     
A.圆形B.环形C.扇形D.方形
4.据探测,行星格利泽486b的表面温度约为430℃,则其(     
A.不可能存在生命B.不适宜人类居住
C.不利于岩石凝固D.不具有漂浮大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