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70—2020年安徽省年均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马鞍山、金寨年均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D.地形
2.皖南的太阳辐射能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是(     
A.技术资金受限B.生态环境保护
C.能源需求少D.能源矿产丰富
2023-05-16更新 | 4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房山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是表征植被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基本参数,与气温、降水、太阳辐射、人类活动等因素关系紧密。下图为1981~2017年黄河流域多年气温、降水、太阳辐射和月平均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示意(     
A.太阳辐射、降水、气温B.太阳辐射、气温、降水
C.降水、气温、太阳辐射D.气温、降水、太阳辐射
2.叶面积指数在5月因农事活动呈现低谷期,与其对应的农谚是(     
A.小满谷,打满屋B.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C.谷雨种花正当时D.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2023-05-12更新 | 6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3 . 北京雨燕每年定期迁徙。志愿者为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通过记录飞行沿线光照强度的变化,推测日出日落时间和当天日照时长,估算雨燕途经地的地理位置,探寻其迁徙路线。下图为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单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使用“光敏定位仪”估算雨燕途经地的位置,其误差较小的地点是(     
A.北京B.准噶尔盆地C.刚果盆地D.南非高原
2.北京雨燕(     
A.一直向西南方迁徙B.途经两大洲两大洋C.飞越多处荒漠地区D.最终到达热带雨林
2023-05-11更新 | 70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昌平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光伏电站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太阳辐射强度达到一定数量时开始出力的时间,视为光伏电站的开机时刻;太阳辐射强度小于一定数量时停止出力的时间,视为光伏电站的关机时刻。位于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一智能控制、跟踪太阳视运动的光伏电站在一年内的开关机时刻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光伏电站开机时长年内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天气状况B.太阳高度C.白昼时长D.气温变化
2.该光伏电站可能位于(     
A.广东B.陕西C.新疆D.吉林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5 .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光合有效辐射对农作物生长存在积极影响。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下列地区中农业生产潜力较大的是(     
A.东南丘陵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柴达木盆地
2.甲地PAR值低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植被多C.地势高D.降水多
6 . 我国于2020年11月24日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下图是火箭发射现场),开启我国首次月壤采样返回之旅。此次探月工程中(     
A.火箭穿越的大气层,气温先持续升高后降低
B.探测器可利用太阳活动产生的能量进行发电
C.探测器与地球间的通讯可能受太阳辐射的干扰
D.探测器始终运行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中
2024-01-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淤泥质海岸地带,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



(1)图中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规律是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红树林主要分布在(     )(双项选择题)
A.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B.热带和亚热带淤泥质海岸地区
C.等温线密集的海岸地区D.年平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

红树林是由红树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



(3)红树林植被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能在海水中生长,与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相比,红树林分布区的环境特点有____。(双项选择题)
A.土壤盐度高B.昼夜温差大C.太阳辐射强D.海风风速大
(4)红树林被称为“消浪先锋”、“天然的污水净化厂”、“海洋生物的伊甸园”,说出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8 .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青藏地区太阳能应用的投资,下图为青藏地区某地的太阳能光热电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能建造太阳能光热电站,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海拔高,大气较稀薄,大气削弱作用较弱
B.地势平坦开阔,用地面积广阔
C.海拔高,距太阳较近,获得太阳辐射能较多
D.白昼时间较长,太阳能较丰富
2.下列活动中所获取的能源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风能发电B. 潮汐发电
C. 水力发电D. 石油开采
9 . 2022年9月14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9月登陆最强台风。具有登陆强度强、影响范围广、大风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等特点,将给途经地区造成严重风雨影响。读图“台风梅花未来60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台风“梅花”生成于热带洋面,其能量的根本来源为____
(2)描述台风“梅花”登陆后的变化特点。
(3)说明台风“梅花”可能给登陆地区造成的危害。

事实上,台风“梅花”给登陆地区造成的灾害并不严重。

(4)请分析登陆地区受灾程度较轻的原因。
(5)说出监测台风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我国积极推进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加快低碳建筑的推广和发展。图左为1981-2012年我年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右为“日光城”拉萨某地“低碳建筑示意图”。



(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拉萨某地低碳建筑选择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自然原因。

与普通建筑相比,低碳建筑不仅增加了光伏发电板,还设计了双层玻璃、鹅卵石和可控开关(甲、乙、丙、丁)。


(2)分析低碳建筑中鹅卵石在白天的作用。
(3)下图中,能说明双层玻璃层可以有效保存房屋内热量的是____(A或B)图,并用温室效应原理解释____

(4)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冬季的白天为减少屋内耗能,应该关闭开关________,打开其它两个开关,在下图中横线处画上箭头,以表示冬季白天室内气流运动方向____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