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我国积极推进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加快低碳建筑的推广和发展。图左为1981-2012年我年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右为“日光城”拉萨某地“低碳建筑示意图”。



(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拉萨某地低碳建筑选择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自然原因。

与普通建筑相比,低碳建筑不仅增加了光伏发电板,还设计了双层玻璃、鹅卵石和可控开关(甲、乙、丙、丁)。


(2)分析低碳建筑中鹅卵石在白天的作用。
(3)下图中,能说明双层玻璃层可以有效保存房屋内热量的是____(A或B)图,并用温室效应原理解释____

(4)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冬季的白天为减少屋内耗能,应该关闭开关________,打开其它两个开关,在下图中横线处画上箭头,以表示冬季白天室内气流运动方向____
2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塔拉滩建有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产业园,占地609平方千米。



(1)说明图示区域建设光伏产业园的有利条件。

下图为该产业园的工作人员清洗光伏板。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光伏板下牧草长势良好的原因。
2023-01-07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粮食安则天下安。中国粮食连年丰收,长期保持库存充足。下图示意建有粮库的四地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粮库所在地(     
A.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B.①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
C.冬至②地比③地昼更短D.④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
2.图中最符合天然低温、干燥库存条件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 . 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电能送入电网。有关专家指出:上海少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下图为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促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B.扰动电离层,影响有线电视信号传输
C.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D.为生物繁衍生长、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2.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①太阳能取之不尽,无污染②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③上海技术先进,土地充足④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5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卑尔根是挪威西部最大的城市,也是重要的渔业和航运中心,下图分别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示意图和卑尔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说出卑尔根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海水温度分布特征和成因。
6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技公司研发制造“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用于路灯照明。该设备的太阳能电池板可随太阳升落的轨迹进行上下、左右“追日”旋转,保证电池板以最佳角度朝向太阳,提高太阳能利用率。下图为“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示意图。

(1)若该设备在北京和海口(20°N,110°E)使用,说出夏至日两地太阳能电池板“追日”旋转的差异。
(2)若该设备在北京和南昌(28°N,116°E)使用,仅考虑昼夜长短状况,分析一年中两地路灯开启时刻的差异。
(3)若该设备在某城市中投入使用,列举影响路灯开启时间的主要因素。
2023-01-04更新 | 113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读“大洋中典型的密度垂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A.各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速率一致B.大洋表层密度在南北方向的分布特征
C.大洋表层的密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D.极地海域夏季融冰季节海水密度升高
2.相同吨位轮船吃水最浅的水域是(     
A.长江B.亚马孙河C.赤道海区D.高纬海区

8 . 读“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煤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     
A.生物能B.太阳能C.地热能D.重力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质历史上只有一次成煤时期B.煤层出现在上地幔底部
C.开采煤炭时大量释放二氧化碳D.成煤时期陆生植物繁茂

9 . 读“我国内蒙古西侧库布齐沙漠中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景观图”,完成问题。



1.该地建设大型光伏发电项目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技术先进,土地储备充足B.资金雄厚,能源供应短缺
C.太阳能丰富,土地储备充足D.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A.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B.为生物生长、水体运动等提供动力
C.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信D.促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市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有了初步了解,以下为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

成果1:地球的宇宙环境

某位同学这样描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日地距离约38.4万千米,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的主要能量来源。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四处笔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____
【示例】错误1原文:行星改正:恒星

某位同学动手操作,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太阳系的模型。



(2)请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评价该同学的作品,并提出修改建议____

成果2: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具有圈层结构,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平行分布;但在地表附近,各个圈层却相互渗透,存在物质交换。左图为同学们用橡皮泥加手绘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表示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3)左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____
(4)右图中的①②③④对应的地球圈层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3: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其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地质年代的古地理环境不同,主要生命存在形式的特点也不同。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O₂含量变化示意图。



(5)图中的地质年代甲为______。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是______
(6)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演化的特点是______,生物的出现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是______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