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几内亚岛是太平洋最大的岛屿,岛上多火山、地震。该岛屿周围海域有油气资源分布,人们通常利用地震波变化原理来勘探海底油气资源。下面图1为新几内亚岛简图,图2示意该岛屿某次地震时地震波传播路径,O代表震源。



(1)指出该岛屿山脉所属的地球内部圈层,推测该圈层在图1中自北向南沿140°E经线的厚度分布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
(2)指出图2中地震波横波、纵波均能到达的地点,并说明原因。
(3)说明人们利用地震波变化原理勘探海底石油资源的理由。
2023-08-15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1.4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 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是远远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巨大资源宝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与初期“上天、下海、入地”的“为进入而进入”相比,在资源紧缺的压力下,当前新兴战略资源的探索显得越来越迫切。据此回答问题。

1.在“上天”的过程中所经过的地球大气圈(     
A.只是由气体组成的圈层B.没有生物生存
C.是地球外部的一个独立圈层D.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2.如果人类有能力进入地心,则下列关于在“入地”探索过程中所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密度是均匀的
B.地球内部存在两侧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
C.地球的外核为液态物质,该物质是火山活动中岩浆的来源
D.自地表至地心,均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 .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卫星探测结果表明,火山灰最高冲至约28千米高空,卫星云图上甚至可见喷发而上的蘑菇云。读火山喷发图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问题。


   
1.从海底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层可能为液态D.④层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2023-08-15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1.4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 . 下图为风景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


   
1.瀑布所属的圈层是(     
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大气圈
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图中各圈层(     
A.可以相互转化B.独立发展
C.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D.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2023-08-1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1.4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 . 2021年10月20日日本熊本县阿苏山发生火山喷发,灰柱高达3 500米,火山碎屑流到达距火山口1千米以外的地方。读地球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岩石圈的是(     
A.d和eB.e和f
C.d和fD.f和g
2.阿苏山火山喷发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图→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6 . 下图为青岛一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下图中两条曲线之间为地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甲为(     
A.地表B.软流层C.莫霍界面D.古登堡界面
2.图中信息表明(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C.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D.山地的地壳一般比平原的地壳薄

7 .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及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B.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C.②是软流层D.岩石圈的范围不包括③层
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面附近B.古登堡面上部附近C.上、下地幔之间D.内、外核之间
8 .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左图)及“火山喷发图”(下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
(2)图中F处,A波完全____,B波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表示____界面,G+H为____
(3)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4)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颠簸,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建筑物的抗震系数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5)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A.地壳上部B.上地幔中的软流层C.下地幔D.外地核
9 .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______三个部分。
       

圈层名称

深度

特征

状态

地壳

______km

a.由______组成的固体外壳,上层为硅铝层,密度小,下层
为硅镁层,密度大。硅铝层在海洋部分很薄或缺失。
b.厚度不均,______薄,______厚,海拔越高地壳厚
度越______

固态

不连续面:莫霍界面 — 深度33km

地幔

上地幔

33-2900km

a.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越往下铁、镁的含量逐
渐增加。
b.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______层,这里可能为______
的主要源地。
c.下地幔______很大

固态

下地幔

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 — 深度2900km

地核

外核

2900-5150km

a.外核呈______状态,横波不能通过,其相对地壳流动
可能是地球______产生的主要原因。
b.______很大。

液态熔

融态

内核

5150-6370km

固态

2023-08-0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0 .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______等。各个圈层之间______,如化石形成于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风蚀地貌形成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喀斯特地貌形成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之间。
圈层名称含义组成特点与意义
大气圈地球外部厚厚的气体层气体和悬浮颗粒物,包括氮
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
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
水圈地表和近地表各种形态
水体的总称
海洋水、湖泊水
陆地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______
岩石圈
(过渡圈层)
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
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
包括______的全部和
______的顶部,主要为
______,由花岗质岩、玄武
质岩组成
是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主要的
______大板块
生物圈地球表层______总称
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a.不独立占有空间,广泛分布于地
壳、大气圈和水圈中的生物世界
b.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等圈层关系密切,彼此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2023-07-31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