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天气系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84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 . 下图示意20082017年南太平洋温带气旋源地分布。研究发现,图示区域温带气旋每年68月生成次数最多,12月~次年2月生成次数最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8~2017年南太平洋温带气旋多发源于(     
A.澳大利亚内陆地区B.澳大利亚以南海域C.南太平洋热带海域D.澳大利亚以东海域
2.图示区域温带气旋12月~次年2月生成次数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较低B.风浪较大C.地转偏向力弱D.受高压影响大
3.推测6~8月图示区域温带气旋形成后的主要移动方向和原因分别是(     
A.偏东方向、陆地冷高压影响B.偏西方向、东南信风的影响
C.偏北方向、极地东风的影响D.偏南方向、西北季风的影响
2024-05-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2 . 2019810-13日,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我国浙江温岭登陆,纵穿浙江、江苏两省后,移入黄海,在山东再次登陆,形成了强降水。来自对流层低层的东南风为山东此次强降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下图示意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路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超强台风“利奇马”从首次登陆浙江温岭至再次登陆山东期间,图中甲地可能(     
①风向由西北风转变为西南风②风向由东北风转变为东南风
③风力逐渐由大变小④风力逐渐由小变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东南风为山东此次强降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主要是由于东南风(     
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显著②从海洋挟带丰富的暖湿水汽
③促进水汽辐合上升,冷凝成云致雨④受到海岸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剧烈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3 . 中国南海热带扰动于北京时间2020898时,发展为热带低压,热带低压生成后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8108时热带低压在中国南海北部海面上加强为热带风暴级台风“米克拉”。1173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下图示意20208月台风“米克拉”的路径及最低气压、最大风速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台风“米克拉”的路径,说明11日0时后(     
A.最低气压迅速下降B.最大风速迅速增强
C.台风中心势力减弱D.天气转晴,气温升高
2.图中台风生消变化过程中(     
A.气压场强度未出现明显变化B.台风登陆后,风速减小,气压持续降低
C.福建东南部、广东东部沿海出现强降水D.台湾西南部的降水多于东南部
3.台风“米克拉”进入台湾海峡后,快速增强的原因可能是(     
A.洋面异常偏冷B.两岸地形影响
C.水汽含量减少D.海陆热力差异

4 . 雷暴是由旺盛的积雨云所引起的,伴有闪电、雷鸣的局地强对流性天气,当雷暴过境时,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我国青藏高原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下图为一次典型雷暴天气垂直截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变化最符合此次雷暴过境的是(     
A.风向突变B.气温升高C.气压降低D.风速减小
2.目前雷暴难以预报的原因是(     
A.尺度小B.对流弱C.天气系统单一D.观测数据丰富
3.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相比,青藏高原雷暴日数多的原因(     
A.与同纬度地面相比,夏季青藏高原地表气温更高
B.与同纬度地面相比,夏季青藏高原地表气温更低
C.与同海拔大气相比,夏季青藏高原地表气温更高
D.与同海拔大气相比,夏季青藏高原地表气温更低
2024-05-1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使澳大利亚大气活动中心的势力、位置、性质发生季节变化。下图为某日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等压线推测,该日最接近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A.清明B.小暑C.秋分D.立冬
2.图中锋的性质及其移动方向为(     
A.冷锋,顺时针B.冷锋,逆时针C.暖锋,顺时针D.暖锋,逆时针
3.甲、乙、丙、丁四地(     
A.甲地气压值可能为1036hPaB.图示季节乙地气候干燥少雨
C.图示时刻,丙地天气晴朗干燥D.图示时刻丁地逐渐形成飓风
2024-05-12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6 . 地形可以影响附近的大气运动,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某年7月中旬浙江天月山附近出现三次强对流天气,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天目山对流触发过程的概念模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强对流天气下的降水中心应位于(     
A.山体迎风侧B.辐合线东部C.辐合线西部D.背风坡山腰
2.与模型中西南背景气流成因相关的是(     
A.副热带高压脊B.中纬西风C.东南季风D.西南季风
2024-05-1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7 . 2024年2月初,长江中游经历了一次大范围冻雨天气。冻雨多在强冷空气或寒潮到达时,由冷暖空气交锋而产生,是冷暖势力拉扯博弈的结果。在冷暖“交战”前,较强冷空气在长江中游地区铺上了“冷垫”,随后较弱的冷空气南下,强盛的暖湿气流在冷垫上爬升,暖湿气流下部气温在冰点以下,于是在大气垂直层形成了逆温层,最终形成“天上是雨,落地为冰”的现象。下表为2024年1月下旬和2月上旬武汉天气统计。下图为冻雨分布区的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时段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风力(级)风向
1月21—25日5-43—4北风转西北风
1月26—31日1122北风转东南风再转北风
2月1—5日1.8-22—3北风
2月6—10日6.6-1.22北风转西南风

1.武汉最有可能出现冻雨天气的时段是(     
A.1月21—25日B.1月26—31日C.2月1—5日D.2月6—10日
2.推断武汉最有可能位于图中(     
A.④B.③C.②D.①
2024-05-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2002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某一地区正在经历沙尘暴。完成下面小题。

1.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     
A.风力较为微弱
B.盛行下沉气流
C.位于暖锋锋前
D.位于冷锋锋后
2.与10月23日相比,经历此次沙尘暴地区10月22日的风向和气温特征是(     
A.偏东风,气温较低B.偏西风,气温较低
C.偏东风,气温较高D.偏西风,气温较高
2024-05-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霜冻是指气温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严重损害农作物甚至致其死亡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某月17~20日霜冻线位置变动。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霜冻发生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导致20日比19日霜冻线位置偏北的主要原因是(     
A.冷气团势力增强B.冷暖气团势力大致相当C.暖气团势力增强D.冷锋追上暖锋形成锢囚
2024-05-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卷(三)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昆明准静止锋是影响贵州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其位置的来回摆动、强度的不断变化对贵州的天气影响极大。昆明准静止锋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主要存在于冬半年,其中冬季有41.6%为准静止锋天气影响。图左示意20072020年冬季昆明准静止锋日数逐旬分布,其中2011年准静止锋日数最多。图右示意冬季昆明准静止锋不同锋向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完成下面小题。

1.2011年准静止锋日数最多,主要原因为(     
A.冷空气活动频繁B.冷空气势力较弱
C.暖空气势力较强D.暖空气势力较弱
2.冷空气越强,准静止锋的锋线走向越接近(     
A.东西走向B.西北—东南走向
C.南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
2024-05-10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