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2019年5月11日阿拉善盟遭遇近10年最强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下图为2019年5月11日5:00至24:00阿拉善盟拐子湖地面气象要素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大风、沙尘暴最强时段为(     
A.20:00~24:00B.14:00~20:00
C.8:00~14:00D.4:00~8:00
2.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B.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增强D.太阳辐射减弱
2021-04-13更新 | 81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高中生小明在作文里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西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它的写照,家乡人们世代在大山脚下耕种,这里的夜有那么点冷,但是挡不住我对它的热情”。左图是小明家乡地貌手绘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阴山脚下地貌为(     
A.河漫滩B.三角洲
C.冲积扇D.新月形沙丘
2.小明家乡人们在山脚下耕种,是因为那里(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地下水位低 ④泥石流或滑坡灾害少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结合右图指出小明家乡夜里比较冷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①少B.地表反射率高,②强
C.晴天多,③弱D.纬度高,风力大,④少

3 . 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市的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藏南地区,与青藏高原之间有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这里地壳。下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情况下土壤的冻结过程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     
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B.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
C.使地面反射率变小
D.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
2.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夏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     
A.冻结时间较迟B.获得光照较少C.水分蒸发较弱D.上空气温较低
2021-02-25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10-11高一上·甘肃兰州·期中
4 .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21-02-09更新 | 456次组卷 | 115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秀珍菇生产需避光遮阳。浙江某地在秀珍菇生产大棚上搭建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棚内种菇、棚顶发电.形成了“农业+新能源"生态高效生产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产方式会使棚内(     
A.太阳辐射减弱B.地面辐射增加
C.大气吸收增加D.地面反射增加
2.与原秀珍菇生产方式相比,该生产方式的优势有(     
①增加经济效益②增加土壤肥力③减少土壤污染④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1-01-09更新 | 10374次组卷 | 46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辐射强迫,是指由于气候系统内部变化,如二氧化碳浓度或太阳辐射的变化等外部强迫引起的对流层顶垂直方向上的净辐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中不同因素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可以通过辐射强迫来衡量。

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有:CO2、CH4,(主要来自水稻种植等)、N20(主要来自施肥后的土壤)、卤烃等。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的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而SO2气体主要来自燃煤。下图示意1750—2005年人为产生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辐射强迫。



(1)21世纪初,大气中CH4,浓度上升几乎停止,N2O的浓度在同时期内持续上升。根据材料,分别说明其可能原因。
(2)说出气溶胶产生的辐射强迫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分析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共同作用下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
(4)据推测,未来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会减弱,请分析材料说明原因。

7 . 下图左为“我国西北地区蔬菜大棚的景观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     
A.④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B.③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②的大部分被大气直接吸收D.①在多云的白天作用更明显
2.左中的塑料薄膜可以(     
A.增强①,对大气保温B.阻挡②进入蔬菜大棚
C.阻挡③,减少降温幅度D.减少④,保持水分

8 . 我国被誉为“基建狂魔”,隧道等交通建设技术世界领先。读我国某山地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气温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7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据图可知,此隧道(     
A.内外温差白天大于夜晚B.内部温差大于外部
C.冬暖夏凉D.北京时间12时气温最高
3.隧道可能位于(     
A.大兴安岭B.秦岭C.南岭D.天山

9 .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霜冻是致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某区域连续四天霜冻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四天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     
A.雾霾加剧B.持续升温C.大风降温D.对流雨盛行
2.图示时段最可能在(     
A.1月B.4月C.6月D.8月
3.灌水法可有效防范霜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由于该方法可以(     
A.增强地面反射B.削弱大气逆辐射
C.增加土壤肥力D.提高土壤比热容
2020-11-09更新 | 3895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2019年10月,澳大利亚发生了一场森林大火。这场大火燃烧了4个多月,火灾蔓延至澳大利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由环境监测卫星拍摄的2020年元旦前夜的图像显示,滚滚浓烟融合成一个巨大的团块,漂洋过海穿过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到达12000多千米外的南美洲。下图为烟云飘动轨迹模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灾持续期间,澳大利亚大陆(     
A.西北部地区少雨B.大部分地区炎热
C.西南部地区降水多D.东南沿海处少雨季
2.将烟雾输送到南美洲上空的是(     
A.高空西风B.赤道低气压
C.高空信风D.副热带高气压
3.推测飘到南美大陆上空的烟雾会直接影响该区域的(     
A.气候特征B.天气状况
C.水文特点D.植被生长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