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6 道试题

1 . 2022年1月14-15日,汤加首都附近的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喷发的火山灰与蒸汽在太平洋海面形成“蘑菇云”(如图1)。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B.②C.③D.④
2.从大气受热过程来看,火山喷发产生的“蘑菇云”会(     
A.增强太阳辐射B.增加大气反射C.减弱大气辐射D.增大昼夜温差

2 .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2020年冬至前后,福建南平、龙岩、宁德、三明等地的高海拔地区出现了雾凇景观。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的美景煞是好看,让人宛如进入冰雪童话世界,吸引了不少游人和摄影爱好者专程前往“打卡”(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大气受热过程来看,雾凇的形成是因为(     
A.①较弱B.②较强C.③较弱D.④较强
2.游人和摄影爱好者“打卡”的最佳时间是(     
A.晴朗微风的清晨B.晴朗温暖的午后
C.风雨交加的子夜D.细雨蒙蒙的傍晚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拉萨本地蔬菜夏季供应量达到市场的80%,冬季供应量在48%左右。为了促进西藏大棚发展,山东寿光派出技术员到拉萨指导蔬菜种植。



(1)寿光技术员到拉萨后感觉该地昼夜温差比较大,试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原因。
(2)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技术员教农民向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生长,试说明原因。
2022-09-06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4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完成下面小题。



1.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2.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演示(     
A.大气的温室效应与地面辐射的关系B.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C.大气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D.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5 . 2021年4月29日11时22分,“天宫”号空间站的核心舱“天和”号送入400km轨道,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时代即将开启。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面相比,空间站表面太阳辐射变化最明显的是(     
A.紫外线增强B.红外线减弱C.可见光增强D.X射线减弱
2.空间站所在位置的大气层(     
A.水汽含量高B.臭氧浓度大C.气压低D.温度低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采用黑、白(透明)条带地膜覆盖法繁殖山葡萄,即在垄中间用透明塑料薄膜,垄两侧用黑色塑料薄膜,以提高葡萄植株成活率和葡萄品质。



(1)新疆繁殖山葡萄使用塑料膜保温的原理是减弱了右图中的____散失(填序号);黑色塑料膜保温作用差的原因是削弱了右图中的____(填序号),所以垄侧铺黑色塑料膜的作用主要是____
A.增加土壤肥力,降低土壤湿度B.保持水分,抑制杂草滋生
C.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膜内温度D.降低温度,促进作物光合作用
(2)利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分析新疆葡萄品质高的原因。

7 .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喷发(同时引发5.8级海底地震),火山灰柱高达20千米,火山灰云团在空中弥漫。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对沿海地区居民发布了预警。图甲示意汤加地理位置。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太平洋沿岸国家对其沿海地区居民发布的预警可能是(     
A.大气污染B.海啸C.风暴潮D.火灾
2.在大气中弥漫扩散的火山灰会显著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从而导致(     
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增强

8 . 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回答下面小题。



1.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B.连续的霜冻天气
C.持续的伏旱天气D.台风来临狂风暴雨
2.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2022-12-26更新 | 376次组卷 | 40卷引用: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研究发现,部分南极地区已经被绿藻覆盖,甚至在太空中都能看到成片的绿色。据估计,南极地区的绿藻面积在夏季可达到1.9km2,其中62%的绿藻爆发点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的小岛上。下图为南极地区绿藻爆发点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影响南极地区绿藻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光照和土壤B.岩石和地形
C.气温和水温D.风力和浮冰
2.绿藻对南极地区气温变化的影响,目前尚不确定。关于“不确定”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绿藻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
②绿藻生长可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③绿藻可使白天气温更高夜间气温更低
④绿藻可以减少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5-28更新 | 747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翔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9月开学考试地理测试题

10 .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塑料大棚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2.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强
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
D.大气的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