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月20日,位于云贵高原西部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遭受大雾,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50米,严重影响出行。下图为大雾中的威宁景观图。



(1)推测大雾现象最严重的时刻并说明理由。
(2)指出大雾的主要危害,并提出此期间出行的可行措施。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为位于云贵高原威宁地区的黔韵紫海草莓种植基地生产景观,大棚覆盖白色的透明薄膜,草莓根部覆盖白色的透明地膜,近年来该地受寒潮影响大。



(1)简析该地冬季能利用大棚种植草莓的主要原因。
(2)指出覆盖地膜的关键作用。
(3)寒潮到来时,除了覆盖地膜,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并指出采取措施的原理。
3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表示____,②表示____(填名称)。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填序号)
(2)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加以解释。
(3)图乙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____。Ⅱ层大气以____运动为主。
(4)运用图甲原理,解释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2023-02-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辐射名称是:A:____,E:____,H:____
(2)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跟图中哪一环节有关____(填字母)。
(3)近地面大气主要热源是____,图中起保温作用的是____(填字母),起此作用的主要大气成分是________
(4)图中字母A、E表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____(填字母),属于长波辐射的是____(填字母)。
2023-02-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22日,意大利卡塔尼亚埃特纳火山爆发,火山喷发产生了浓雾和灰烬,迫使附近机场临时关闭。下图为火山喷发图及大气受热过程图。



(1)说明火山灰喷出地表后首先进入的大气圈层及该层大气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推测火山喷发往往会产生浓雾的原因。
(3)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火山灰浓雾和灰烬会对当地天气产生的影响。
6 . 下图为某区域等压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上海的风向为____,台北和上海两地风力更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
(2)从气流运动状况来看,北京所处位置为____中心,日本此时易形成____(晴朗、阴雨)天气。
(3)若甲乙形成热力环流,则甲乙气温较高的是____,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____,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
2023-02-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开学摸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长沙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22年利用暑假对该建筑进行研究。下图为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查阅大量资料和进行实地研究后,绘制的香格里拉房屋模型图。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研究小组的同学们解决下列问题。

(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
(2)分析与内室相比,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
(3)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阐述内室增温的过程。
(4)为了增强该房屋的保温效果,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在暖棚的底部铺设一层厚厚的鹅卵石,请说明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印度首都新德里坐落在宽阔的山谷中,地势相对较低,北面是丘陵山地。每年10月底,印度的传统节日集中,节日里人们会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在新德里的道路上行驶着近30万辆柴油车,有的车龄已达十几年以上。新德里北部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方式落后。

2022年11月5日,央视新闻报道印度出现严重空气污染,导致当地居民呼吸困难。当地居民对记者描述自己的感受:“天空昏暗,阳光暗淡,空气中弥漫着柴草燃烧的味道。”目前,印度政府已采取措施,对环境进行治理,当地居民正期待重见蓝天。下图为新德里位置图及央视新闻截图。



(1)解释当地居民感受到的现象的成因。
(2)分析新德里空气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
(3)请为新德里居民实现重见蓝天的愿望出谋划策。
2023-02-2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的4-5月份,白天9时至午后14时之间,在晴朗和风速不大的条件下,观察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目标物时,往往出现强烈的颤动现象,近地层犹如受着火炉的烘烤一样,热气腾腾,当地群众把开垦地上这种光学现象称为“地气上升”。春季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出现地气上升现象时,能把开垦地土壤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并形成扬尘,严重时扬尘可发展到数十米以上,使大气浑浊度升高,气温日较差较小。下图为白天开垦地和草地地面温度的平均变化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指出大气受热过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含义。
(2)推测白天开垦地和草地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发生严重扬尘时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题资料: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太阳、地面和大气之间存在着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影响着大气的温度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全球变暖。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和我国两城市某日的天气情况。


城市

天气现象(白天/夜间)

最高温/最低温

上海

28℃/18℃

西宁

22℃/3℃

课题思考:
(1)说出示意图中数字代表的含义。
(2)与上海相比,说出西宁的昼夜温差特点,并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原因。
(3)说明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