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坚持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对雾霾形成的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精准性,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浓雾天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023-02-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开学摸底)地理试题

2 .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脸颊多为黑红色,中午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这些现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图示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地面大气增温主要是吸收了(     
A.①B.②C.③D.④
2.藏族人脸颊呈现黑红色,原因之一是(     
A.①过多B.②过强C.③过多D.④过强
3 . 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所表示的过程或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①——大气吸收B.②——到地面的太阳辐射
C.③——大气反射D.④——大气逆辐射

4 . 最新研究发现,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从而北极气温有所降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鸟粪影响北极地区气温的地理原理是(     
A.增加了太阳辐射B.减弱了地面辐射
C.减弱了大气逆辐射D.增强了大气辐射
2.该影响最弱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题资料: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太阳、地面和大气之间存在着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影响着大气的温度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全球变暖。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和我国两城市某日的天气情况。


城市

天气现象(白天/夜间)

最高温/最低温

上海

28℃/18℃

西宁

22℃/3℃

课题思考:
(1)说出示意图中数字代表的含义。
(2)与上海相比,说出西宁的昼夜温差特点,并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原因。
(3)说明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6 . 积云是对流层中的常见现象。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携带的水汽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积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积云形成的高度最低的地区,其纬度可能是(     
A.0°NB.30°NC.60°ND.90°N
2.云层增厚时会导致(     
A.地面长波辐射增加B.大气逆辐射增加
C.全天近地面气温下降D.地表接收太阳辐射增加
7 .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的含义分别是:A____;B____;C____;D____;F____;I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图中I的作用是____
(3)比较晴天与阴天气温日较差的大小:____,其原因是什么?____

8 . 2022年1月28日,位于日本九州的樱岛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烟柱高达3400米,向四周弥散。下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此次火山喷发后蔓延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使图中的环节(     
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和热力环流示意图。



(1)左图中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下图中的____(填选项)。

(2)民居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白天,石质地面与山林对应________(填甲、乙),用箭头在右图中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____
(3)假如右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
(4)假如右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地,请你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两条合理性建议____
2023-02-1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返校考试地理(选考)试题

10 . 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只考虑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和云层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量最少的地区是(     
A.赤道地区B.20°N地区C.40°N地区D.60°N地区
2.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云量多少B.大气厚度C.太阳高度D.通过的大气路径
2023-02-0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