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8 道试题
1 . 某滨海城市一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海陆风现象及其影响”的课题研究。下图是该小组测得该城市某日晴天近地面气温变化曲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协助他们完成下列任务。

(1)海陆风是由于____差异,导致海滨地区的风向随昼夜变化。它也是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____的反映。
(2)据图说明海洋与陆地气温日变化的主要差异。
(3)某一剧组在该城市的滨海影视基地拍摄女主角面朝大海,让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大约应选择上图中的____时段来拍摄该场景。请你在下图中的线段上用箭头正确表示该时段的空气环流方向____

(4)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海陆风现象,你认为还可以选择哪些气象要素进行观测研究?
2024-05-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2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我国西南某地区的甲(海拔2200米)、乙(海拔1900米)、丙(海拔1300米)三地测量风向及风速,如下图所示,其箭头越长,表示风速越大。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甲、乙、丙三地所在山坡坡向(     
A.甲为东北坡B.均为西北坡C.丙为东南坡D.均为西南坡
2.图中乙地风速相对较小的时刻最可能是(     
A.0时和11时B.3时和13时C.7时和19时D.9时和21时
3.导致丙地一天内不同时间风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压差②季节③坡向④摩擦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上海·专题练习
3 . 江西省某高中学生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期到附近山区开展地理野外观察活动。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天文现象的观测,是本次野外观察活动的内容之一。

(1)学生们于晨色朦胧中出发,不久便迎来旭日阳光,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同学发现车辆影子就在车前随行,影子大致与车辆同宽,此时车子行驶方向大致是______(单选: A.正西   B.西南   C.东北   D.东南)。负责记录日出日落时间的同学,再计算出昼长时间,该日昼长应该是______(单选:A.超过12小时   B.12小时   C.少于12小时)。

材料二   在山中,同学们发现山顶和陡坡上的树木高大、软叶宽阔,多种香樟树、马尾松,山沟中的树木比山坡上要茂密,在山腰缓坡则有农民种植的茶园(图1)。树林内比较阴凉,通过测量,白天林内的气温比林外低 4-5℃。

(2)该地的天然植被是______,山顶和陡坡上的树木对山下茶园所起的保护作用主要是______(单选: A.挡风沙   B.保水土)。山沟中的树木草本比山坡上要茂密的原因是______
(3)林内气温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是______(单选: A.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   B.地面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林内、外气温差异会影响局地大气微运动。请在图2中的直线上添画箭头,完成林内、林外之间的大气微运动示意图(2) ______

材料三   3是他们拍下在山坡道路施工地点红壤的照片,表一是他们返回学校校后,通过实验测得的红壤中各主要成分比重统计表。

表一   红壤成分比重统计表

红壤成分有机质矿物质水分空气
占比1%49%30%20%

(4)通过实验测定,同学们发现红壤中含赤铁矿较多,土壤中的赤铁矿主要来自于(     
A.生物B.气候C.母质D.化肥

(5)从土壤中各成分的比重看,该地红壤的肥力相对较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
(6)同学们将土壤照片和理想状态下发育完整的森林土壤剖面进行了相比,发现红壤中腐殖质层和成土母质发育不明显,请从土壤演化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2024-05-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上海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4 . 某同学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在教室中模拟演示“热力环流”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前(左图),学生观察到学具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水平摆动。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右图)。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现结果相同。

(1)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____
(2)依据上面两幅图及实验过程,请在下图中连续绘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在环节中标出近地面气压。

(3)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你的建议是____
2024-04-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二)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某季节日均温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的原因是(     
A.人口众多B.建筑密集C.植被茂密D.地面硬化
2.图中甲乙一线高空及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绘制错误的是(     
A.B.
C.D.
2024-04-2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完成下面小题。

1.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图中“穿堂风”现象最显著的是(     
A.B.
C.D.
2.人为制造“穿堂风”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①减轻大气污染②减少生活用能③降低室内温度④降低室内湿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7 . 城市不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会引起微气候条件的恶化(如热岛效应、大气污染、空气交换变弱等),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表示意2009—2018年北京不同季节城郊气象站点的平均气温。据此回答问题。

季节城市站平均气温/℃郊区站平均气温/℃
春季15.6214.12
夏季27.1225.69
秋季14.1612.00
冬季-0.41-2.57
1.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不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导致冬季城市与郊区温差大的自然因素最可能是郊区的(     
A.纬度位置B.太阳辐射C.占地面积D.植被覆盖度
2024-04-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对流层中“热力环流原理”过程中所绘制的示意图,1000米为高空,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上图中用箭头在上图标出环流模式。
(2)甲、乙、丙、丁四点,气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为____;甲、乙、丙、丁四点,气温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____
(3)上图中的热力环流状况如果出现在深秋时节,从大气的热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则甲、乙中易出现大雾天气的是____,并说明理由____
(4)上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有____,其中C处风向是____
(5)上图中A、D两处相比,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
2024-04-1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 . 大理某气象台(25°42′N100°11′E,海拔1990.5m)西距点苍山约4km,东距洱海约2km,位于东南低西北高、依山傍水的坝区内。受湖陆风和山谷风的影响,该坝区内盛行风向呈现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下图分别为某日该地近地层风速(单位:m/s)日变化图和气温(单位:℃)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气象台夜晚风速较小的原因是(     
A.地面摩擦作用,风力减弱B.湖陆风与山谷风相互抵消
C.地面降温快,出现逆温层D.大气吸热保温作用增强
2.该日北京时间15:00,该气象台的盛行风向可能是(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2024-04-10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10 . 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当洞内空气温度低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右图为我国西南某地一溶洞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A.B.
C.D.
2.最有利于该溶洞形成的地理条件是(     
A.岩石致密B.高温多雨C.植被稀少D.土层厚薄
2024-04-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