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由于冰川表面气温与周围同高度的气温差异,导致空气团沿着冰雪表面流动形成的风称为冰川风。珠峰北坡的绒布河谷大致呈南北走向,东、南、西三面被高山环抱。实验人员沿河谷底部设置了甲、乙、丙3个站点,测得3个站点白天都会受到偏南风影响,其中甲站点测得的偏南风明显强于乙、丙两站点。该偏南风强弱是受冰川风、山谷风等共同影响。下图为绒布河谷南北剖面示意图。

(1)简要说明三个站点白天测得的偏南风形成原理。
(2)简要分析白天谷地东西两侧的山谷风对偏南风起到的作用。

2 . 古印第安人在安第斯山一处天然洼地开垦梯田(13°S73°W),.不同高度处铺设不同覆盖度、厚度的鹅卵石,越往下鹅卵石越密集、越厚,以营造差异化的小气候,进行农业环境模拟,全年栽培不同农作物。下图示意古印第安时期该梯田剖面结构,该梯田底部和顶部相对高差约150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梯田不同地点的昼夜温差(     
A.甲>乙>丙B.甲>丙>乙
C.丙>乙>甲D.丙>甲>乙
2.从热力成因看,该梯田内(     
A.白天吹山风,夜晚吹谷风B.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C.全天盛行山风D.全天盛行谷风
3.该梯田同一地点的昼夜温差在每年4~10月更大,主要取决于(     
A.气温高低B.白昼时长C.植被状况D.天气状况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为研究某地焚风(干热)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1)。图2为某年1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开始移动。完成下面小题。

1.A观测点开始出现焚风的时间(地方时)是(     
A.3-4时B.7-8时C.13-14时D.19-20时
2.B处锋面形成的原因及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A.B地冷湿的湖风、谷风与A地高温干燥的焚风相遇;锋面向北移动
B.B地冷湿的湖风、谷风与A地高温干燥的焚风相遇;锋面向南移动
C.B地暖湿的湖风、谷风与A地寒冷干燥的焚风相遇;锋面向北移动
D.B地暖湿的湖风、谷风与A地寒冷干燥的焚风相遇;锋面向南移动
2024-05-0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陆风是指由于陆地和湖泊的热力性质差异,沿湖地区风向出现昼夜变化的天气现象。湖陆风全年均可出现,但以温暖季节为盛。伊尔库茨克是贝加尔湖区域最大的城市,面积76.79万平方千米。伊尔库茨克市附近有西伯利亚铁路,便利的交通使其成为西伯利亚东部贸易中心和游览贝尔加尔湖的中心城市。下图示意贝加尔湖流域等高线。

(1)请在图中用“→”完成伊尔库茨克与贝加尔湖之间的白天湖陆风热力环流示意图。

(2)随着伊尔库茨克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热岛效应的增强,推测沿岸地区湖风和陆风强度的变化特点。
(3)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贝加尔湖冬季湖陆风弱的原因。
2024-04-29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某同学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在教室中模拟演示“热力环流”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前(左图),学生观察到学具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水平摆动。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右图)。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现结果相同。

(1)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____
(2)依据上面两幅图及实验过程,请在下图中连续绘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在环节中标出近地面气压。

(3)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你的建议是____
2024-04-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二)地理试题
6 . 大气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03-30 8:00 ~03-31 0:30的气温统计

气象站点最小值(℃)最大值(℃)
崇明11.230.6
徐家汇15.829.1
闵行13.130.7
金山12.729.6

(1)图1中数字代表的大气分层,有利于高空飞行是       
A.①B.②C.③D.④

(2)探空气球从地面上升到30千米高空,随高度增加气温的变化是       
A.逐渐升高B.先升高后降低
C.逐渐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3)图2中的数字编号,①属于_____(A.短波 B.长波)辐射,③④都属于_____(A短波 B.长波)辐射;④代表的名称是____
(4)闵敏通过APP 查询上海的天气情况(图3)。从 4个气象站的昼夜温差,可以判断3月30日上海的天气是__________(A. 晴天 B.阴雨天)。结合图2,解释具体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
(5)从自动气象站实况地图看,上海31日夜间0:30 气温最低值在_____(A崇明B.金山)区,比最高值大约要低____(A6℃ B.5℃)。城、郊间气温差值,是热岛效应强弱的指标,于是闵敏推测:上海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应该出现在____(A白天 B.夜晚)。画出城、郊之间热力环流示意图。____

2024-04-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4·河北·二模

7 . 降水同位素保存了源区蒸发和降水过程的历史变化,是气象气候研究的重要依据。大气中弥散水汽的降水同位素值低于雨滴,雨滴与低降水同位素值水汽交换时间越长,雨滴自身的降水同位素值越低。若蒸发强烈,会导致降水同位素值增大。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兰州对流降水雨滴降水同位素值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兰州对流雨最多的季节,当地(     
A.日落西南方向B.白昼时间较长
C.日落时间较早D.暖锋降水较多
2.一般情况下,对流降水的雨滴在下落过程中降水同位素消耗较少,可能是因为降水时(     
A.雨滴直径大B.雨滴起始高度低
C.上升气流强D.雨滴升降次数多
3.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兰州对流降水雨滴降水同位素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B.降水量大C.风速大D.相对湿度小
2024-04-24更新 | 371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8 . 智利科金博地处29°S~32°S南美大陆西海岸,常年存在暖空气夹在上下冷层之间的现象,夏半年更显著。下图示意夏季白天暖空气夹层出现时的气流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处暖空气夹层形成的原因是(     
①锋面逆温     ②气流下沉增温     ③寒流降温     ④地面辐射降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与夜晚相比,白天暖空气夹层更显著,主要因为(     
A.海风抬升后释放热量B.海风到达山顶后下沉
C.离岸风增强寒流势力D.离岸风带走山坡热量
3.暖空气夹层的存在导致中央谷地(     
A.多雨多雾B.多雨少雾C.少雨多雾D.少雨少雾
2024-04-23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期末真题实战卷03-【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2024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9 . 城市干岛是指城区低空大气中水汽含量小于郊区的现象,其强度可用城区相对湿度与郊区相对湿度的差值来表示,差值绝对值越大,干岛效应越强。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干岛强度最弱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直接影响该城市干岛形成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下渗C.降水D.径流
3.若该城市干岛效应不断加强,将会导致城区大气(     
A.热岛效应减弱B.污染程度减轻C.稳定程度提高D.水汽含量增加
2024-04-23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考前模拟文综地理试题03(2024年)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10月底到11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华北到长江中下游的温暖程度达到同期极端水平,华北地区出现了重度霾。下图示意该时期华北地区霾程度分布。石家庄市更在10月底体会到夏日般的气温。下表示意20231030-31日的天气状况。

时段天气现象风向风力气温
1030日白天北风<3最高23
1030日夜间西风<2最低11
1031日白天东南风<3最高29
1031日夜间西风<3最低14

(1)说明10月底到11月初华北地区易出现重度霾的原因。
(2)推测石家庄市31日气温高于30日的原因。
(3)石家庄市31日的某时段重度霾有所减轻,指出是哪个时间段,并说明理由。
2024-04-23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