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0 道试题

1 . 受山地和湖面影响,云南洱海附近大气环流会受到山谷风和湖陆风的综合影响,左图为洱海附近四个观测站纬向(即东西方向)风向风速日变化示意图(风速正负值代表不同风向)。右图为四个观测站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观测站中,风向受湖陆及坡谷之间热力作用影响最小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四个观测站中(     
①甲站受遮挡较少,海拔高,风速较大②丙站白天容易形成地形雨
③乙站受坡向影响,下午风向转向早④丁站受地势影响,日温差较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12-21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2 . 焚风现象指干燥空气作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在我国尤其以太行山东麓地区最为典型。图1为太行山东西两侧地形剖面图,图2为太行山东麓焚风出现次数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太行山东麓焚风现象多发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太行山东麓焚风现象典型,主要是东麓. (     
①平原地形海拔低,气温高②相对高度大,增温幅度大
③海洋调节作用强,气温高④位于强劲西北风的背风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3.太行山东麓焚风现象夜晚频次高,是由于夜晚(     
A.焚风与山风叠加B.焚风与谷风叠加
C.焚风与海风叠加D.焚风与陆风叠加

3 .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图1),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B.便于采光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D.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2.室内大厅中央水池的主要作用是(     
A.储存生活用水B.增加室内湿度C.美化居室环境D.冷却大气温度
3.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     
A.从四周流向水池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D.四周为上升气流

4 . 下图中左图示意天山天池气象站周边区域等高线(单位:m)分布,右图示意该气象站某日山谷风风速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气象站山风与谷风比较(     
A.受天池影响,山风较谷风快B.受河谷地形影响,山风较谷风快
C.受积雪冰川影响,山风较谷风快D.受昼夜长短影响,山风较谷风快
2.关于该气象站山谷风特点及其转换,叙述正确的是(     
A.谷风较山风更为湿润B.山谷风转化时间为日出、日落前后
C.冬季时,受山风影响时间更长D.山风转谷风时,当地气温显著下降
3.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
④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2-12-20更新 | 44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六)8-10题及变式题

5 .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下图示意2009~2018年我国东部某城市1月、7月热岛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城市热岛效应的特点是(     
①1月强、7月弱②1月弱、7月强③白天弱,夜晚强④白天强,夜晚弱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与其它时段相比,12~14时该城市热岛效应发生改变,其主要原因是该时段(     
A.郊区天气晴朗少云B.郊区受低气压控制
C.城区废热排放量少D.城区对流运动旺盛
3.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是(     
A.建设浅凹式雨水花园B.人行道铺设透水砖
C.扩大绿化的用地面积D.增加建筑物容积率
6 .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尤其在炎炎夏日,无异于降温避暑的“空调系统”。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单项选择题)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
(2)上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
(3)白天穿堂风风力比较大的天气是____(晴天或阴天),原因是____

7 . 2023年元旦(腊月初十)来临之际,某网红摄影师打算直播2023年中国的第一缕阳光,翻阅资料时发现了一幅地图(下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及某日中国迎来的第一条晨线。考虑到实际情况,最终他决定前往浙江温岭石塘直播“中国大陆2023年第一缕阳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晨线所代表的日期是(     
A.①一冬至日B.②一春分日C.③一夏至日D.④一秋分日
2.当晨线④出现时(     
A.重庆正午太阳高度变大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华北冬小麦处于返青期D.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时期
3.推测摄影师直播拍摄到2023年第一缕阳光时(     
A.重庆高三学子在上第一节正课B.相机镜头朝向为东北方位
C.全球进入元旦的地方不足一半D.海风正迎面向摄影师吹来

8 . 某同学在参观古村落时,发现房子之间由宽、窄巷子间隔组成。窄巷子与房间窗户相通,受太阳照射的面积小,受光照时间短。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宽巷、窄巷各自的作用是(     
A.采光和通风B.通风和遮阳
C.防盗和防火D.行车和行人
2.窄巷也叫做冷巷,能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其地理原理是(     
A.热岛效应B.狭管效应C.热力环流D.保温作用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来自太平洋的气流越过哥伦比亚的西科迪勒拉山脉,气流快速下沉形成“泻风”。“泻风”常出现在夏半年的下午。形成“泻风”的气流在近海地区、西科迪勒拉山脉、中科迪勒拉山脉分别形成对流中心,对流云体垂直向上发展。左图示意哥伦比亚“泻风”所在区域的位置,右图示意该区域夏半年气流及对流云团分布。



(1)哥伦比亚能够出现较典型的“泻风”,据此简述西科迪勒拉山脉的地形特征。
(2)分析西科迪勒拉山脉的“泻风”常出现在夏半年的下午的原因。
(3)与西科迪勒拉山脉相比,更高的中科迪勒拉山脉对流云团的发展高度反而更低,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10 . 地球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及某地山谷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①②③④表示的地球圈层分别是(     
A.地壳   地幔   地核   大气圈B.地壳   地幔   地幔   水圈
C.地壳   地壳   地幔   大气圈D.地壳   地核 地核   生物圈
2.此时山地近地面的风向及时间可能是(     
A.谷风   白天B.山风   白天C.山风   夜晚D.谷风   夜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