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5 道试题
1 . 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福建)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台湾)……四时皆然。”下图示意鹿耳门港的位置。清代我国商船每日借助风力进出鹿耳门港的规律是(     
A.早晨进港,下午出港B.下午进港,早晨出港
C.早晨进港,中午出港D.傍晚进港,中午出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面为某同学绘制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该同学绘制错误的图是(     
A.B.
C.D.
2023-02-25更新 | 421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课后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某高中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个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M(如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M的偏动情况。



(1)该实验模拟的原理最可能是(     
A.温室效应B.热力环流C.大气受热过程D.水循环过程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M向__________(左或右)偏,图左中电炉对应图右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该原理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填入相应方框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地面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空气垂直运动
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4)若所示等压面为沿海地区白天等压面,则A、B中代表海洋的是__________;若所示等压面为山谷夜晚等压面,则A、B中代表山谷的是__________
(5)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纸片的摆动幅度更大,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选择更轻厚的纸进行实验B.在透明玻璃柜上大量开孔
C.降低电炉的功率D.增加冰块的数量
2023-02-14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分层练习)-【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包兰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为了保证铁路畅通,铁路两侧采用麦草方格固沙,且麦草方格里种满了沙生植物。经过努力,治沙效果明显。研究发现,沙漠中绿洲附近的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特征。左图是沙漠中的常见景观,右图是麦草方格沙障景观。



(1)甲图所示的地貌名称是____,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____,该地貌两翼延伸方向指示盛行风的____(上或下)风向。
(2)请在下图中标出绿洲边缘昼夜的热力环流方向。

(3)说明麦草方格在治沙固沙中的作用。
2023-02-13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4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5 . 图为沿40°N一带的甲、乙两地高空等压面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四地气压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乙>甲>丁>丙D.乙>甲>丙>丁
2.甲乙之间近地面的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南风C.西风D.东风
3.若图中所示区域受到大气污染,最有可能发生雾霾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023-02-11更新 | 395次组卷 | 16卷引用: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同步练习)-【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 . 湖泊不仅为大气水汽源,还因水体与周边陆地存在显著的热力差异,在一定条件下会在其上空或下风侧激发或加强降水,这种激发或加强的降水过程称之为湖效应降水(图a),图b为我国鄱阳湖湖效应降水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a中的湖效应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B.②强弱由太阳辐射强弱决定
C.③产生过程的原理类似冷锋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2.图b中可看出,鄱阳湖湖效应降水在秋末和冬季发生频率很低,这与北美五大湖湖效应降水高发区在秋冬季完全相反,原因不包括(     
A.五大湖冬季有不结冰的湖面B.鄱阳湖冬季水域面积小,水较浅
C.五大湖冬季水域面积大,水较深D.鄱阳湖所在地区盛行冬季风
2023-02-09更新 | 549次组卷 | 2卷引用: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分层练习)-【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7 .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较低,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效应一般在夜间较强。下表是2010~2019年我国某特大城市城区和郊区不同季节凌晨2:00的平均气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段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城区气温11.7124.3511.83-2.21
郊区气温8.9422.188.66-5.41
1.该城市与郊区形成的热岛效应最强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城市热岛效应一般在夜间较强,其原因有(     
①白天城乡蓄热量存在差异②夜间城乡保温效果存在差异③白天城乡风向存在差异④夜间城乡气压存在差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2-09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专辑(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8 . 某研究团队开展“上海北侧区域海陆风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研究活动,研究范围包括上海城郊—崇明岛一启东市区及这三区域之间的北支水道与南支水道(分别简称“窄海”“宽海”)。研究方法是将污染物释放源设置在上海城区所在地,分别在特定时间段持续释放2小时的污染物,然后停止释放并观测海陆风对污染物运输的作用。研究发现:海陆风并不是天天可见、时时可见;近地面大气污染强弱受大气热力环境与海陆风向影响;海陆风转向容易导致排污地点的二次污染。图1示意研究区位置,图2示意11~13时排污的后续观测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1~13时释放污染物之后,当地(     
A.受海风影响显著,上空向内陆扩散,污染范围扩大
B.受陆风影响显著,近地面向宽海扩散,污染浓度减轻
C.受热力作用影响,上空向宽海扩散,污染浓度减轻
D.受海陆风转换影响,近地面向两侧扩散,污染范围扩大
2.在特定时段排污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该时段最可能是(     
A.5:00~7:00B.11:00~13:00C.15:00~17:00D.23:00~1:00

9 . 近年来,“APEC蓝”、“阅兵蓝”、“两会蓝”时常见于媒体头条,久违的蓝天让人们倍感亲切,但同时也反映出目前严峻的空气污染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某某蓝”的出现,得益于一些工厂停产,部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力环流原理,你认为迁出企业最适合迁往下图中的哪个地点(     
A.①B.②C.③D.④
2.“某某蓝”的出现说明雾霾是可以治理的,下列治理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实施汽车单双号限号通行B.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增加大气除尘装置,净化空气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曾用氧气球携带燃烧弹轰炸美国,给美国许多地区造成森林大火。日本氢气球借助的风力是(     
A.东南信风B.西风
C.极地东风D.西南季风
2023-01-31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都市区地处成都平原,西临青藏高原边缘的龙门山,东临四川盆地中的龙泉山(市区距龙泉山较近),局地环流形势受地形和建成区环境影响较大,东侧较西侧复杂。在背景风较弱的时期,成都市区上午盛行较强的偏东风,研究表明,较强的谷风可以越过山顶到达背风坡。下图示意成都东西向地形剖面。



(1)成都市区东侧上午盛行较强的偏东风,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从东侧地形和城区位置的角度,简述成都市区东侧环流较西侧复杂的原因。
(3)与下午相比,从山谷风角度推测成都市区西侧夜晚空气质量的差别并分析原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