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74 道试题

1 . 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雁荡山风洞(下图)是重力崩塌产生的倒石堆积物形成的洞穴,洞口甚小,而其内部甚大,洞口的风力强劲。

1.雁荡山形成时期,下列事件可能的是(     
A.脊椎动物出现B.铁矿大量形成
C.裸子植物繁盛D.人类开始出现
2.风洞洞口处空气的运动方向(     
A.夏季由洞内吹向洞外B.冬季由洞内吹向洞外
C.始终由洞内吹向洞外D.始终由洞外吹向洞内
2024-04-2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高中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个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M(如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M的偏动情况。

(1)该实验模拟的原理最可能是(     
A.大气受热过程B.温室效应C.热力环流D.水循环过程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M向____(左或右)偏,图左中电炉对应图右中的____(填字母)。
(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该原理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填入相应方框内。
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空气垂直运动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________________
(4)若右图中所示等压面为沿海地区白天等压面,则A、B中代表海洋的是____;若所示等压面为城市热岛环流等压面,则A、B中代表城市中心区的是____
(5)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纸片的摆动幅度更大,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选择更轻薄的纸片进行实验B.选择尺寸更大的纸片进行实验
C.减少冰块的数量D.增加冰块的数量
E.降低电炉的功率F.提高电炉的功率
2024-04-2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气温的现象,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凸显。中国具有代表性的19个城市群,分别处于中国6个区域(包括城市群的编号):东北(1哈长、2辽中南)、北方(3京津冀、4呼包鄂、6晋中)、东部(5山东年乌、11长三角、14海峡西岸)、中南(9中原、12长江中游、15珠三角、16北部湾)、西南(13成渝、18滇中、17黔中)、西北(19天山北坡、7宁夏沿黄、8兰西、10关中)。下图示意2000-2015年中国主要城市群不透水面面积年变化率(横坐标数字代表城市群编号)

(1)分别说出2000—2015年中国主要城市群不透水面面积增长最快区域增长最慢区域的分布。
(2)说明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凸显的原因。
(3)简述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所带来的危害。
2024-04-28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4 . 表为我国某市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两个样地多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径流深度(指单位面积上的径流量,用mm表示)对比表(未计算过境客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量/mm总径流/mm地表径流/mm地下径流/mm蒸发量/mm
城市中心区67540533768270
郊外平原区64426796171377
1.表中显示该城市中心区易出现的最大问题是(     
A.城市热岛效应B.城市雨岛效应C.城市内涝现象D.城市水体污染
2.与郊外平原区相比,城市中心区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B.尘埃杂质多,且多上升气流
C.车流量大,尾气排放量大D.多高层建筑,气流抬升明显
2024-04-28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卷

5 . 某学校地理研学小组在新疆研学时感受到绿洲和沙漠间存在昼夜变换的风向。下图示意当地夏季气温日变化。读图, 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推测昼夜风向变换的时间约是(     
A.0时B.6时C.12时D.18时
2.限制当地种植业大规模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A.地形B.光照C.水源D.热量
2024-04-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6 . 大气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03-30 8:00 ~03-31 0:30的气温统计

气象站点最小值(℃)最大值(℃)
崇明11.230.6
徐家汇15.829.1
闵行13.130.7
金山12.729.6

(1)图1中数字代表的大气分层,有利于高空飞行是       
A.①B.②C.③D.④

(2)探空气球从地面上升到30千米高空,随高度增加气温的变化是       
A.逐渐升高B.先升高后降低
C.逐渐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3)图2中的数字编号,①属于_____(A.短波 B.长波)辐射,③④都属于_____(A短波 B.长波)辐射;④代表的名称是____
(4)闵敏通过APP 查询上海的天气情况(图3)。从 4个气象站的昼夜温差,可以判断3月30日上海的天气是__________(A. 晴天 B.阴雨天)。结合图2,解释具体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
(5)从自动气象站实况地图看,上海31日夜间0:30 气温最低值在_____(A崇明B.金山)区,比最高值大约要低____(A6℃ B.5℃)。城、郊间气温差值,是热岛效应强弱的指标,于是闵敏推测:上海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应该出现在____(A白天 B.夜晚)。画出城、郊之间热力环流示意图。____

2024-04-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2023年8月10日至12日,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举行火把节。村民发现,火把在燃烧过程中,冒出的火星会向上飘。完成下面小题。

1.火星向上飘的主要原因是火把区域(     
A.气压较高B.温度较高C.风力强劲D.亮度较大
2.下图中能反映火把区域及其周边空气运动情况的是(     
A.B.
C.D.
2024-04-24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8 . 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左下图为该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下表示意不同性质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新雪草地耕地硬化路面
反射率(%)84-95261422-35
1.依据上图信息,对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近地面风判断正确的是(     
A.风向相同,由城区吹向郊区
B.风速不同,7时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
C.风向相同,由郊区吹向城区
D.风速不同,17时的风速大于7时的风速
2.降雪后,下列关于大气受热过程变化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增加B.地面反射增加C.大气吸收减少D.大气逆辐射增加
2024-04-2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某季节日均温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的原因是(     
A.人口众多B.建筑密集C.植被茂密D.地面硬化
2.图中甲乙一线高空及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绘制错误的是(     
A.B.
C.D.
2024-04-2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0 . 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完成下面小题。

1.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图中“穿堂风”现象最显著的是(     
A.B.
C.D.
2.人为制造“穿堂风”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①减轻大气污染②减少生活用能③降低室内温度④降低室内湿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