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5 道试题

1 . 尼日尔河发源于几内亚高原,在中游地区形成了少见的“内陆三角洲”,最终注入几内亚湾。下图示意尼日尔河流域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几内亚湾北部暖流有季节性强弱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季风强度的季节性变化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海水温度的季节性变化D.太阳辐射强弱的季节变化
2.相比7月,1月尼日尔河河口附近海水(     
A.水温低、盐度高B.水温高、盐度低
C.水温低、盐度低D.水温高、盐度高
3.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沙漠广布,风沙入河B.流速慢,流水沉积
C.河道弯曲,河岸顶托D.降水少,风力沉积

2 . “借山借水借园借人,长三角共享旅游”标志着长三角地区沪、苏、浙三省市旅游资源共享、地区开展合作的开始。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国外游客到达南京后欲游览该地区的水乡古镇、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都市及世界遗产西湖。下列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A.南京→杭州→苏州→上海B.南京→苏州→上海→杭州
C.南京→乌镇→杭州→上海D.南京→上海→杭州→乌镇
2.游客若在暑假(7月份)到该地区旅游应必备的物品有(     
A.雨具B.保暖衣物C.防晒物品D.登山鞋
2023-01-0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下面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示意图,右图为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②地B.a表示副热带低气压带
C.地球自转是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D.甲日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风
2.气候资料图中,与M地气候类型最接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3-01-0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读北半球中低纬度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左图所示季节各纬度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N盛行东南风B.10°N—20°N盛行下沉气流
C.20°N—30°N盛行上升气流D.30°N—40°N盛行西南风
2.两幅图反映的时间与P地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A.左图表示7月份,P地正值夏季B.右图表示7月份,P地正值夏季
C.左图表示1月份,P地正值夏季D.右图表示1月份,P地正值夏季

5 . 读“世界两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影响图中①②两地气候形成的大气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B.②地终年受西风影响
C.①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受季风环流影响D.②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2.1月③地的盛行风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3.关于图中①②两地气候的比较,正确的是(     
A.高温不同期,多雨不同期B.高温同期,多雨同期
C.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D.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2023-01-04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表示的节气是(     
A.春分B.夏至C.冬至D.秋分
2.影响地中海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是(     
A.①⑤B.②⑥C.④⑦D.③⑥
2023-01-0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希巴姆古城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时间及原因分别是(     
A.1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7月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C.7月西南风迎风坡,多地形雨D.1月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
2.符合古城楼房建筑特点及成因的是(     
A.墙厚——保温御寒B.窗小——抵御风沙
C.下排窗利于热空气流入D.上排窗利于凉爽空气流出
2023-01-04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苏门答腊岛一带用传统农耕方式“烧芭”的方式垦荒,每年6月砍倒树木,8月在热带雨林中放火烧芭、清地,燃后的灰烬可作肥料,利于耕作。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另辟新地。“烧芭”时当地正值干旱及强风季节,强风使烟霾飘至新加坡及马来半岛,这些国家污染指数不断攀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门答腊一带“烧芭”时盛行的“强风”是(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东北风
2.每年6月至8月“烧芭”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较为干旱,其成因正确的是(     
①该地纬度低,终年高温,蒸发旺盛②6月至8月,赤道低压北移,降水少
③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存在焚风效应
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图文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2.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南亚进入凉季B.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10 .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形成的狭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下图中的甲、乙分别为一年中非洲热带辐合带最南、最北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图表示的季节(北半球)是(     
A.甲为春季B.乙为夏季C.甲为秋季D.乙为冬季
2.几内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冬夏季太阳辐射不同B.东南信风水热状况改变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气压带与风带季节移动
3.东北信风与几内亚季风性质差异显著,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风向B.风速C.形成源地D.移动距离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