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费尔干纳盆地人口密集,农业发达,盛产小麦、葡萄、棉花、苜蓿、蔬菜等作物,被誉为“中亚果蔬盆”。纳伦河源于天山山脉,是锡尔河的最大支流,为锡尔河提供了70%的径流量。在纳伦河流入费尔干纳盆地的峡谷处建设了数座大坝、水库,进行梯级开发。




(1)比较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和安集延两地冬季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明四周高山地形对费尔干纳盆地农业发展有利的影响。
(3)纳伦河梯级开发的河段区域有泥石流灾害的隐患,试分析原因。
(4)锡尔河流出费尔干纳盆地后,径流量减少,试分析原因。
2022-03-22更新 | 6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考一模地理试卷
2 . 上海临港新城多条步行道、车道的路面材质改为透水砖和透水沥青,这样的改造能够(     
A.减轻交通拥堵B.缓解城市热岛C.提高地下水位D.防止海水倒灌
2022-03-05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考一模地理试卷

3 . 读各城市降水季节分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A.北多南少B.东南多,西北少C.夏秋多,冬春少D.夏秋少,冬春多
2.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兴修水库B.跨流域调水C.节约用水D.防治水污染
2022-02-28更新 | 887次组卷 | 7卷引用:主题3 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课时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3)
4 . 2021年7月,郑州市遭遇”千年一遇”的持续暴雨袭击,降雨量达449mm,突破历史极值。海绵城市对减轻洪涝灾害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增加下渗B.减少地表径流C.降低洪峰流量D.提早洪峰出现时间
2022-02-22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一模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冰雹灾害是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2017年某日,内蒙古包头市壕赖沟遭受冰雹灾害,受灾面积较大,部分农民菜地、果园、粮食作物等均受损严重。

材料二:鄂尔多斯市曾经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的开发来拉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内容单一,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科技含量小。图1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2为2005年-2013年鄂尔多斯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

(1)从水循环角度,简述河套灌区土壤盐碱化日趋加重的原因。
(2)我国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春季漫天飞舞的沙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试分析北方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3)指出2005年-2013年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失衡的依据,并从第二产业角度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
(4)说出我国冰雹灾害多发的季节,并从农业生产角度简述冰雹多发区预防冰雹灾害的主要措施。
2022-02-10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目前上海市城市道路透水砖铺设面积已超过110万平方米。透水砖替代原来的不透水路面后,引起的变化不包括是(     
A.降水增加B.蒸发增加C.地下径流增加D.地表径流增加

7 . 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多地暴发持续性强降水天气。7月24日,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工业路牧野大桥段共产主义渠出现决口。决口导致河水漫灌至城区,解放军、武警、当地干部及附近村民等多方救援力量在决口两边进行封堵工作。7月26日上午,决口成功合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水灾中水体参与的水循环是(     
A.全球大循环B.海陆间循环C.陆地内循环D.海上内循环
2.河道决口、决口合拢中出现变化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蒸发B.降水C.下渗D.地表径流
3.此次水灾中,城市内涝问题极为突出,其原因不包括(     
A.排水设施欠缺B.地表水下渗困难C.过度开采地下水D.城区沟渠消失

8 .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中箭头①所示相符的是(     
A.修建水库B.人工降雨C.我国的夏季风D.跨流域调水
2.关于水循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使水资源不断更新,用之不竭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D.使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