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0 道试题

1 . 海雾是在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洋低层大气中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我国近海海雾多集中在黄海和东海,南海雾日较少,且相较于海区总面积来说雾区面积较小,但其北部的珠江口海域海雾频发,海雾盛季为24月。下图为南海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近海海雾多集中在黄海和东海,与其相关性最大的洋流是(     
A.日本暖流B.北赤道暖流C.千岛寒流D.北太平洋暖流
2.南海相较于海区总面积来说雾区面积较小,主要是因为(     
A.海域面积较小B.海域形状较封闭C.海水温度偏高D.与外海交流不畅
3.珠江口海域海雾盛季为2~4月,主要是因为该时期(     
A.季风势力强势B.冷、暖空气较活跃C.台风活动增强D.处于雨季,降水多
昨日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南极环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抱于南极洲外围,对南极地区气候的形成影响极大。下图为南极环流(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南极环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南信风B.极地东风C.盛行西风D.密度差异
2.南极环流对极地干冷气候的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持续增温减湿B.持续增温增湿C.阻断水热交换D.季节性降温增湿
昨日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涌浪是风浪离开风吹的区域后所形成的波浪,涌浪池是指大洋风浪遇陆地阻碍而形成的涌浪汇聚,池内表层海水朝一定方向流动。研究表明,南太平洋始终存在着涌浪指标的高值区(即涌浪池),如下图所示(正值表示速度加快,负值表示速度减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南太平洋存在的涌浪池,其涌浪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A.自东向西B.自东南向西北C.自西向东D.自西北向东南
2.图中南太平洋存在的涌浪池,其涌浪主要源自于(     
A.南极环流B.赤道逆流C.西风漂流D.南赤道暖流
昨日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辽宁专用)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炼油工业发达,湖区周边城市因此迅速发展。马拉开波湖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湖水北咸南淡。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

材料二马拉开波湖简图

(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湖区“热”的原因。
(2)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冰洋是世界海冰分布范围较广的海域,海冰的漂流移动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面为某时刻北冰洋海冰漂流流场夫量图(箭头越长,漂流速度越快)。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北冰洋海冰漂流流场的直接因素是(     
A.盛行西风B.海底地形C.海水密度D.表层环流
2.与甲海域相比,弗拉姆海峡(     
A.海冰变形幅度大B.航道适航性变好C.海冰密集度低D.海冰厚度变薄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考前保温文综地理试题

6 . 温盐环流是指依靠海水的温度和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其主要路径是以风海流等将赤道的暖流带往北大西洋,并在高纬度处被冷却后下沉到海底,这些高密度的冷水接着流入洋盆南下前往其它的暖洋位加热循环。近年来北极浮冰的消融对温盐环流产生了重要影响。图示意北大西洋温盐环流,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大西洋温盐环流的形成关联最小的是(     
A.纬度差异B.大气环流C.海水密度D.海陆分布
2.北极浮冰消融,意味着(     
①海面反射太阳辐射能力减弱②全球的航运沟通可能更迅捷
③全球极端天气现象可能多发④北极熊的活动空间可能扩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北极浮冰的消融对温盐环流的影响是(   )
A.北冰洋海水温度上升,盐度上升,密度减小
B.北冰洋海水温度下降,盐度下降,密度增大
C.暖海水从北冰洋流入大西洋,温盐环流减弱
D.冷海水从北冰洋流入大西洋,温盐环流增强
2024-06-21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洋流(     
A.①②均是暖流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均是寒流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2.图中甲、乙、丙三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温度最低B.丙温度低于乙C.乙盐度最低D.丙密度低于乙
2024-06-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非洲西部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

(1)在7月等温线分布图的左上角的小方框中,用给定图例表示洋流性质及流向,并画出a、b两条海水等温线(a>b)分别标注a、b。
(2)判断甲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分析该地形对其西南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
(3)比较图示区域内一月和七月气温分布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4-06-11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9 . 甲洋流(如图)是太平洋西部最强的洋流,为全球第二大洋流。甲洋流流经我国台湾岛一带,直达日本群岛东南岸,再折向东成为北太平洋暖流。洋流对海洋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甲、乙洋流的性质(     
A.甲、乙是暖流B.甲是暖流,乙是寒流C.甲、乙是寒流D.甲是寒流,乙是暖流
2.日本北海道渔场的形成是因为(     
A.冷海水上泛B.暖流升温C.寒暖流交汇D.寒流降温
3.甲洋流使得流经海区海水密度(     
A.增大B.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2024-06-1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10 . 冰间湖是指在冬季当外界环境达到结冰条件时,仍在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者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在北极地区,冰间湖通常出现在湖冰厚度较厚的浮冰层,出现的位置较为固定,其形成与高原风密切相关,并存在周期性发展和消失的特点。图为白令海峡周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个地点中,最可能形成持久性冰间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冰间湖的研究是极地科研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因为冰间湖(     
A.增加海气候变化B.减缓高低纬洋流循环C.缩小北极航道宽度D.危害生物栖息地环境
3.夏季冰间湖的开阔水面增加,会导致冰间湖进一步扩张,其原因正确的是(     
A.海面更易散逸热量,使得太阳辐射量增大B.海水蒸发量增大,使更多水热进入大气层
C.冰层减少使水温升高,洋流增温效应显著D.大气中水分增加,水汽凝结吸收热量增多
2024-06-09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