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合理利用水资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a为东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b为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b为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季风影响下气候温和湿润B.b季风影响下气候高温干燥
C.此时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D.此时节我国多受寒潮影响
2023-01-03更新 | 642次组卷 | 32卷引用:天津市两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西班牙的马略卡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其中大约一半人口居住在首府帕尔马。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mm,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近年来,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威胁。下图为马略卡岛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马略卡岛上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来自(     
A.河湖水B.雨水C.淡化的海水D.地下水
2.下列有关缓解马略卡岛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最不可行的是(     
A.河流上游修大坝、建水库B.污水处理二次利用
C.提高水价以调控用水量D.海水淡化
2022-12-18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线上期末测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半岛局边油气资源丰富,随着油气开采,当地很多产油国成为富裕国家。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



(1)描述阿拉伯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
(2)简析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然原因。
(3)该地水资源短缺,适合采取什么措施缓解,为什么?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修建调水工程;改善环境条件,努力发展生产。下图为摩洛哥区域图。



(1)从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方面分析摩洛哥气温凉爽原因。
(2)分析摩洛哥十分重视拦坝蓄水、兴修水利、调水工程修建的原因。
5 .        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亚地形图(下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比较巴尔喀什湖东、西部的盐度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3)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6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如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2.某班同学为天津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跨流域调水,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2022-08-14更新 | 745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大型调水工程,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支撑。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积调水量突破300亿立方米,使沿线约6000万人直接受益。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1)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分别是(  )
A.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B.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C.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D.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2)从调入区角度考虑,中线输水工程输水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请简述理由____
(3)南水北调会使华北地区的地下水位____(填“升高”或“降低”),可能____(填“加重”或“减轻”)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4)简述南水北调工程对京津冀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

8 . 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全长1532千米,流域面积16.88万平方千米,横跨鄂、陕等省级行政区。汉江流域人口、城市众多,水资源极大促进了流域内的经济发展。在汉江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方面,汉江流域具体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内各地方政府共同管理。随着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等调水工程的相继建设及送水,汉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意义越来越重要。读汉江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等调水工程的建设及通水,汉江流域农业受到的影响是(     )
A.流域内农业结构改变B.引发土地次生盐渍化
C.增加农田的灌溉面积D.旱涝沙尘等灾害增多
2.近年,汉江流域上游调水区与中下游经济带用水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针对该问题的合理应对措施是(     )
A.削减枯水期上游调水区取水量B.增补中下游地区经济带用水量
C.设立水资源管理机构合理调配D.提升居民素质减少水资源浪费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九个国家,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工业区。

材料二: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水资源也愈感短缺。

材料三:德国鲁尔区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图)



(1)根据所给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条件的异同点。相同点(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不同点(从自然条件分析)。
(2)鲁尔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3)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既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又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各举两例)
2022-06-2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阶段适应练习(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新疆坎儿井工程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开挖坎儿井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下径流B.降水C.水汽输送D.下渗
2.新疆利用坎儿井输水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径流流速快B.地下水不易被污染,水质好
C.地下水较稳定,流量变化小D.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水分蒸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