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造地貌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3 道试题

2 . 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属于(     
A.背斜成谷B.向斜成山
C.向斜成谷D.背斜成山
2.若在Y2处钻30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25mB.35m
C.65mD.55m
3 . 某学校的同学在地理教师的带领下,对下图所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从河谷向东翻过山岭②和谷地①,在地质构造上依次是_______和________。
(2)①处的地形类型及顶部缺失的原因?
(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可能在_____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________地找到地下水。
(4)该河谷是否适合修建水库?为什么?
2019-09-1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 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该地区地形基本形态明显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2)仅就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因素而言,图中居民点分布有哪些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处为当地商业中心。就影响商业中心区位的主要因素看,该地成为当地商业中心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9-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暑假收心检测地理试题

5 . 某科考队沿图中M、N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7个观测点信息如表所示(岩层a--b--c--d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可能是
A.背斜山B.向斜谷
C.背斜谷D.向斜山
2.沿M、N方向作地质剖面图(虚线代表岩层弯曲状况),符合乙处地质地貌特点的是
A.B.
C.D.

6 . 马尾瀑布位于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西麓以首长岩(一块几乎垂直的全球最大花岗岩巨型独石)上的积雪融水为水源。马尾瀑布是一个季节性瀑布,每年一定时期内有一定率看到瀑布闪着橘红色的光芒,如同火山岩浆沿着山崖喷泻而下,这就是自然奇观之一的“火瀑布”。“火瀑布”是借助夕阳制造的一种光学效应呈金黄色,就像火焰一般图a为火瀑布景观示意图,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酋长岩所属岩石类型对应上图中(     )
A.AB.BC.CD.D
2.马尾瀑布最可能干涸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欣赏“火瀑布”奇观时,太阳方位为(   )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
7 . 下图为我国某湿润地区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流水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A.1月B.3月C.7月D.10月
2.影响图中居民点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交通
3.PQ段铁路修建后对该地区原有交通运输方式冲击最大的是(       
A.内河运输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①张裂作用       
②碰撞挤压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A.阿尔卑斯山的形成
B.日本福岛地震的发生
C.青藏高原的隆起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9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横断山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这里有世界上“压得最紧、挤得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在横断山区,山高谷深,随着海拔的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河谷底部形成了干热的现象。这里河谷地带分布着与一般河谷地带不同的自然景观,植被主要是一些早生的灌丛和荒漠草地,很像我国西部的荒漠地区,而在河谷的顶部或山腰地带,生长着森林。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处巨型复合山带形成的主要原因。
(2)在横断山区,我们能见到热带、温带、寒带的景观都浓缩在同一纬度的现象。人们也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该地的自然景观。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形成这种景观分布规律的原因。
(3)分析金沙江东岸亚冰雪线比西岸低的原因。
(4)现在许多学者多用“山谷风”的效应来解释横断山区河谷干旱的成因。根据材料,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金沙江谷底形成干旱小叶灌丛带的原因。
2019-08-17更新 | 4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山东新高考知识点专项练习
10 . 东非大裂谷宽几十至二百千米,深达1000至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
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
C.不会含有化石
D.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2.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
A.AB.BC.CD.D
2019-08-13更新 | 140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届山东省济南市2月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